炫舞时代幸运礼盒 贺麟:转型时代的落魄和幸运

炫舞时代幸运礼盒 贺麟:转型时代的落魄和幸运
那个年代思想运动的开局总是一片肃杀,过程惨烈,结局却总是有令人料想不到的散淡、荒唐。但人与事触及灵魂深处,均有了根本之变,真正应了“物是人非”的老话被认为是有政治污点的资产阶级唯心论代表人物
1954、1955年,在北京大学党组织内部评价中,哲学系知名教授贺麟算是一个有政治污点的资产阶级唯心论代表人物,他的最明显的罪证是在四十年代写过一本《当代中国哲学》,被认为是“无耻地为蒋介石捧场”,因为书中称蒋的“力行哲学”为中国正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并认定贺麟抗战期间与蒋匪直接勾结。
据北大党组织收集的材料称,1926年贺麟在清华学堂毕业后,即赴美国、德国留学,后一直在西南联大、北大任教职,一度获北大训导长一职,1943年由朱家骅介绍加入国民党,并出任三青团中央评议员、伪国大代表。尤其被记上一笔的是,他曾给蒋介石上万言书,在文化剿共方面献策,受蒋介石八次召见。
这种罪名在当时是不可获谅的,三反五反思想改造运动的积极分子、进步群众会为之“不齿”的,贺麟为此所受的围攻程度是剧烈的。早在1950年4月就因此被管制,直至1952年6月才被解除。贺麟保留了旧派学人的处事惯例,五十年代初期一直称蒋介石为“蒋先生”,不忘过去的旧恩,更加重了群众愤恨的斗争情绪。
三反前贺麟被安排参加土改,三反时被迫坦白自己有侵呑公款行为(从目前所存的开放档案中无法得知“侵呑”的具体详情),并在思想改造运动高潮之中表示愿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最后交出了他过去为蒋介石献策、建议进行“文化围剿”的万言书底稿。
他在上交万言书后做了一番检讨,其中鲜明地表态:“我现在要骂蒋介石是匪了。”此举明显减弱了斗争火力,哲学系教员党支部甚至由此认为贺麟在政治上开始转向,有了向党靠拢的上进态度。
从学理上来说,教员党支部认定贺麟所学的是最反动的“新黑格尔”学派,即黑格尔哲学的右派。1954年贺麟写“哲学史讲稿”的黑格尔部分,一直坚持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革命的科学”,摘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来说明马、恩是高度评价黑格尔的,相反苏联哲学界对黑格尔评价“过低”、“与马、恩意思不合”, 是“错误的”。哲学系为此召开多次会议与他辩论,重压之下他被迫修改自己的看法,说自己“立场不稳”,看问题错了。教员党支部事后向上级分析说,他其实并没有解决思想问题,只是暂时逃避。
1954年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胡适、俞平伯思想运动之后,贺麟一下子陷入沉闷之中,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得相当谨慎。他几次私下里问同事:现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要清除一些什么思想?这一次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表明一下态度?11月18日北大党委派人询问,他想了想,先回答了一点:“北大哲学系过去与胡适不是一派,常受胡适排挤。”又说:“俞平伯受胡适影响小,受周作人影响大,讲究趣味、闲情,不喜欢读政治书籍,弄不清为什么要从俞平伯这儿批判胡适思想。”(1954年11月22日《北大教授动态反映》)这样回答自然不让党委满意,给人“思想认识糊涂”的印象。
不久北大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对校内的一些老教授交待政策,鼓励他们多多参与思想运动。贺麟应景写了一篇批判胡适的文章,笼统地批评胡适把“哲学说成坏的科学”,要取消哲学。而他自己是站在“哲学”、“主义”的立场来批评胡适,文中对自己的过去言论并没有涉及,也就是说没有一点自我批判。写完后给系里的几个党员教员看了一下,他不等回应就寄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理论部年轻编辑王若水等人收到稿件后,约贺麟谈了多次,提出了具体的改动意见。王若水在贺寄来的修改稿的基础上又动笔润色,大大强化斗争性,基本替换掉贺麟原稿的面貌。
这份阴差阳错式的修改稿很快得以在中国第一大党报上发表,江隆基副校长为此在校委会上特地对该文表扬了一句,让失意许久的贺麟惊喜万分。教员党支部事后评论道,贺麟觉得因此“有了地位了”,态度也变得更为激进。他甚至私底下有了这样表露:“虽然他们批评我,但是《人民日报》发表我的文章,我的地位并不因此受到什么影响。”
“我总觉得唯心论好处太多,故写不了批判文章”
1954年中国科学院连续多次举办了批判胡适哲学思想的讨论会,事先主办者都邀请贺麟发言,他大都很快答应下来,一共在会上讲话四五次。但是他的发言中一涉及黑格尔、杜威等人,就立即受到别人的驳斥。有一次他强调胡适与杜威的不同,竭力表示实用主义的哲学与其他唯心论哲学是有所差异的,在场的马列学院年轻教员孙定国站起来一一反驳。还有一回发言中贺麟竟说胡适与曾国藩在政治上都反动,但“他们的文章、道德不坏”,所以能迷惑人。此说一出,更是引来一群人愤怒的反击,容不得贺麟回嘴一句。
屡次受批评回来,他的挫折感愈加强烈,后悔自己不该发言,有自取其辱之意。他说:“我太太原来要我少说话的。”因为会上批评他的多是马列学院的中共党员教员,他又害怕地想到:“我与马列学院对立,是不是就是与党对立?我再也不发言了。”教员党支部为此暗地里动员一些进步群众向他解释,说明学术批评的意义,后来他又在会上发言,但同样再遭驳斥,回来后“又闹几天情绪”(党支部评价语)。
三月中旬哲学系自己举办一场学术讨论会,贺麟一上台发言就大讲胡适不行,但杜威是好的,甚至大段阐述杜威的宗教观念。哲学系党组织负责人、哲学组教员汪子嵩批评他发言不当,他又显得很慌乱,当晚就跑去找江隆基副校长,嗫嚅半天,只是说自己“准备不够”。他与汪子嵩私下沟通时,说有许多问题依旧想不通。
贺麟愁闷之下,主动约了系里二个党员、四个进步群众来家中漫谈,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这六个人均是他以往的学生,他诚恳地说:“我有许多问题想不通,所以想找你们谈谈。”因为是在私下场合,他可以畅达地述说,而学生们此时只是被动地旁听,因而没有了让他心有余悸的火药味场面。
他在这次家中叙谈里直率地暴露了一些思想问题,事后都出现在1955年5月14日教员党支部向上级汇报之中:
贺麟说:“现在批判唯心论,可是把唯心论说得那么坏,这是不对的,不策略的。”他的解释:“要打倒敌人,总是要从敌人那里取得胜利品。现在你将它说得那么坏,就不能从它那里取得好的东西。”(1954年上半年他讲过:“你们将黑格尔说得那么坏,这是从‘右’面批判黑格尔;我是引你们去看黑格尔哲学这座宝殿,你看这么多珍珠宝贝,你来取吧。这是从‘左’面批判黑格尔。”)
唯心论有什么好处呢?他说:“胡适无论如何,你总得承认他在几年内写了几百万字,这样精神总值得我们学习吧。”关于杜威,他说:“美国能有个杜威这样的哲学家,真了不起。如果没有杜威,美国的文明更可悲了。”“我只听过杜威的课,和他不熟。但我知道,美国的哲学家,无论同意或不同意他,都非常尊重他。”“斯大林说的:俄国人的理想,要加上美国人的实事精神就好了。美国人的实事(求是)精神,就一定表现在美国的国家哲学、杜威的身上。”
他的总意见是:“我总觉得唯心论的好处太多,所以我每次动笔写批判唯心论的文章,写来写去,就写不下去。因此怀疑,现在这样批评是不是有问题。”他还讲:“唯心论讲经验,我只能知道经验的东西,这不是实事求是吗?”同志们和他谈唯心论的危害时,他说:“唯心论有三种,一种是康德、黑格尔的唯心论,那是好东西多得很呢(他又引马、恩的一些话说黑格尔是好的);一种是实用主义,胡适的,那不好;还有第三种是教条主义的。”他在背后说:“这种教条主义的唯心论,汪子嵩他们比我多得多……”他在这次延至深夜的漫谈中,曾多次重复这样的话:“我想不清楚,希望你们帮助我。”过后又会热切地补充一句:“我知道你们是愿意帮助我的。”其态度的诚恳、坦率给在场的旧日学生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1955年市高校党委动态简报第76期中,对贺麟的表述有一个较为集中的归纳:“贺麟教授说,‘杜威总比胡适高明。美国的求实精神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有关,而斯大林还说布尔什维克工作作风是俄国的革命胆略和美国求实精神的结合,你们不要把唯心论里好的东西否定了。’”这种观点颇让当政者恼火和无奈,视为贺麟落后、混乱思想的证据之一。
为杜威的辩诬实际上也为争取自己的学术尊严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两年来,北大哲学系曾举行过三次比较大规模的对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讨论会,第一次是1953年上半年举行的冯友兰的“对过去学术工作的检讨”,第二次是1954年5月展开的郑昕的“康德哲学批判”。这两次讨论会准备仓促,因而“学术讨论的气氛比较弱,有些意见提得很猛很尖锐,冯友兰认为有些发言是对他的打击,一年多来对一些同志有点怀恨在心。”(见哲学系支部1954年9月9日总结)
在前两次相比,第三次讨论会(即1954年6、7月间举行的贺麟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就开得格外慎重,力求避免陷入前两次斗争粗鲁、相互不服的境况。
贺麟维护黑格尔的态度是十分坚定的,这种顽固的坚持甚至使批判者感到诧异。他坚持认为苏联负责意识形态的领导人日丹诺夫及哲学界对黑格尔哲学评价过低,与马、恩意见是不一致的。他说了这样“狂妄”的话:“我看黑格尔的书比他们(指苏联哲学家)多些,了解也比他们多些。”他一度所做的发言给人这样的印象:“你们不懂黑格尔,只有我懂。”在教研室讨论西方哲学史讲稿时,一些教员提出苏联专家是如何讲法时,他便说这些年轻人:“你们只会搬这几句教条”。
在教研室小会上,他有时会忍不住地说道:“现在批评的文章太简单化。现在有些人什么书都没有看过,只要有立场,就可以批评人,像我们念了许多书,说一句话都要受人批判。”他还不只一次说过这样不服气的话:“一句马克思说过的话,别人引用就对了,我一引用就错了。”“一句话,别人说就对了,我说就错了。总是我立场不对。”
鉴于前两次批判活动负面效果过大,对贺麟的批判如何展开、如何具备学术色彩?哲学系党组织确定了几条原则,就是会前酝酿要比较充分,对贺麟的思想动态要掌握比较充足,采取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讨论方式,等等。党支部竭力要减压,但在实际操作中气氛都会骤然上升。如在教研室讨论讲稿,很容易就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往往造成贺麟孤军奋战的局面。
保存至今的哲学系教员支部材料中,有一份总结报告记载了双方交锋的片断场景,使后人有机会领略当年咄咄逼人、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扭曲氛围:
我们和贺麟辩驳,问他如何解释杜威为战争贩子服务的事,他说:“那是杜威老了,糊涂了,受人包围之故。”我们问他:“你自己过去替蒋介石捧场,能不能说是受人包围?你为什么要把杜威说得比你自己好呢?”他呆了一会儿说:“不能这样说。”他最后承认:“我总觉得,凡是哲学史上有名的哲学家,我们最好是将他说得好点,不要说得太坏了。杜威研究哲学几十年, 是一个学者,我们总不能不尊重他。”(见1954年5月14日北大哲学系教员支部《贺麟教授在开展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论以来的情况》)
他的所谓历史污点问题时常在学术会上被年轻党团员拿来问责,这往往使入迷哲学世界的贺麟被打了一闷棍,措手不及之时显得无力和卑微。他为杜威最后的辩诬,实际上也是想为自己争得一点点的学术尊严。
不经意间搭上党组织的思想主线
在教研室、民盟小组讨论时,贺麟可以坚持己见,一人与众人论战,他在不服输之时心里也会嘀咕:“是不是又要整我一下?”但他依旧保留自己的看法,求得大家的说服。可是学生们在听课之后,指责他的讲课内容有许多明显的错误,学生的举动让他害怕不已。学生在过去一两年思想改造运动中所展现出的思想小风暴,足以让老教员羞愧难当。
当时苏联哲学专家在人民大学讲授德国唯心主义课程,已印出部分讲稿,被教育口领导奉为“正本”。为保险起见,贺麟无奈地接受教研室领导的意见,干脆停课二星期,一切教学论点都按照苏联专家的提法重新修改。不管内心同意与否,只能照着苏联专家的提法在课堂上宣读一遍。
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了,贺麟的不情愿也是很明显的,他依旧承认自己在讲课时有些“小错误”,对基本见解仍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专程去了一趟中央党校,将讲课原稿送给党内资深理论家艾思奇阅看,艾认为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看法比较三年前他在中国哲学会座谈会上谈的是有很大进步的,但也指出一些缺点。贺麟迷惑了,也不知自己的看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情急之下,他提出愿意把他的看法对全系教师报告出来,让大家来讨论。
系教员支部马上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以“帮助提高”的名义,先将贺麟的讲稿油印发给全体教师,以大小会结合的形式,对讲稿评头论足。为了避免先前的过火和粗鲁,支部确定了一个教育程序:先指出贺麟之所以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是因为自己有黑格尔的包袱,然后再说他将学术与政治脱离,所以才会全面夸大黑格尔的“贡献”。
教员党支部自认为对贺麟进行相当尖锐的思想批评,但批评是通过学术讨论的方式来操作的。党支部在总结报告中这样回顾道:“会场的气氛就不像对冯友兰批评时那样严肃紧张,而是比较轻松的。在贺麟家里开的小会,贺麟还准备了点心啤酒招待,‘坐而论道’。”(见1954年9月9日《哲学系支部对贺麟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学术思想批判工作总结》)
让党支部欣喜的是,经过这么折腾,贺麟自认为对问题的看法有进步了,他甚至以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进步的程度:“原来对黑格尔哲学只能‘评价’,现在是可以‘批判’了。”一个顽固的信徒居然说到“批判”的字义,这让系教员支部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成就感。贺麟还多次主动找到党支部,说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要再继续下去,准备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法律哲学、自然哲学等方面分别写论文,研究批判。而且翻译“黑格尔哲学史”的情绪也很高,翻译的目的也是提供批判之用。
与激烈、不留情面的前一时期对冯友兰等人思想斗争相比,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固执、沉闷的贺麟居然这样一小步就涉险过关了,而且他转型自然,在经意不经意间似乎就搭上党组织的思想主线。在以后几年哲学系党组织的内部评价中,贺麟基本上居于“中中”的位置,幸运的是他又较早离开北大这个斗争大漩涡,转到稍许安静的中国科学院哲学所。他对学术形势的判断基本上是持随遇而安的方法,比如1959年高层为缓和学术界的紧张气氛,有意借五四运动学术讨论名义来鼓励大跃进中挨批的学者们发言,贺麟第一天到会只是简单地观望,只是实地看到会议氛围平和,才在第二天主动要求发言。这一细节被记录到北京市委宣传部1959年7月10日上报给中央宣传部的正式报告中,认为是高级知识分子有所松动的表现。
在来势汹涌的政治浪潮之下,对新政权的思想斗争方式没有切身体会,也没有及时的应对准备,对新型的意识形态只能迎合和适应,贺麟的惶恐不安是真切和必然的。哲学系支部曾经设想过几种斗争贺麟之后的结局,双方都没想到转机是如此简单和有效。这是思想改造运动进入尾声时的幸运之事,也是学校当局匆促收拾斗争残局的不由之举。在一旁静静观察的同系哲学家金岳霖此时也找到系党支部,表示也要以贺麟的方式,热心地准备做自己的“罗素哲学批判”工作,也想借此过思想关口。
那个年代思想运动的开局总是一片肃杀,过程惨烈,结局却总是有令人料想不到的散淡、荒唐。但人与事触及灵魂深处,均有了根本之变,真正应了“物是人非”的老话。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现为《北京青年报》副刊编辑。主要从事知识分子研究,著有《人有病,天知否》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651/56224742638.html

更多阅读

qq炫舞怎么双开 qq炫舞双开工具下载 qq炫舞时代怎么双开

qq炫舞怎么双开 qq炫舞双开工具下载——简介对于使用QQ炫舞小号的伙伴们,可以利用“双开”功能,实现在两个QQ炫舞都激活后,在第一个炫舞按下键盘,则第二个炫舞会自动同步进行第一个炫舞的动作。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QQ炫舞双开”的具

炫舞vos模式怎么玩 精 炫舞时代传统模式技巧

炫舞VOS模式是一种模仿电子琴的游戏。音符到达按键处按下对应的按键就可以了。按键也分为长按键和短按键。长按是在里面会出现很长的一条音符。按着一直不动 ,等最后一个音符出现在松开就可以了。短按就想玩节奏一样的。练习VOS模式

炫舞时代王国保卫战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卫社会?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棱镜门呈愈演愈烈之势。这场大戏的要角,美国中情局和国安局承包商的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最新爆料称,美英情报机构联手监控G20峰会,甚至窃听俄罗斯、土耳其等国政要。这不禁让人感慨,在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

炫舞时代传统模式技巧 「混血」时代 「去传统化」探路

     “能够成为电商的试衣间,还算是电商时代对传统零售的‘照顾’。”家电行业专家姜培峰认为,传统零售转型之际,原有优势不会持续太久。  传统零售商对电商跃跃欲试。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双线模式已成为传统零售“触电”

声明:《炫舞时代幸运礼盒 贺麟:转型时代的落魄和幸运》为网友纸扇墨客回眸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