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由来 有关寒衣节作文 寒衣节由来(700字)

农历十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寒衣节 ,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下面作文频道编辑带来了这篇有关寒衣节作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有关寒衣节作文:寒衣节由来(700字)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 汉纪,成献报 于礼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 ”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寒衣节的由来 有关寒衣节作文 寒衣节由来(700字)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 ……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 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 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 (←授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同学们,有关寒衣节作文为大家介绍完毕了,爱华网网的作文频道编辑在这里祝小朋友们学习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951/490655611585.html

更多阅读

感恩节的由来和常识 感恩节的由来英文

本文介绍:The Facts about Thanksgiving感恩节的常识Thanksgiving Turkey Dinner History火鸡大餐的由来Thanksgiving Activities & Traditions感恩节的活动和传统Get ready to learn the truth behind the Thanksgiving celebra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2013-08-13 14:11:47| 分类: 节日文化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本文转载自海风《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

中元节鬼节 的由来及习俗

中元节(鬼节)的由来及习俗 当今世上重要宗教的教义或许有些出入,却都承认—有鬼的存在。中国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中元节,即是和人鬼有密

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农历的十二月也叫腊月,每年的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就是腊八节。2012年的腊八节是1月1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腊八节大家都知道,但是腊八节的由来也许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很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的由来则因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腊八节的由来已久,腊八节喝粥

声明:《寒衣节的由来 有关寒衣节作文 寒衣节由来(700字)》为网友小小未成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