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课堂实录与评析 课堂实录与评析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课堂实录与评析”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课堂实录与评析

执教者:浙江温州市永中镇中心小学 李玉宇

学习者:哈尔滨市苏永小学四年三班

评 析:浙江省教研室 章鼎儿

42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

试验桌上摆放着两个杯子,一只装砂、粘土的混合物,另一只装水。两个信封,1个装页岩,砂岩、石灰岩的标本,另一个装鱼、树叶的化石标本。一根筷子。 师:老师出一道题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请把书翻到课本彩图第5页(梵净山蘑菇岩彩照),这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照片,说说你在这上面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块蘑菇形的岩石。

生:还有岩石下的绿草。

生:图上大约有十一个人。

师:到底有多少人?

生:十一个人。

生:还有彩色的条纹。

生:有缝隙。

生:刚才说的彩色条纹实际上是一层层的岩石。

生:有蓝蓝的天空。

生:有远处的山。

生:除了蘑菇形的石头外,还有其他的石头。

师:你们还漏看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方„„

生:图下面写着——梵净山蘑菇岩。

评 看彩照引入新课是很一般的,但如果从课的整体构思来看,这个引入设计又很不一般,很值得回味和深思。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很多东西。我对其中一点特别感兴趣,就是这岩石是一层一层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你们想不想了解?

生:(齐)想。

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来做个模拟实验。(银幕上出现写有过程的幻灯片)哪位同学能念一下?

评 我不太赞成在这里出现‚模拟实验‛这个专有名词,总觉得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到对实验进行这样的分类的程度。不过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对这一实验的模拟性质和意义把握得很不错,在‚模拟‛和‚联系‛两个词上可以说做足了文章,这是值得肯定的。

生(念):实验提示:

1 把水倒进砂、粘土掺合起来的杯中,用筷子搅动水,使水很快运动起来,你看到粘土、砂被水携带着运动起来了吗?

2停止搅动,观察水中携带的物体沉淀的顺序是怎样的?沉淀物是否分了层次? 评 这张实验提示投影片用得不错。像这样的由这两项以上实验观察内容的活动。如果老师以口述的方式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难免因学生未注意听或记不住,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大打折扣。

师: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两只杯子(具备示意),一只装砂和粘土的混合物,一只装水,还有一支筷子。按照实验提示,你能做这个实验吗? 生:能。

师:好,那么每一组由一个同学负责,开始做这个实验。(生作实验,师巡视提示)好,停止搅动,观察杯中的变化。

生:(静静的观察)

师:你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吗?先请回答第一题。

评 因为有明白无误的文字呈现着,学生已有充分准备,老师也用不着重复问题,实验提示的效率显见无疑。

生:我看到水在很快运动时,把砂和粘土携带运动起来了。

师:请你联想一下,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在什么地方你也会看到类似的搬运现象呢?

评 铺垫好过河的石块,立即踏进前进,紧紧盯着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教学目标,正是本课教学令人注目的一大特色。

窦桂梅课堂实录与评析 课堂实录与评析

生:在黄河、长江可以看到滚滚的水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也带着许多泥沙下来。 师:这就是——

生:(齐)水的搬运作用。

师:除了黄河、长江之外,其他的河流里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

生:有。

师:在大自然中,有些情况出现时,水的搬运力会显得更加强大,你知道有些什么情况吗?

生:洪水爆发时。

生:河道倾斜得非常厉害。

师:答得很好。让我们再回到模拟实验中来,当水停止运动时,你看到杯中的沉淀物的顺序怎样?

生:先砂后粘土。

师:是否分了层次?

生:是。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沉淀的结果是分成两层,我们把这叫做沉积层。(板书沉积层),这沉积层在还没有到进水时有没有?

生:(齐)没有。

师:倒进了水,还没有搅动时,有没有?

生:(齐)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呢?

生:在停止搅动,水速慢下来的时候。

师:水速慢下来,水中沉积的物体便会有顺序地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层,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沉积现象。(板书:沉积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中的沉积现象。(幻灯片)这是一个河口的剖面图。水下有些什么沉积物?

生:最底层是石子,上面一点是砂,再上面是粘土(板书:石、砂、粘土) 评 从课的整体设计来看,此处如不忙着涉及生物遗体,当使后面的化石出现和讨论更为精彩,更具结构层次。

师:这些沉积物原来就在这个地方吗?

生:不一定。说不定有些是从遥远的高山上来的。

师:请你联想一下,在大自然中,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沉积现象?

生:洪水爆发时,石子、砂、粘土从上游搬运下来,然后按顺序沉下来,先石子然后砂,再粘土。

师:水流速度很快时,也会这样吗?

生:不会,只有水速减慢时,才会发生沉淀。

师:水速怎么会变慢呢?

生:在下游,水速就会变慢。

生:水量少的时候,水速变慢。

师:很好。刚才我们的讨论,只是把杯中的沉积现象和自然界中的沉积现象进行同向联系,找到相同点。下面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讨论一下,杯子中和自然界的沉积现象有什么不同?

生:(无人举手)

评 很热烈的讨论怎么中断了,原因可以在老师的那段话中找。不难发现老师意欲进行的‚科学教育‛或曰‚科学思维教学‛的内容,但‚同向联系‛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角度‛后又是什么,把学生给搞懵了。

师:大自然是瞬息万变的。比如沉积结果,一定是同一地点先石子,然后砂,然后粘土吗?

评 老师临时调整,看来并不理想。

生:有可能先砂,然后石子。

评 学生无从思考,丢失了自我,‚机灵‛的孩子改变策略,开始揣摩老师的意图。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不同意。

评 只是发现老师也不同意而已。

师:你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吗?

评 甄别一下。

生:(无人举手)

评 果然如此

师:我们以长江为例。在长江的上游,水速较快,能沉下来的是什么? 评 老师再作调整。

生:石子。

师:中游呢?

生:粘土。

师:因此,自然界中,有些地方的沉积物全是石子,有些地方全是砂,有些地方全是粘土。当然也有在河口这种情况的。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自然界的沉积物中夹有生物遗体,而杯中没有。

评 终于明白了老师的问题。讨论重点重新走上轨道。即使是准备充分的课,素质很好的老师和学生,只要一句话,一个问题不慎,就会走到岔路上去。这时,如何作出适时调整就显出老师的功底了,本课此处可为研究范例。

生:大自然的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是经常流动的,而杯子里的水是用筷子搅动以后才开始运动的。

师:自然界的水运动不息,那么就有什么现象伴随它一起不断发生呢?

生:搬运作用。

生:沉积现象。

师:不断地搬运,不断地沉积,要经过多长时间呢?

生: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亿万年的时间。时间越早的越沉在下面,越迟的越沉在上面。

师:这有什么不同?

生:杯子的范围小,长江、黄河的范围大。

师:那么大的沉积规模,那么长的时间,沉积的结果会如何?

生:沉积会象山一样的大。

师:就是一个字——

生:(齐)多。

师:你能想象一下沉积物有多厚吗?

生:非常非常厚。

师:具体点。

生:厚得无法描述,不可能测量。

师:这沉积物可能是七层楼那么高,也可能是山那么高。几百米,几千米,那么多的沉积物沉沉地压下来,底下的沉积物会怎样呢?

生:(没回答)

师:如果在你身上压上很多的东西,你有什么感觉?

生:会有很大的压力。

师:能否总结一下,自然界的沉积现象有什么特点?

生:时间长、层次多、压力大。

(板书:时间长、层次多、压力大)

师:在沉积物中,一些有粘性的粘土和钙质颗粒在其中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能把其它一些东西粘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

师: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胶结。(板书:胶结)就这样,石子、砂、粘土由于沉积,形成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由于时间长,层次多,压力大,这些沉积物胶结在一起,变成一层一层坚硬的岩石,我们把这种岩石叫做沉积岩(板书:沉积岩)。科学家也把它叫做水成岩(板书:水成岩),你能想想为什么这样叫吗?

评 ‚水成岩‛这个词除了引发后面的讨论,强调成岩过程中水的作用之外,还带便扫除了学生课外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具有结构来自其它渠道的知识的意义。反映出老师力图联系学生的实际,致力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生:因为它的形成总是跟水有关系。

生:因为这种岩石是在水里形成的。

师:现在就让大家看几种沉积岩,他们都是在很长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请同学们打开1号袋子,它们各是什么岩石?

生:一个页岩,一个砂岩,还有一个石灰岩。

评 三块极普遍的石头,此时此刻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具有什么意义呢? 1使‚沉积岩‛这个新学的词‚活‛了,跟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

2 展示了沉积岩的外延,无形之中教学了沉积岩也有好多种。

3 以石头的坚硬和致密,促使理解成岩的巨大压力和漫长的时间过程。

4触发孩子们的遐想,重温刚才学习的沉积过程。实际上还可以视作刚获得的知识的运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智力挑战的意味,因而使得后面的贯彻讨论过程趣味盎然而又意义丰富。

可以说,这三块石头的观察,是本课教学中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一个不同寻常的设计。不妨设想和比较一下,如果在讲完沉积过程后,简单地让学生重述一、两遍,教学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呢?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块岩石的颗粒的大小,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颗粒构成的?

生:(观察、讨论)。

师:看出来了没有?

生:砂岩是由砂沉积而成的。

生:石灰岩是由石灰质而成的。

师:石灰岩就是一种叫做碳酸钙的物质。还有页岩呢?

生:页岩是由粘土沉积而成的,因为它的颗粒比砂岩还要细小。

师:你能利用板书,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一下砂岩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很早很早以前,水里的砂子沉积下来,形成很多很多的沉积层,长时间的变化,就胶结在一起,压力又非常大,就形成了砂岩。

师:谁能照他的样子,说说页岩是怎么形成的?

生:很早以前,有很多粘土,到了水流缓慢的地段里,逐渐地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层。时间长了,沉积的层次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又经过胶结,形成了页岩。

(在学生讲述的同时,老师把板书整理成这样:)

师:刚才说得很好,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看几种更有趣的沉积岩,请打开2号信封,观察岩石的表面有什么?

评 又是一组巧妙地设计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的智力挑战活动。

生:(惊喜地观察鱼类和蕨类的化石)

师:发现了什么呢?

生:一块岩石表面有一条鱼。

生:另一块岩石上面有一片很早以前的树叶。

师:你说这树叶和鱼是刻的吗?

生:(齐)不是。

师:是画的吗?

生:(齐)不是。

师:那么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自然形成的。

生:是过去的生物留在岩石里了。

师:你能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岩石上的鱼是怎么留在上面的吗?

生:很早以前,有一条小鱼,从上游被急流冲下来,没有食物,这小鱼饿死了,慢慢地随着泥沙一起沉下来到了河底,这小鱼和泥沙在长时间里,经过很大的压力,胶结在一起,形成了沉积岩。小鱼就留在了里面。

评 老师不仅不告诉学生作为本课重点地化石的有关知识,连化石的名称也不教,反而要学生做出推测解释,问题不可谓不难。但学生做出了解答,而且可以把这个解答视作大多数人,甚至是全班同学的想法。一项教学活动,能这样既有一定的难度,具备深刻的意义,又能使及大多数学生参与并取得成绩,确实不易,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的远不只是科学知识,发展起来也远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去解释,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且自己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解决了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将滋润和成长诸如自主、自立、自信以及影响到态度、志向、情感等多方面的可贵品质,这一切正是我们教育所着力追求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设想比较一下,如果仅把有关化石的知识作为这部分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把这个东西叫什么呢?

生:(齐接上去叫)叫化石。

师:哦,同学们都知道了。(把化石板书在沉积岩平行的位置上)如果老师让你走出课堂,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让你去寻找化石,你能找到吗?

生:(齐)能。

师: 好。我们假设某地有两座山,一座是岩浆喷发而成的,一座是沉积岩构成的,你说该去那座山上去找化石呢?

生:(齐)沉积岩。(师在沉积岩和化石在板书之间连上线)

评:这是一个经过细心铺垫的选择题,所以学生回答的十分有把握。

师:如果你们真的找到化石,心情会怎样?

生:非常高兴。

评:问题不明确,教师的真正用意是:除了心情非常高兴外,你还会有什么想法? 师:还有吗?

生:非常激动!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感到非常自豪,觉得大自然非常美丽,非常奇妙。

生:我想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有许多许多讲不完的问题。

生:我们知道得太少了,要想知道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从小要好好学习。 生:从这座山上有化石这一点,知道这座山从前是在水里的。

评 这个较高的台阶还是有人上了。这是课的整体效应使然。从局部看,老师的问题还需要改进。

师:你真的这样想,那太好了。我国宋代有一个科学家叫沈括,他就是这样想的,沈括在太行山上发现一块海生螺蚌的化石,在高兴之余,还想了很多问题,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太行山地区在很早以前曾是海滨。沈括的推断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评:既是复习和巩固,又是拓展和应用,还涉及建立新旧知识的结构联系,这一路文章将一直做到底。

生:如果这里从前不是海滨,相信也不会有化石。

生:因为海生螺蚌的化石,它应该在海底的沉积岩中找到,所以说这个地方从前应该是海。

生:因为海生螺蚌是生活在海滨或浅海区域,由于沉积现象,它和其他沉积物一起变成沉积岩。

师:回答得好。那么你能在推断一下海里的沉积岩为什么会到高山上呢?

生:很多很多的沉积岩沉积起来,堆得很高,就成了高山。

生::沉积岩很高时,由于地球引力,把水引到别的地方,这里路出水面就变成了高山。

评: 借班上课,四年级学生缺乏地壳的认识基础。

生:是地壳运动。

师:是地壳运动把海里的沉积岩变成高山的,(在波线上画山,箭头从沉积岩画上来,竖着写地壳运动)。

生:能告诉我们现在的一些高山在过去是海。

师:有些山由于地壳运动,也可以变成海,海变山,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就是化石告诉我们的,化石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地球的历史。

师:知道恐龙吗?

生:(齐)知道。

师:见过真的恐龙吗?

生:(齐)没有。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恐龙的?

生:科学家在一项地层里发现了恐龙的化石。

师:科学家发现恐龙的化石,经过合理的想象,复原,我们就看见了恐龙的真面目。(边讲边放复合幻灯片)还知道一种非常有名的古生物三叶虫吗? 生:不知道。

师:让老师告诉你,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古海洋生物。生活在距今六亿年前,那么现在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评:出现三叶虫可以与恐龙比较,进行地层年代的讨论。

生:(齐)化石告诉我们的。

师:(放三叶虫幻灯片)左边是三叶虫化石,右边是科学家经过想象加工的复原图。化石不仅能告诉我们地球曾经有什么生物,同时还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相信同学们有能力自己进行推测,以便试试看(放画有地层示意图的幻灯片)你认为岩层1和岩层4哪一个更年轻?

生:岩层4更年轻。

师:为什么?

生:因为岩层4堆放在岩层1的上面,所以岩层4更年轻。

师:在岩层1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岩层4里发现恐龙化石(放上三叶虫、恐龙化石的复合片),你认为这两种生物,哪种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得早?

生:三叶虫出现的早。

师:三叶虫大概出现在距今6亿年前,恐龙大概生活在距今7千万年前到2至3亿年前。(放写有年代的复合片)如果在某一地层发现了三叶虫化石,那么你能判断这个地层的年龄吗?

生:能,它有6亿岁。

师: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恐龙生活的环境是温暖、干燥的,那么你们能推测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曾经有过什么气候?

生:非常炎热、非常干燥。

师:总而言之,说明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生:能告诉我们史前有什么生物

生:能告诉我们生物出现在什么时间。

生:能告诉我们什么生物出现在什么时间。

生:能告诉我们地层的年龄。

生:某个地方的气候。

生:能告诉我们哪个盆地或高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评 科学家何以能知道过去的、未来的、天上的、地下的许许多多事?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上过这样的自然课的孩子将会从中受到启发,于是,科学不再是遥远

的、不可思议的事了。科学开始被孩子们所理解了,科学就来到孩子们的身边了。真正意义上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也就开始了。

师:化石能告诉我们很多很多知识,远远不止这些。比如说,你们知道一种臭名远扬的动物——蟑螂吗?

生:知道。

师:它臭名远扬,而科学家却对这种动物情有独钟。怎么回事?原来科学家在比恐龙还早的岩层中发现了蟑螂化石。这就有了一个问题:那么大、那么多的恐龙都从地球上消失了,而小小的蟑螂却生存下来。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生命之谜,总而言之,化石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因而就有人把它叫做特殊的文字。(板书:特殊的文字)这种特殊的文字就大量的存在于沉积岩中。学到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还没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课呢?让老师告诉今天学习第五册第20课: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板书:课题)一个问题,把什么叫做“万卷书”? 评: 由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讨论化石,‚把化石叫做‘万卷书’‛是一种思维定势的反映。如果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对课本的内容稍加整理,也许可以避免这类的脱口而出,欠缺思考的回答。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时还需要想方设法的暴露错误,即让孩子答错;但也有时设法让孩子避免回答错误。这得看错的过程所具有得教育和教学意义,此处需要避免答错是从思维品质培养的角度说的。

生:把化石叫做“万卷书”。

师:是化石么?

生:我认为应该把沉积岩叫做万卷书。

师:(在板书的地方画了一本大大的书样)一层一层的,象一本万卷书,翻开来看,里面有字吗?

生:有字,就是化石。

师:化石——

生:特殊的文字。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看看第5页的美丽彩图。在一般人眼里,看到的只是美丽的风景、奇特的景观,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就看出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现在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看看这幅图。

生:我看到了一层一层的岩石,推想这里从前曾是海洋。

师: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知道一层一层的岩石是沉积岩,它是在水下形成的,所以推想这里从前曾是海洋。

师:假如你能翻开这本万卷书,你将会看到什么?

生:看到许多化石。

师:由化石你会知道什么?

生:根据化石知道这里从前有过什么生物。

生:根据化石能推断这里的气候和环境。

师:我们看到的这块岩石不仅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而且是一本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它记载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记载了生物由诞生、繁衍、消亡的过程,这是一本大自然的书卷,让我们永远也读不够。只要你多想、多动脑子,那么你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奥秘。

评 课开始时,老师让学生看彩色照片,孩子们看到的是一幅风景。课结束时,老师让大家再看一次彩色照片,孩子们看到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容,看到了“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这不仅仅是面对彩色照片时发生的变化。观察内容和观察深度的变化,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能力和认识态度的变化,还将深刻影响学生今后认识事物、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活动。

这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一节自然课里,足见本课教学活动成效卓著之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孩子们的潜力和我们的科学启蒙教育的灿烂前景是否更让人激动?!

本案例选自《小学自然教学》1995年第2期3-7页。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751/683321527450.html

更多阅读

《三峡之秋》课堂实录与评析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三峡之秋》课堂实录与评析富裕县友谊小学 张敏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

观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有感 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

袁付小学刘靖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视频,一节课听下来,我感触很多。一上课,窦老师就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入了本节课。她说自己来自北京,还介绍了许多和她一样来自北京的的著名的文学家,其中就有本节课的

声明:《窦桂梅课堂实录与评析 课堂实录与评析》为网友弑神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