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过一个酷热的夏天,秋高气爽的天气终于来了。但是,此时气温仍偏高,湿度又较大,微生物很容易繁殖,食物也容易腐败变质,同时因昆虫(如苍蝇、蟑螂等)到处流窜,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因新鲜瓜果比较多,许多人不节制,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腹泻。所以,秋天也是腹泻等病的高发季节。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等。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为2~3周: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中医认为多系感受寒湿暑热等邪,或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素弱,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腹泻。
对于腹泻的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如口服中药、西药、推拿等,笔者要介绍的是一种足部按摩方法,临床用此法治疗许多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且此法操作简单,只要找准穴位及反射区,按要求进行按摩即可。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基本手法
1、用食指单勾法(将食指弯曲,拇指轻靠于食指末节。给食指以向上的力量,保持食指指骨同手掌、前臂、上臂成一条直线,以固定着力点,可以省力。食指关节按压时,压1次提起1次,解除压力。有些带状反射区,可先用力压下,待患者感到疼痛时,然后慢慢移动。用力要均匀、渗透,使刺激持久,患者能耐受)揉按两足腹腔神经丛、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3分钟,揉压足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各5分钟。此法需坚持天天做,腹泻治愈后也应坚持每周做1~2次,以巩固疗效(穴位及反射区详见右图)。
2、按揉足部6号穴、9号穴、大肠区点、小肠区点、肾区点、内庭、大都、公孙各穴,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穴位详见右图)。
3、揉搓隐白、厉兑、至阴穴各5~8分钟,每日2次(穴位详见右图)。
4、按揉足底平痛、炉底三针、解溪、19号穴(足背第二、三趾间后3寸)各3~5分钟,点按10号穴5分钟,每日1次(穴位详见右图)。
5、揉压至阴、太冲、三阴交(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合并,横放在内踝尖上,最上面一指与胫骨内侧面后缘相交凹陷处即是)各3~5分钟,揉搓足拇趾根部5分钟,擦足底正中线3分钟,每日1次(穴位详见右图)。
6、让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双手拇指指腹对合着力,分别作用于跟腱上,一般0.5~1分钟,接着捻揉跟腱部位0.5分钟,每日1次。
辅助疗法
1、用牙签刺激隐白、厉兑、至阴穴各5分钟,每日1次(穴位详见右图)。
2、踩踏按摩板10~15分钟,每日2次。
注意事项
1、吃饭、洗澡之后1小时内及空腹时,不宜进行按摩。
2、按摩后半小时内,必须喝开水500毫升以上,严重肾病患者,则不能超过150毫升。
3、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间,一般不宜做足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