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 州 三 中<?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于 都 中 学
2012年江西省 高三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主命题:于都中学 ,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弄堂(nòng) 傩戏(nuó) 乞骸骨(hái) 叨陪鲤对(tāo)
B.道观(guàn) 盘桓(huán) 拗不过(ǎo) 解腕尖刀(jiě)
C.忤逆(wǔ) 脊梁(jí) 花骨朵(gū) 鳏寡孤独(guān)
D.圩田(wéi) 棺椁(guǒ) 水龙吟(yín) 乍暖还寒(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押韵 赊欠 峰会 贸然行事
B.跬步 蓬蒿 疏朗 皇天厚土
C.闰月 自溢 感慨 惹事生非
D.国觞 伶俜 潺头 苌弘化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爱玲小说中运用的古典词语受到普遍关注,评论者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奇词妙语,锦心绣口;有人认为是陈词滥调,无病呻吟。
B、《杜甫很忙》课本涂鸦的原图是人教版语文必修课中杜甫《登高》一诗的人物配图。这些图片中,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配上严肃的课本名人,这些调皮的学生们笔端呈现出的创意让人哭笑不得,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叹绝”。
C、<?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月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杨洁篪表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自暴自弃,我们也不好为人师。”
D、赣州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不仅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且还香飘千里。在去年全国老年人乒乓球比赛中,该市老干部乒协就获得了男子退休组团体第一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B、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固态成分,主要是色素、闪光物质等;一类是液体的溶剂成分,主要有丙酮、乙酸乙酯等。
C、“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目前,“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2013年前后发射。
D、在3月10日的签售现场,黄亚洲带来了他的长篇纪实小说《雷锋》,生动再现了雷锋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长为时代榜样的过程,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理论上讲,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②他们的怀疑不无道理,
③“黑洞可能就是广义相对论外推到不合适地步的一个例子”。 ④但是,他们认为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正确, ⑤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⑥因为从观测上讲,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黑洞的候选者得到最终证实。⑦虽然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黑洞是存在的,
A.①⑤③⑥⑦④② B.⑦④③⑤⑥①②
C.⑦⑤②⑥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⑥⑦④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习方法,“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
B、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一记耳光。
C、爱斯梅拉达将小山羊训练得很聪明,小山羊在广场上的表演很精彩,副主教克洛德为了一己私念,竟然指责爱斯梅拉达的表演有妖法,这充分表现了克洛德阴险的嘴脸。
D、“街亭”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奖赏有功的赵云,挥泪处置了违反军令的将领马谡,并上表后主,陈述过错,请求辞掉丞相之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为何热水冻结速度很快
有时候,热水的冻结速度反而会超过冷水,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怪异的现象困扰了几代科学家。经过数百次实验,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负责辐射安全的官员詹姆斯·布朗里奇最终发现证据,证明这种现象可能与水中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
热水快速冻结现象被称之为“姆佩巴效应”,以坦桑尼亚学生埃拉斯托·姆佩巴的名字命名。对于姆佩巴效应,物理学家曾提出几种可能的假设,其中包括水分更快蒸发导致热水体积变小,一层霜隔绝了温度更低的水以及溶质浓度存在差异。但任何一种解释都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这种效应并不可靠,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布朗里奇认为,杂乱无章的杂质才是导致热水更快速冻结的关键因素。过去10年时间里,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数百次有关姆佩巴效应的实验,最终发现这种效应基于不稳定过度冷却现象的证据。
布朗里奇说:“水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也就是所说的过度冷却现象。冻结点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通常情况下,水可能含有几种类型杂质,其中包括尘粒、被溶解的盐类以及细菌,每一种杂质都能在特定温度下触发冻结机关。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布朗里奇对两个同样温度的水样(20℃的自来水)进行了实验。他把水样装入试管,而后放入冰箱中冷冻。由于杂质的随机混合导致其拥有更高冻结点,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姆佩巴效应便会出现。布朗里奇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并将其加热到80℃,另一个则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放回冰箱。他表示,如果热水冻结点至少高出5℃,其冻结速度往往会超过冷水。
可能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区区5℃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差异,帮助温度更高的水首先“冲过终点线”。而如果以60℃作为起步点,它们在这场冻结较量中便要以失败告终。物体与周围环境——具体到这项实验,指的就是冰箱——的温差越大,其冻结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说,在温度较低的水样达到零下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2℃这一冻结点,进而以更快的速度冻结,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布朗里奇表示,其他人在一次研究一个因素时并没有很好地控制实验环境,例如必须控制容器的类型以及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但布朗里奇所做的工作不可能终结有关姆佩巴效应的争论。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特兹便持怀疑态度。
根据卡特兹的理论,加热能够驱除二氧化碳等杂质,进而提高水的冻结点。这也就意味着,加热实际上提高了水首先冻结的机会,而不是布朗里奇所说的与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他说:“他可能发现了一种与姆佩巴类似的过度冷却效应。”
(选自《科学大观园》,2011年5月下半月)
7、下列对文中出现的几个概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姆佩巴效应”是指热水快速冻结现象,是以坦桑尼亚学生姆佩巴的名字命名,这是一种不可靠的效应,困扰了几代科学家。
B.“过度冷却”是指水不在温度降至零度时冻结,而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水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C.“冻结点”是指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它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的特点,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D.“不稳定过度冷却效应”是指过度冷却现象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带有不可靠性,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8、下列关于布朗里奇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试管取两个温度相同的水样(20℃的自来水),随机混入一些杂质,将它们放入冰箱冷冻,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
B.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将它加热到80℃,另一个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放入冰箱,如果冻结点差异够大,姆佩巴效应就会出现。
C.要想热水冻结速度超过冷水,热水冻结点至少超过冷水冻结点5℃,即冷水样达到零下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2℃的这一冻结点。
D.如果以60℃为起步点,则热水样的冻结点超过冷水样冻结点不到5℃,那么冷水冻结速度仍然超过热水。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姆佩巴效应是一种过度冷却效应,布朗里奇的实验可能只是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冷却效应,所以,他的发现不可能终结姆佩巴效应的争论。
B.布朗里奇做实验时特别注意控制实验的环境,即容器的类型和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这是他发现“杂质说”的关键因素。
C.根据布朗里奇的冻结点与水中的杂质有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知含有少量水分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冻结速度一定比自来水冻结速度快。
D.归根到底,姆佩巴效应的出现,跟热水与冰箱的温差、溶质的浓度,以及溶于水的杂质——盐类有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①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②,所谓椒山先生者③。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④,而西肆之扮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扮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⑤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马伶传》)
【注】 ①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 ②指《鸣凤记》,写明代杨继盛等人与权奸严嵩斗争,被害之事。 ③指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害。 ④明嘉靖年间,陕西总督上书,主张收复被蒙古俺答所占的河套地区,大学士夏言赞成,严嵩反对。
⑤分宜:严嵩是分宜人,当时的人称呼严嵩为严分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探访
B.今日幸为开宴 幸:幸运
C.迨半奏,引商刻羽 迨:到
D.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 易:轻视,引申为胜过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而华林部独著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B.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①耻其技之不若 ②其若从避世之士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马伶虚心学艺的一组是( )
①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②匍匐前,称弟子 ③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④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 ⑤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第Ⅱ卷(共114分)
四、(共28分)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4分)
译文:
(2)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4分)
译文:
(3)李伶之扮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4分)
译文: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柳”是传统意象之一。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分别分析。(4分)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手法。(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诗经·氓》)
(2)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屈原《湘夫人》)
(3)玉露凋伤枫树林, 。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5)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岁 月
袁炳发
马倌原来不叫马倌,从省城下放①到韩店村,生产队长②安排他放马之后,村里的人就开始叫他马倌了。
马倌下放之前,是做什么职业的,村里人一概不知,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村里谁家来个信,找马倌给读,谁家回个信也找马倌去写。马倌是有求必应,每次都把村里人应对得满意而归。
马倌刚来到这个村时,并不怎么喜欢这里,但久了却渐渐喜欢上了。
他喜欢上了这里的炊烟、河水、田野、锄头、牛马、鸡鸭鹅狗。
马倌躺在放牧的大草甸子上,眼睛望着湛蓝的天空时,就想:我要把这里改造成人间的天堂!
马儿们在草甸子上悠闲地吃着草,马倌便开始在心里构造韩店村的未来。
晚上,马倌把吃的饱饱的马儿们拴在马棚里后,就匆匆向韩队长家里走去。
韩队长五十多岁,膀大腰圆,嗜酒如命,每天饭桌上酒不离口。
马倌到时,韩队长正坐在炕上的饭桌旁喝酒。韩队长放下喝酒的大碗,问:“马倌,有事么?”
“有。”马倌就坐在韩队长家的炕沿上,把自己对韩店村的未来构想讲了出来。
韩队长听后未语,端起那大碗,一口喝干,队长的媳妇见状立马又给斟上。
队长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他哈哈大笑了几声后,说:“马倌,你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啥都不懂?你来这里是改造自己,而不是来改造什么土地的。懂吗?”
马倌闷着头走出了韩队长的家。
从此,马倌就一门心思地放他的马,把马儿们放养得膘肥体壮。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村里的疯姑娘小云开始天天来大草甸子上陪马倌放马。
其实,小云不是疯,用马倌的话说,是失忆。
小云在失忆之前,正和省城的下乡知青涛热恋。不幸的是,涛在离韩店村不远的那条大河里洗澡时溺水身亡。
小云哭的死去活来,每天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去那条大河边上,一坐就是一天。
一次,小云在那条大河边被一场大雨淋了以后,便患了感冒,发烧不止。待烧退之后,小云就失忆了。
大草甸子很辽阔,有风吹来时,马倌就和小云在风里奔跑。跑累时,马倌就和小云坐在草地上。马倌给小云讲一个又一个好听的童话,马倌想用童话的奇幻世界,唤醒小云姑娘沉睡的记忆。
几个月后,小云的肚子竟然大了起来,马倌知道自己百口莫辩了。
果然,村里的人都说是马倌把小云的肚子搞大了。
小云的爹妈也天天找马倌哭闹。
韩队长见到马倌破口大骂:“马倌你真是畜牲,连个疯子都不放过!”
马倌说:“不是我。”
无论马倌怎么解释,韩队长和村里人都铁定了小云的肚子大是与马倌有关。
最后,由韩队长决定,让马倌娶了小他二十多岁的小云。
傍年根儿底时,小云生下了个男孩儿。转过年的春天,马倌被落实政策返回省城。这时,韩店村的人才知道,马倌原来是省城一所著名的大学心理学教授。
返回省城的教授,继续着他和小云的日子。教授每天上班执教。小云虽然失忆,但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却都是能料理的。
每天晚上,饭后,教授都要拿出一副扑克牌,陪小云玩。教授说这是在梳理思维,有利于小云的记忆恢复。
教授和小云玩坏了一副又一副的扑克牌。日子在教授和小云手里的扑克牌中,飞快地流逝着。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教授离休了,小云的儿子也长大了,去了一所大学读书。
一天,教授正在和小云玩扑克牌时,教授脑袋突然一歪,便人事不省了。那一紧张的时刻,小云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地一下,记忆便恢复了。
小云立即打电话叫来救护车。
抢救无效,教授因脑出血而死亡。
小云在整理教授的遗物时,发现了教授写给她的一封信。
小云:
人终究是要死亡的,为防不测,我事先给你写下了这封信。
我走后,如果有一天你的记忆恢复时,记住,一定要把儿子的亲爹找到。
小云看完教授的信后,便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大脑深处寻找儿子他爹。
一个雨夜,一道闪电之后,小云的面前突然很清晰的闪现了当年韩店村韩队长那副红紫的面孔来,甚至还有一股令人恶心的酒气也扑面而来。
小云立即报案,写一纸条:马倌,孩子他亲爹找到。
然后,把纸条丢进脸盆里焚烧了。
附注:①下放: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干部、知识分子等到工厂、农村等基层工作生活。②生产队长: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组长。
16.小说中的教授(马倌)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4分)
17.小说并没有太多关于时间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要以“岁月”为标题?(6分)
18.有人认为,小说中“失忆”和“恢复记忆”的情节设计不巧妙,你是否赞成这样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7分)
19. 下列各项中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一开始介绍主人公的时候,不直接说明教授的身份,只叫他“马倌”,使主人公的身份变得很神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韩队长见到马倌后故意破口大骂:“马倌你真是畜牲,连个疯子都不放过!”充分表现出他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
C.小说描写了马倌和小云牧马时的情景,虽然只是白描,却表现出了人物的轻松和自由,让原本黯淡的岁月有了一抹人性的光辉。
D.小说直到最后才道出当年的真相,洗雪了教授的冤屈,而小云将纸条焚烧,正是对教授最好的告慰。
E.小说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韩队长和教授对比,村民和韩教授对比,小云前后状态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变得更加鲜明、生动。
六(小作文,15分)
20、请以“教室”为写作对象,选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5分)
要求:①记叙类:有中心事件,有两种以上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说明类:采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做到条理清晰。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盛顿邮报》做了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43分钟里,贝尔拉了6首名曲。期间1097人经过,只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且总是座无虚席。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作文。要求:
(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7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年江西省 高三联合考试
赣 州 三 中
于 都 中 学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A.弄堂lòng B.拗不过niù C.脊梁jǐ)
2、A (B、皇天后土 C、自缢 惹是生非 D、国殇 孱头)
3、B(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A锦心绣口:形容文思巧妙,词藻华丽。C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应为“妄自菲薄”D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在本地本单位不受重视却在外地外单位受到重视的不正常现象。与句意不符)
4、C(A、主客倒置,“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应表述为“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困惑”。B、句式杂糅,“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可改成“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有两类”或“普通指甲油一般由两类成分组成”。D、偷换主语或主语残缺,可在“生动再现”前面加上“这部小说”。)
5、C(本段主要有两种观点,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黑洞是存在的并侧重强调有人怀疑黑洞的存在,可以确定⑦⑤②,接着阐释怀疑的理由,从句式“因为从观测上讲”“从理论上讲”确定⑥①,①④存在转折关系, ③阐释④)
6、D (“辞掉丞相之职”错,原文是“自贬三等”。)
7、B(原文是“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该项缺“几乎”一词;而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不能说是“普遍存在”。)
8、A(原文中的“杂质的随机混合”是指水样本身的杂质在加热状态下的自然化学变化,而非“随机混入一些杂质”。)
9、D(推论武断,在原文中也找不到依据。)
10、B(幸:希望)
11、D(若:比不上。A.①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②连词,表并列,“并且”。B.①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代词,“它”。C.①介词,“在”;②介词,表被动,“被”。)
12、C
13、(1)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叹,命,之,首)
(2)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询,耻,出,遁)
(3)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至,授,掩,安……哉)
14.(1)郑诗:描写了一幅江畔桥边柳丝轻拂,依依袅袅、柔美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表达了离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曾诗:描绘了一幅杨柳借东风之势,柳条狂舞柳絮纷飞的画面;讽刺了得势猖狂的恶势力。
(2)郑诗:衬托。以春风骀荡,杨柳妖媚之美景,衬托离人眷恋之情。
曾诗:比拟。以借东风之势狂舞之柳比拟得势猖狂的小人。
托物言志(象征)。借对杨柳的贬抑,讽刺(小人)邪恶势力。
15、(1)隰则有泮。言笑晏晏
(2)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
(3)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4)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5) 青青子衿,沉吟至今
16. ①善良。受了冤屈还是娶了小云。②乐于助人,帮人读信、回信。③尽职尽责,把马放养得膘肥体壮。④目光长远,为村庄构造未来。⑤坚持不懈,用十多年的时间唤醒小云的记忆。⑥有智慧(学识渊博),用讲故事和玩扑克牌的方式帮助小云恢复记忆。(答对一点给1分,4点以上满分)
17. ① 以“岁月”为题,可以突出时间之久和影响之大。(2分)②教授以十几年的坚持唤醒小云的记忆;教授所受冤屈也经过长久的岁月,才最终洗白;这些看似寻常,实则艰难,更加衬托出教授的伟大人格;(2分)③也深刻说明岁月最终会大浪淘沙,检验每一个人的品质,还原历史真相的哲理。(2分)
18.A.不赞成。(1分) ①使故事发生转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正是由于“失忆”,才有后面教授娶小云的情节;正是由于“恢复记忆”,才有后面小云发现遗书的情节。(3分)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小云“失忆”后,教授竭尽所能恢复她的记忆,表现了教授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而韩队长却乘人之危,故意陷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诈小人。(3分)
B.赞成。(1分)①这样的故事情节毫无新意,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突然、不流畅,小云的“失忆”原因跟主要情节没有什么关联,而两次“恢复记忆”也不合情理,并且都太突然。(3分) ② 从当时的人物处境和性格来看,不用设置“失忆”的情节,教授也会娶了小云,这种设置,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没有多大作用。(3分)
19.D E (D.“洗雪了教授的冤屈”有误。E.“村民和韩教授对比”有误,村民是衬托。)
20.参考范文
一.(记叙)悠扬的歌声从这里飞出,琅琅的读书声从这里飞出,无邪的笑声从这里飞出。黑板上是拙稚的绘画(老师不在时的杰作),课桌腿旁,有粗心的同学遗忘的橡皮。课上,本来十分安静,忽然爆发出争吵:“老师,他挤了我了!”“我没挤!”弄得老师啼笑皆非。课下,同学们嬉笑穿梭,老师无法禁止,也不想禁止。黑板对面墙上的壁报一期一期更新,越来越精彩,终于有一天,同学们互赠礼物,依依不舍地分别;这里空了,又满了——新的主人到了。
这就是教室,我小学时候的教室。
二.(说明)教室是一种学生学习的场所,一般由学校统一建造。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磨练意志、编织梦想的彩虹桥。教室设有讲台、黑板、课桌椅等,以便展开学习活动。这正是与学校的运动、生活及休息场所相区别的地方。今天,大城市的多数教室都装有日光灯、电扇等设备,有的甚至装备有空调,改善了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条件。由于现在的学生要学习第二语言甚至多种语言,有的教室还配备了录音机、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视听设备。此外,为了一些特殊活动,还有各种特殊教室,例如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等等。教室的多样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评分细则:
(1)所写内容不是以记叙或说明为主的,扣7分;
(2)记叙中没有两种以上描写手法扣3分;说明中没有打比方和做比较扣3分;
(3)记叙中没有中心事件扣3分;说明中条理不清晰扣3分。
21.作文参考立意:
①放慢脚步,欣赏生活的美好
②环境会影响人的判断
③平凡之处也有美
④名人效应⑤从众心理
⑥要善于包装自己
⑦表象与本质(别让表象蒙蔽你的判断)
【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凤》,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哎!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