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话命题说话 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

 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

 

    2005年是山东省自行命题的第一年,也是山东省语文学科网上阅卷的第一年。

   2005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彩。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36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7年: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8年: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5年中,2005年,2007年,2008年采取了话题作文的形式,2006年是材料作文,2009年是命题作文,和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整体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2010年:材料作文:

    人生的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托尔斯泰

 

   2011年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难度系数和平均分呈现出的状态是完全一致的,具体数据和状态如下图表所示:

 

 

难度系数和平均分呈现出的状态是完全一致的,具体数据和状态如下图表所示: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价分析

                                 暨优秀作文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桑哲

 

                              阅卷相关问题答学生、家长问

    每年高考,所有媒体都非常关注高考作文,更有一些媒体就高考阅卷、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等进行不负责任的炒作和虚假报道。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个人想就所参与和知道的相关情况和考生及考生家长等进行沟通和说明。

我的作文我做主——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评分标准和“样卷”是评卷教师评阅作文的参考依据,评分标准的制定和“样卷”的选定,是在充分发扬民主,集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评分标准的制定,既不是命题人的主观命题意图,也不是阅卷专家组成员的个人意志,它是在充分阅览学生考场作文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审题立意情况,参照《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命题人员的命题意图,由专家组成员初步拟出评分细则,所以就考生而言,我们说“我的作文我做主”。专家组把草拟的评分标准和初步选出的样卷通报给提前报到的各位小组长,吸纳各位小组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后,专家组再对评分标准和样卷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等所有阅卷老师都报到后,首先学习标准和样卷,然后进行试评,并可以对标准和样卷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试阅试评,再综合阅卷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后出台正式的评分标准和选定最终样卷。

    因此,评分标准的确定是充分尊重考生的实际情况,所有阅卷老师参与,经过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研讨后制定出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标准;样卷是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分等分级,广泛征求阅卷老师等方面的意见,力求定准定好,使之成为真正有阅卷参照价值的并发挥良好作文阅卷导向作用的标准。

特殊问题重点解决——特殊试卷是如何确认处理的

    特殊试卷是阅卷老师个人认为作标记的、雷同的、有思想问题的、语言表达另类、书写另类或不清晰等等疑是异常试卷,这里面包括所有零分试卷。对于疑是异常试卷,阅卷老师必须提交给专家组具体处理,这在电脑阅卷程序里有专门设置。我们处理异常试卷的基本原则是宽容,对个人把握不准的试卷,将有多位专家共同商定处理意见;对于一些另类试卷,我们一般要参照学生主观题全卷答卷情况,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和考试态度;任何一位普通阅卷老师,没有资格和权限确认一份试卷的异常,因为一篇作文至少要两评,即使有一位老师误把正常试卷作为异常评分,这也不会影响试卷的客观评判和学生的最终得分,这篇作文将被三评甚至四评,乃至仲裁,误评分数只是无效分。

    0分作文被一些人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这种炒作只能愚弄不了解阅卷程序和真相的人。每一份0分试卷都将作为异常卷提交给专家组处理,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阅卷老师不约而同判定为0分的作文才可能最终得0分,任何一个人的评阅不可能决定学生的最终得分。对于0分试卷,即便是空白卷,我们也要全卷看完,以免考生有在后面书写而没被发现的情况发生。任何一位阅卷老师不能也不会轻易判定作文0分,我们要求,只要学生负责、认真地书写上一个题目,我们也要给2分,这是因为作文缺少题目要扣掉2分,既然学生用心写了题目,就应该相应给2分。基于以上情况,真正写了作文而得0分的可能基本为零。所以,我希望我们社会上关心高考的人,不要轻信关于0分作文的各种别有用心的炒作。

优秀作文民主评选、程序严格——优秀作文是如何选出来的

    10年来,笔者一直在高考阅卷专家组工作学习,但每年都会发现一些媒体刊登发表一些我们在阅卷现场没见过的山东的所谓优秀作文,其实那都是拟作、伪作,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推销图书或提高点击量而做的坑害学生的、不负责任的商业炒作。就相关程序和操作过程分析,只有山东省考试院公布的刊登在考试院相关媒体的山东优秀作文才是真正能代表当届考生水平的、对一线教学有指导价值的优秀作文。

    在阅卷现场,每一位评阅作文的老师都有权利和义务推荐优秀作文,在电脑阅卷程序里也专门设置了这方面的功能,但任何一位阅卷老师的个人意见都不能决定所评作文是否优秀。阅卷老师推荐的优秀作文要经过组长初步筛选、专家组筛选,然后确定入围篇目,所有入围篇目将由专家组所有成员阅览,然后确定1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对一线教学有良好导向性的考场作文作为山东省优秀作文,上报考试院和国家考试中心等单位和部门,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力发布高考优秀作文。就选拔过程而言,我们是民主、严肃的、严格的。曾经有烟台一位于姓老师在地方小报上公开发布一篇所谓的考场优秀作文,并讲“我大笔一挥,就给这篇作文打了满分。”如果了解了阅卷的规则和程序,了解了优秀作文的推选过程,这种报道还有谁会相信呢?

    关于优秀作文,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推选出的作文要有利于一线语文教学,有利于新课改。这也就是说,即便是高分作文,如果没有良好的导向性、不能起到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作文水平的作用,我们也不会选作优秀作文去公开发表。一些教辅材料、一些报刊杂志发表的所谓考场优秀作文恰恰是我们历年来一直反对的“故事新编”、“考场新八股”等,甚至有一些是和我们的评分标准完全不一致的拟作,这对学生和一线教学都是误导,如果读了这种书,考生岂能得高分?

计算机辅助阅卷,提高了质量,加大了监控力度和有效性——网上阅卷有那些优势

    我省已连续6年7次进行了作文网上评卷。网上评卷,除了使评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外,还显示了质量监控方面的极大优势。通过电脑显示的标准差、平均分、分数分布等统计曲线图,各级管理者可以快捷、直观地了解并掌握评卷现状,对评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网上阅卷使考生作文至少经过两人评阅才能确定最终得分,有效降低了主观题一人评阅的得分误差;如果两人评阅不能达成相对一致,还需要三评甚至四评或者由组长和专家组成员进行仲裁,使考生得分更加趋于客观、公平、公正。

    组长和专家组成员除进行有效监控和质量检查、评阅抽查外,还可以随机把任何一位阅卷老师已经评阅过的试卷再重新发给他个人,通过与以前评阅的同一份试卷的成绩比较,评价该阅卷老师掌握标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为了避免阅卷人员片面追求速度,片面强调评分曲线一致性,我们明确了一个原则:评阅数量不能代表质量,三评率不能代表水平。这样,我们也就明确了计算机和人的关系,即计算机仅仅是辅助性的而非主导性,这也明确了阅卷程序显示数据的可参照性而非绝对评价性。

    今年语文网上阅卷的网络系统比前两年更加成熟,在设置上增加了若干新的检索功能,如发送量和个人阅卷速度进度统计、阅卷曲线显示、保险分数据统计、质检跟踪和查询、三评量和三评率统计等。三评率和仲裁率较以往有所下降,三评率仅占9.8%,仲裁率则更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考生对该话题较为熟悉,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阅卷教师对标准把握较好,阅卷质量有所提高。

 

 

考场作文凸显出的教学问题及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高考是中学乃至小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试题的命制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和新课改。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高考考场作文凸现出的问题,对语文教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今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今年山东省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这应该是考生平时对议论文的写作强化训练的结果。从考场调研数据分析,考生普遍选择议论文作为作文体裁,在所有考生中,选择议论文的占近90%,而选记叙文、散文等的不到10%;其他文体约0.1%。笔者认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加强记叙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提高考生写作记叙文和散文的能力,以避免在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这也可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获取高分的机会更大。

    二是今年作文写作中,多数考生在材料的选择运用上与往年类似,并有趋同现象。考生一方面罗列堆积司马迁、苏武、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历史名人等万能材料,另一方面堆积学过的或有意准备的古典诗词和名言名句,有的考生甚至生造中外名人的“名言名句”。从考试角度来看,这类堆积类型的作文不可能出类拔萃。我们在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鲜活材料和现实材料,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三是一些考场作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最近几年来,山东省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一直把“文体特征鲜明”作为其中一条,就是因为多年来,在“淡化文体”提法的影响下,高考作文逐渐模糊了文体。一些考生写出的文章夹叙夹议,分辨不清是议论文、散文还是记叙文。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化中,逻辑性不强,不会分析说理等问题比比皆是,这需要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应该为自己选定的文体“负责”,依照自己选定的文体规范地写作。

    四是许多考生看问题深度不够,对“光明与阴影”的论述没有思辩能力,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层层深入,理性认识缺乏深度,这主要体现在对前面所述万能材料的无机罗列上。

    五是所谓的文化散文、套作作文、虚情假意的作文、追求华丽辞藻浮夸文风的作文,和前些年相比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不少考生还在作这样的文章。从2004年至今,我们严格审视和关注两种不良倾向的文章:一是开头一段、结尾一段,中间三段,提出分论点,与话题拈连,然后举出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来展示所谓的文采,用一两句与中心立意关联的句子,最后进行总结。一两句所谓的议论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这个历史文化名人又是所谓的万能材料;二是开头题记,排比句,结尾排比句,中间几个无机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题记有些甚至是“伪作”、“拟作”,所谓的“排比句”根本不能构成排比,为了题记和排比,以致句子不通,错别字连篇。

    六是一些学生从所谓的往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去模仿、套用全文或其精彩语言片段。殊不知,很多优秀作文选中的所谓考场优秀作文,都是书商们雇的“写手”写的,是“拟作”,是“伪优秀考场作文”。即便是真正的考场优秀作文,我们读出的也只是优秀的共性的内容,其个性化的内容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得来的,勉强套用、模仿的最佳效果也只能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另外,所有印刷品都不是面向任何个人,它面向的是一个有共同利益目标的群体:有同场竞争性的考生,如果都去套作、模仿,这就造成了个体的作文“趋同于众”。

    七是作文不是文学创作,应该“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表达见解。高考作文不是选拔作家,应该在话语和思想上和高中生的思想阅历体现出一致性,有青少年的真情实感和自我思考,我们反对没有真情实感的无病呻吟,封杀追求词藻华丽、片面堆砌优美文辞的所谓“文化作文”。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回归作文的本源——到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内容,提倡考生即使语言朴素平实,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真情实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理例证,这样文章即使语言没有文采,只要立意切合题意,有自己的话语和声音,就是好作文。

    八是今年和往年的考场作文中,都有一些这样的作文:作文的首段和尾段写得不错,但中间部分却是与立意毫无关系的材料,甚至是直接抄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原文。这类考生可能受一些媒体和所谓的高考指导专家误导,认为评卷老师只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不看中间,只要写好开头结尾,中间凑足字数,就可以蒙混过关。这实在是对高考作文评卷的严重误解。现在的网上阅卷,让即便是有这种想法的阅卷老师也不可能得逞。每份试卷至少是两评,有的甚至三评、四评,每个阅卷老师的相关数据时刻显示在质检人员的电脑上,质检方面至少有小组长、作文大组、省质检三个关口,他们随时、随机在抽查阅卷老师所评阅的试卷,评卷老师丝毫马虎不得。一旦发现有类似不负责情况,该阅卷老师会被当场清退,并进行通报,会受到所在单位等方面的严肃处理。所以那些认为评卷老师只看作文开头结尾的想法,未免有些自以为是。

山东省普通话命题说话 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

    针对以上各种情况,以及考场作文中材料的贫乏空洞和论述的千篇一律,我们对以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中学教学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朴实真诚的文风。

    2、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熟悉基本文体的写作规范。

    3、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强调学会整理自己的思想、进行哲理思考的能力。

    4、作文教学适当注意审题和立意能力的训练。

    5、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个性化的写作。

    6、中学语文教学继续提倡扩大知识面,不要局限于课本。

    7、有效利用好选修课相关教材,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扩大应有知识面。

    8、加强中学课外阅读量,提倡阅读中外名著,努力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真正把学生的视野扩大到课外和教材之外。

    9、科学阅读和鉴赏考场优秀作文,不要模仿,更不要生搬硬套。

    10、对历史文化名人和名言警句要合理运用,不要把这些作为万能材料,更不要罗列和做表面文章。

 

 

 

2010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

 

                              附:考场优秀作文

1.

背负青天

    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孩子。

    十八年如一日,你是我的依靠;剩下的五十年,七十年,或更长远,依旧能给我信念和力量。我要为你撑起一片天空,做天之骄子。

    爸,这不是苦难,是黎明前的黑暗。

    我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孩子,却从不在你面前流泪。当年求学之路的选择是你“日夜掺白发,旱烟凝皱纹”,替我争取的。贫困没有错,幸福却有家。把苦咽下,芬芳的是你给我的天下。

    你是那衣衫褴褛的摆渡翁,摇曳记忆的竹筏,穿越无数个没有光线的湖面。农村贫苦的孩子们的梦想只能是土筑石铺。我在电话的那头终于哭出了声,抽泣着,心绷着。你一天工作二十四个小时,直接躺在饲料棚里,本来别人可以换班,你为了两个人的工资毅然扛起了无日无夜的活儿。

    你在那头憨笑,不累,你说。你沙哑的声音,女儿怎会不知。你说刚睡一会儿,其实我知道这是夜的深刻。它加重了父亲的爱,一如那烟波浩缈波荡的水面假装风平浪静。

    我听着你语无伦次的“谎言”,疼痛在心底绾成了一个结。我无法接受自己身处校舍宽敞明净的环境,吃着和城里人一样的伙食。

    爸,明天要考试了。

    嗯,我的女儿我清楚。

    再没有了下文。

    而我仿佛听到你急促的呼吸声,像警世的长笛,炽烈、缓慢、深长。爸,你的祝福已收到。

    你近六十,庄稼活实在不能扛起,前年种棉花,喷雾器只能颤栗着背起。你只能背井离乡,卖小吃,卖豆腐,上工地,最后安营扎寨,做起了没日没夜的饲料工人。

    学校交钱,你从没缺着我。

    苦难一直在我的人生里“兴风作浪”,除了微笑还有夜里的哭泣。这些都难不倒我,去构建完美的人生。

    年老正逼近你,邻居三婶说你走路腰都直不起来。

    你教我强大,给我生命繁华。世间有苦,但这并不是悲哀。苦中有爱,有你对我永不放弃的执著信念。

    沧桑世间,有苦有累,亦有甜有爱。你让我懂得直面人生,拼搏为命。与你结父女之缘,是我一生的福祉。

    我笑曰:爸,你是我的财富。人生因你而美丽,苦甜相伴,愿下辈子还相会。剩下的日子,我来背负青天。

   【阅卷人语】

    该文感情真挚,是考生在用自己的话语表述自己的感情。作者能从父亲所受之苦与父女相爱之甜以及女儿期许回报的感恩之心来切入命题,既切合题意,又感情浓烈,尤其是对父亲对女儿的付出,描写细腻,感人至深。女儿“背负青天”的回报誓言,难能可贵。

    文章语言凝练,富有意蕴。文章叙写精彩,如“当年求学之路的选择是你日夜掺白发,旱烟凝皱纹替我争取的”,有些地方颇有韵味,朗朗上口,如“贫困没有错,幸福却有家。苦咽下,芬芳的是你给我的天下”。在叙写考试一节时,着墨不多,但父女之间的心有灵犀却展现出来。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还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记忆的竹筏”之类比喻的新奇,文中“苦”与“甜”亦对比显明。

    语言凝练但不乏细节。例如考前电话一节,没有详写父亲的谆谆叮咛,却用比喻渲染了他急促的呼吸声,既切合父亲朴实的性格,又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的期许,可谓言简意丰,韵味无穷。

    文章第二人称的运用很好,给人亲切之感,也便于抒发父女之间的感情。

    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语言欠流畅,是不是作文的命题触发了作者的感情,作者情不自禁,致使“竟无语凝噎”了?

2.

光明与阴影

    培根说:“一切幸运,并非不暗含哀伤;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光明与阴影,如人生的两个侧面,像一尊雕塑,一幅油画,人生在光明与阴影的变化中才得以完整,得以成就其大美。

    光明,人生之所向,仿佛人生的一切美好都只蕴藏在光明的顶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的欢愉在光华环绕中尽显。但仅有那金碧辉煌的灿烂便可以涵盖人的一生吗?不。在众人追逐成功的欣悦之时,我却更看重阴影中所蕴含的力量。

    泰戈尔曾写道:“一整片暗夜的漆黑,也掩盖不住一点灯光的明亮。”一句小诗,曾于多少个彷徨无助的夜给我以温暖,让一股暖流融化于心房。漫步于河堤,我曾于黑夜中看着对岸的灯火,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诗的真谛。于寒夜之中,满天的黑暗,却永远敌不过一点灯火所能给予人的温暖。正如希望,正如暗夜下阴影中的光明。

    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面有菜色却仍能留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言;苏东坡谪居江南荒野、蛮芜之地却笑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毛泽东于长征路上,八千里遥遥路途,山川艰险,前截后追之中,却在《长征》中写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于人生的阴影之中,识透生命的光影变化,永远以积极的心绪看到光明,这是智者,也是勇者,更是把握命运光彩的画师,而其人生的图轴也于这光与暗的变化中实现其特有的华彩。

    这不比一片的灿烂或满纸的阴影更为美丽,更加真实吗?正如完美的雕塑,总是兼顾光明与阴影的变化,也正如杜甫笔下“阴阳割昏晓”的泰山,晦明变化中,方显人生的多彩。贝多芬一曲辉煌的《欢乐颂》是于“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样的困境中完成,巴尔扎克九十八卷的《人间喜剧》也正是于其负债累累之时开始创作。光明下的阴影也更多地让人们对其崇敬。

    难以想象只有光明的人生,也难以想象只有阴暗的生命。在光影交替中,在晦明变化中,人生才得以成就其大美,实现独有的光华。

   【阅卷人语】

    该文立意独立高标。作者对作文题意把握准确,在此基础提出“人生在光明与阴影的变化中才得以完整,得以成就其大美”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进一步提出“在众人追逐成功的欣悦之时,我却更看重阴影中所蕴含的力量”,观点有新意有创意。

    典型事例的运用出类拔萃。本文运用孔子、苏轼、毛泽东等事例,举例典型,叙述简洁,每一事例点到为止,以古今为序。作者虽然运用的材料也是其他考生常用材料,但并非堆砌材料,而是在举例后对事例进行分析,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事理水到渠成。

    文章大量引用和化用诗文名句,如开头用培根的名言引出论点,文中举例嵌入诗歌名句,还有分析引证泰戈尔的小诗,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加了文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考生引用名句诗词,能做到有机统一,而非做表面点缀、修饰之功。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先讲道理后举例论证,例后分析,结尾回扣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3.

光明与阴影:论体验的人生态度

    人生中,光明与阴影共存乃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随着人内在品质的成熟,生活经历的丰富,更需要我们对人生的两面性发展持有健康的态度。对待阴影,一般人的反应自然是排斥,厌恶并极力避免。在我看来,这是不必要的。

    悲观主义哲学家往往劝导人们把人生看作戏剧,既是戏剧,何须为剧中人物的悲欢而动情呢?初看之下,此论似乎不无道理,我们在观看戏剧时,剧中人物的悲欢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我们对剧中人物的悲欢是超脱的。然而此论的缺陷在于仍未从根本上视悲欢为一,而仅仅着眼于痛苦的实际影响。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往往把人生严格地分为内在生活与外在生活,并认为外在的打击与失利无损于内在的完满,然而,如上所述,此论的缺陷在于未从根本上超脱于人生的种种痛苦,因此是不可取的。

    在我看来,真正使人超脱于人生中种种阴影的,是一种体验式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体验与经历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财富,因此同为人生体验的欢乐与痛苦其实质为一。设想一个人拥有足够开放与敏感的心灵,对于他欢乐与痛苦都是人生的宝贵体验,因此他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超脱于人生的种种变故,达到欢乐与痛苦,光明与阴影合二为一的境界。

    以这种体验的人生态度反求我心观人生,就不难发现“人生是一本奇特的帐本,其上只有收入,没有支出。”对于我们来说,欢乐与痛苦都是收入,外在的打击所造成的痛苦,被我当作宝贵的体验而加以细致收藏。因此,当我们因打击而痛苦不堪时,不妨以包容的心态审视之,以体验的态度对欢乐与痛苦同等视之,或许不失为明智的超脱之道。

    反观以上对待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种种态度,或把人生视作戏剧,陷入悲观的深渊,活得痛苦不堪;或持二分法,认为外在打击无损内在精神生活,以上态度皆未做到从根本上超脱光明与阴影的表象。唯有抱着体验的态度视欢乐与痛苦同为人生的宝贵收入,方能达到澄明之境。揭去欢乐与痛苦不同的外壳而看出其实质为一,方能度一个旷达的人生。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赌桌上输掉的,又在其描写赌徒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盖为此矣!

   【阅卷人语】

    该文不同凡俗,是一篇见解独到的哲学小论文,和惯常的议论论证不同。作者拟题“光明与阴影:论体验的人生态度”,题目很大,气魄很大,在文中提出了“体验哲学”的命题,有深度有高度很大气,有很强的思辨性,这对于一个浸泡于文山题海中的高三学生非常难得。如果没有很好的阅读量和较广阔的知识面,没有独到的思想和智慧,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度和高度的。

    文章结构好,思路清。开头由普遍的现象引出一般人的看法,进而提出个人观点;文章主体部分先论述悲观主义哲学,进而论述自己的体验哲学,然后反观这两种哲学,总结和重申自己的观点。

    文章语句富有意蕴。虽是哲学小论文,但是用语灵活不刻板、枯燥。如“人生是一本奇特的帐本,其上只有收入,没有支出”的精妙比喻,还有末段的引用,既是实例,也是名言,把作者的体验哲学推向极致,语言也耐人咀嚼。

    4.

光明与阴影构成人生

    叶的飘零,是树的抛弃还是风的追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秋风轻拂,叶儿微扬是一种美。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一个季节总有一朵花凋零,一个舞台总有一个生命落幕。所以生命就是美好与遗憾的结合体,缺失本是美的一部分,我们不必为之叹惜,为之忧伤。

    余秋雨说过,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在许多爱美女士心中皱纹是脸上挥之不去的遗憾。殊不知,正是皱纹,这一时光流逝的印迹,体现一个人经岁月梳洗后的独特魅力与沧桑。

    过多的追求完美就是不完美。正如一杯醇酒总带些涩味,而那一丝涩味正是凸显出它香浓飘溢的地方。如果一味追求甜,干脆冲杯白糖水吧!可白糖水浅薄又怎能与酒的厚重感相比。

    因为追求完美,海子选择了卧轨,以期在来世见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不愿再遇尘世的阴影,三毛,这个撒哈拉的灵魂,自了香魂,离我们而去。他,她,他们不懂,人生光明与阴影共存,光与影演绎着人生的旋律,奏响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们在光的炽热中燃烧了自己。

    人生本有缺憾。人生固然应在光明中引吭高歌,但也应在黑暗中悄然绽放。史铁生的美在于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萨布利亚·坦贝肯的魅力在于虽然双目失明,但用心与希望点燃了自己的梦想之灯,同时又用自己创造的藏盲文点燃了许多人的梦想之灯。史玉柱虽因巨人集团成中国首“负”,但他敢于承担责任,以“脑白金”,这一红遍中国的保健品而走出阴影。他们将光明融入阴影,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人生其实简单得只有生死两字,但因命运的沉浮,人性的冷暖,就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说到底,都逃不过光明与阴影,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泰然处之。

    人生咸淡两由之,如果人生是一条长街,那就欣赏街上的美丽风景。如果人生是街上的一个短梦,那就把每一个短梦做得生机盎然。

    身处光明,需谨慎;身处阴影,当坚强。请铭记: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阅卷人语】

    该文作者能辩证地思考问题,见解独特,不同凡俗。行文时古今中外展开联想,纵横捭阖;谈及感悟,生死冷暖,起起伏伏,思路开阔。

    作者在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如史铁生、萨布利亚·坦贝肯等,用例典型,三个事例简洁明快;同时运用对比论证,如海子、三毛和坦贝肯;比喻论证,如“正如一杯醇酒总带些涩味,而那一丝涩味正是反衬出它香浓飘溢的地方”;还有引证。文中人物事例虽无新意,但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语言是比较出色值得借鉴和学习。

    文章语言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开头的描写富有抒情性,很形象,行文中的引用和比喻也颇精妙,全篇语言通畅,生动形象。

5.

美,旋舞在人生光影之间

    舞台中央,天鹅般的舞女高傲地昂起头来,纤柔的腰肢与颈子,却在旋舞之中显得如此有力。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人性的庄严与奔放,都忽忽作响,如同匆匆变幻的光与影。

    “呵,这是雪白的灯光让芭蕾显得如此圣洁!”朋友叹道。

    “不。”我微笑道:“那光下阴影的变幻,让光的跳跃更显轻盈”。

    凝视着台上那绝美的身姿,我想到了生命中其它如斯美丽的事物,钻石般明亮的星子闪烁在柔软而漆黑的天幕,望着它们,我总想到自己幼小时那些星子一样美丽梦想——在现实的岁月里逐渐消逝的梦;晨起梳头,满室蓝光映在镜中,我总想到自己曾经唱过的关于太阳的歌谣,却怎么也想不起确切的曲调——在成长的时光里逐渐遗忘的旋律。

    呵,是的,星是光,夜空便是影;梦是光,现实便是影。镜反射的是光,镜中的我是影;儿时的童谣是光,成长的岁月是影。光是影的源头,影是光的舞步,正如我的梦成就了我的岁月,而时光的锋刃又不断切削着梦一样。

    想起走在午后的大街,我看到行色匆匆的人们面带倦色,玻璃橱窗后的美丽晚装闪着耀眼的光芒,却只把橱窗外的世界映得更加苍白。远处隐隐传来的歌声,是商店街前的歌女唱着叹息流年易逝,爱情不再的歌,那微微挑高的尾音在空气里颤抖,寂寞而妖娆。

    人们都在生命的现实中感到倦怠,渴望梦想与回忆的光,似乎光便是人生之美,人生的魅力,阴影便是丑恶。

    然而阴影真的不是美的必须么?当我在深夜守候昙花的盛放,我知道正是它的易落使我更珍惜那绽放的光彩;当我在都市的生活中感到疲惫,我知道正是这疲惫使我更依恋家的温馨;当我在人生之途上为梦奔跑,我知道正是人生的短暂让我更珍惜活的分秒。

    光阴相依呵!正是人生中这样的光影,才让生命如此美丽绽放。

    舞女准备谢幕了,她静止在舞台中心,忽地,手腕一转,如同绽放一朵白莲。

    我笑了,因为看到,白莲的影在灯下被放大,两莲相托,绝美至极。

    美,旋舞在人生光影之间。

   【阅卷人语】

    该文切合题意,“美,旋舞在人生光影之间”的标题就彰显了文章题意,全文在标题的统领下揭示美与光影的关系,对作文所供材料理解深刻,对题意理解的深刻透彻,这样的文章在题意上已胜一筹。就此而言,考场作文在拟题上还是要讲求艺术并需要多下些功夫的。

    文章结构精巧。用情景开篇,精彩的描写一下子就掘住了阅卷老师的心。然后用朋友的叹息和我的微笑的对话,点明题旨,然后展开联想,最后回到演出的结束,舞女的定格,回扣题目,巧妙绝伦。行文中段落与段落的衔接与过渡也巧妙自然。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的语言极美,这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文章第四、五段作者在展开联想时,运用排比,不仅使联想自然,层层深入,而且很有气势,颇有文采;文章后半部分的排比也同样精妙。

    该文生活气息浓厚,真实的生活场景与作者联想的虚幻的画面交织在一起,真是美轮美奂。

6.

美丽,源自光与影的交织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

    在我看来,光明即是幸福,阴影即是苦难。真正伟大而美丽的人生,恰恰是幸福与苦难的交织。

    单纯的欢乐与幸福所构成的人生是肤浅的,这样的人生缺乏其所必需的坎坷而显得肤浅。试问,倘若梵高的人生富足而没有压迫;卢梭的人生平坦而没有险恶的对手;海子的世界美妙而没有苦难,那么,这样伟大的人生势必沦落为平凡,而这个世界思维的穹顶也会因没有这样一些因苦难而迸发出光辉的天才而黯然失色吧!

    正如妥思陀耶夫所说:“也许苦难会摧毁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富丽和欢乐,而对于真正的文学作品,苦难却会创造不朽。” 妥思陀耶夫生活的时代无疑充满了苦难,其实质是:“敌视天才、艺术和灵感的现实,压抑和催毁人性”,而正是这样的残酷现实启迪了妥思陀耶夫,《罪与罚》这部不朽的名著也正是诞生于作者深刻的苦难之中。因此高尔基才会这样赞颂他:“就艺术表现力来说,也许只有莎士比亚才能与妥思陀耶夫相提并论。”

    分析其作品中那些惨烈的悲剧性人物,我们不难发现生活的阴影几乎从各个方面覆盖了他们,而正是这些阴影才使得他们生命中那些许的光明——那些人性中的闪光点更为突出,创造出他们非同寻常的美丽。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为犯下的错误而后悔,也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完美后再来度过。在这本书中,无论是托马斯,特丽莎,没有一个人物是完美的,因而作者才能以思绪的解剖刀细微地分析出他们每一个动作后面所蕴含的心理活动,因而使他们的人格难以置信地趋向真实与实在。他们的每一个阴暗、愤怒、苦痛,就如同他们的幸福一样深刻。他们都是光暗交织塑造出的无比真实的人物。昆德拉称之为“作品中的人”并声称他们并非女人所生,而是产生于一个联想,一个隐喻。但因他们无比真实的人性,才在光暗交织下无与伦比的美丽。

    “垮掉的一代”,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活跃在众人面前。无论是其灵魂人物杰克·凯鲁亚克还是“嚎叫者”金斯堡,他们的人生都同时交织着光明与阴影。他们爱聊天,热爱生活同时也沦落,无奈。但《在路上》中迪安的生活方式却被视作“愤世嫉俗者的圣经”因此,“垮掉的一代”的生活依然是美丽的,因真实而美丽,因美丽而升华,

    人的一生如同大海,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时刻,但却因狂风暴雨而美丽。光明与阴影,将化作命运的希望的点滴,在时光中交织成永恒的美丽!

   【阅卷人语】

    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赡。文章主要运用事例论证,虽多而不杂不乱,这得益于作者善于调剂。虽多是文学类事例,但有虚有实,有详有略,详尽之处,密不透风;简略之处,疏可走马。这反映出考生阅读面的广博,同时又体现出其驾驭材料能力之强。

    我们常常说“没有准备好例如,不要发议论”,但不少考生只会堆砌事例,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本文作者能能详尽深入地挖掘材料的内涵,进一步阐发议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该文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开篇开门见山,引用材料,揭示光明的喻义,亮出观点。结尾简洁有力,点题扣题。

7.

微笑对待人生的光明和阴影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人生似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情,片片诗意。”

    是啊,人生有光明也有阴影,只要我们掌握微笑这门处世的艺术就能冲破阴影走向人生的光明。

    罗曼罗兰笔下的音乐战士,约翰·克利斯朵夫其人生之路如此艰辛但他自强不息微笑着对待人生的阴影,最终迎来人生的艳阳天,相反《呼啸山庄》的希拉克利夫自私自利,人生被阴影遮盖,最终落得个孤独而死的下场。

    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你心中充满光明,微笑着对他,任何外来不利的因素都扑不灭你对人生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即使你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同样可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日,用不屈的信念微笑对待人生的阴影走向人生的光明。

    人生的一切有光明也有阴影。当面对阴影时不应有纳兰性德“萧萧几叶风吹雨”的悲凄;不应效仿阮籍的“穷途之哭”。学习刘禹锡吧!虽居陋室,却觉“何陋之有”;学习张孝祥吧!满载星辉,一篙独去如此旷达地迎接人生的阴影,如此平淡地迎接人生的光明。

    微笑对待人生的光明和阴影更需要一种恬淡的心境,诗化的心意。看李月这位折翅小天鹅圆梦残奥,看小沈阳三年磨一剑走向春晚,更要看大师沈从文栖居凤凰古城记载历史的沧桑。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诗意是一种心态,一种平和淡雅的处世态度。反过来,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诗意地对待人生不正是微笑对待光明和阴影吗?即使你被挫折和失败一次次打败,只要你微笑地对待,你同样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冲向人生的光明。

    微笑地对待吧!透过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约翰·施特劳斯静驻河畔,用粼粼细浪演奏精彩人生;我们看到陶渊明躬耕南山,恬淡自然地生活;我们看到蒲松龄刺贪刺虐的有力笔调。

    微笑对待人生的光明和阴影,演绎精彩人生!

   【阅卷人语】

    本文作者以微笑的、乐观的、诗意的姿态看待人生的光明和阴影,这契合了 “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人生”的命题意图,说明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和把握是准确的。

    该文的用例颇有特点。古今中外,纵横捭阖,说明小作者的视野较为开阔;材料丰赡,这说明作者思维较为灵活;正面反面事例,足以说明小作者思辨能力之强。最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用了一些现实性的实例,李月的梦圆,小沈阳的磨剑,说明作者绝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一心只读教辅书”的考生。

    本文富有文采,这得益于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开篇引用季羡林的话语,文中引用雪莱的名言、海德格尔的警句和用例中嵌入诗句等,此外还有排比、对比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这些足以显示出,能有这种文才和语言表达,非一日之功。

8.

我的绿色海洋

    是炫丽,还是平实?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是张扬,还是内敛?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可是你都选了后者,于是你平实又内敛。

    你安然淡定地伏在东面的墙皮有掉落的墙体上,望着对面的姹紫嫣红,听着它们的嬉笑打闹。

    是谁说植物就一定要开出艳丽的花朵才美丽,有芬芳的香气才迷人。不对不对,我觉得你绿绿的叶子最美丽,清清的气味更迷人。

    你看你看!你蜿蜒盘曲的枝干从墙侧开始,吐出一根根枝条,不断地攀爬延伸,向左向右,向上向下铺满了整个墙,你看你多么有毅力多么有耐心地给墙勾勒轮廓!

    还有还有,你把身体里积攒一年的能量都无私地喷吐出来,还某个傍晚或者清晨悄悄地把它们幻化成叶子的形状一片片地点缀在枝条上。它们那么兴奋那么喜悦,它们排成一排,聚成一团,堆成一簇,它们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逐渐淹没了整面墙。你看你把孩子教育得多么好,花的孩子美丽,你的孩子同样俏皮可爱。

    看哪看哪,清晨的微风吹得它们痒痒的,它们咯咯地笑醒,打着呵欠,伸个懒腰,随着清风荡秋千,摆来摆去,把绿色的柔波带到了墙上,它们笑着和对面的阳光下的花朵打招呼,笑着邀请它们荡秋千。

    爬山虎啊,你就是我的绿色海洋。对面繁花似锦的风景很美丽,但你也同样的美丽。绿色是你的精髓,它也是灵动的。看吧,一眼望去,全是绿色。绿得那么可爱那么俏皮,那么灵动,那么活泼,又那么睿智那么智慧。

    你让人震撼,让人心动,让人为你倾倒。

    生命中不仅有亮丽的暖色,还要有淡定的冷色。暖色让我们热情友好,冷色让我们内敛谦虚理智。

    有人说,愿你的生命中阳光灿烂明媚;

    也有人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组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我想,我有阳光明媚的清晨和晚霞满天的傍晚。

    【阅卷人语】

    此文在众多的文章中别具一格,其最大的特点有:

    首先文章句式灵活,文中长句短句相间,错落变化,节奏感强;口语书面语相杂,既规整又俏皮,颇值得玩味。

    其次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写的是爬山虎,题目却拟为“我的绿色海洋”,文章字面看来是自然之物,隐喻的却是社会人生,文章颇得《囚绿记》的精妙。“我手写我心”固然值得赞赏,“我手写我学”更是值得提倡。

    其三是悬念的设置。文章开篇两个设问,接着托出个“你”来,你是何许人也?逗引得人看将下去,“爬山虎”爬得太慢,直到行文将尽,“爬山虎”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来,这包袱也抖得太长,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好在现在网上阅卷,两三道卡子,只要真金就让你发光。这种“碧螺春”式的作文如果是在传统阅卷方式情况下遭遇毛张飞式的阅卷老师就有可能被冤枉了。

    其四是描写精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它们排成一排,聚成一团,堆成一簇,它们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又如拟人,“清晨的微风吹得它们痒痒的,它们咯咯地笑醒,打着呵欠,伸个懒腰,随着清风荡秋千,摆来摆去,把绿色的柔波带到了墙上,它们笑着和对面的阳光下的花朵打招呼,笑着邀请它们荡秋千”,把爬山虎写绝了,把自己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抒尽了。

    其五是文章的结构,不待我细说,你只要读读每段段首就领教了。

9.

阴影,让光明更加珍贵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但没有苦难的阴影,乐观这束光便也没有如此珍贵,生命也便没有如此美丽。——题记

    阳光穿越云层,映在外公写满沧桑的脸上,散发着温暖的气息。阳光喜欢在他的额头上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使他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其实,外公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年轻时的苦难像一座山,驻立在他的眼前,遮蔽了阳光,将外公笼罩在阴影之中。

    在那个捉襟见肘的年代,春秋鼎盛的外公内心承受着丧妻遗子、背井离乡的苦,拖着沉痛的身体四处奔波。在东北那广袤荒凉的土地上,有过外公勤苦劳动的身影,他用汗水去浇灌生活的贫瘠;在山西那黑洞洞的矿井里,有过他奋力掘进的声音,他用辛苦去掩盖思乡的寂寞;在这片河山的每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脚步,他用半生沧桑去书写那个年代的苦。

    外公在苦难的阴影里坚毅地走了很远很远,这沉重把他的脊背压弯,却没有压弯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的情怀。似一束光,照进了充满阴影的心,照亮了那坦荡的胸怀。

    现在的外公开心地笑,那爽朗的笑声穿越人们之间层层的隔膜,直抵人内心深处的快乐。他的皱纹舒展开来,让人觉得那纵横的时间的痕迹只是老天犯下的错误,其实他还年轻得很。

    他安静地钓鱼,面对碧玉般沉寂的湖水,一竿云淡,一柄风清。往日的苦难随风而散,惟有此刻的恬静才美得如此真实。

    他弯腰扫地,仿佛要扫清所有哀愁,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那么多年来,我从未听过外公有过一次哀愁的叹息,但我知道,外公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一挤,便会散落万丝哀愁,只是别人无法看见,外公的哀愁只居住在自己的心里。于是我便更珍惜外公的微笑。

    正因有了苦难的身影,乐观这道光明才更加绚丽。人生的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没有夜的黑,便没有阳光的珍贵。生命,正是这样的道理。

    我不禁想到汪国真的一首诗:

    似云飘过一心愿,却驻心间。梦绕魂牵,淡对南山轻紫烟。

    也曾恨落花流水,不似琴弦。且作啼鹃,唤得心中彩云还。

   【阅卷人语】

    这篇作文从标题看就充满了辩证思维,瞧“阴影,让光明更加珍贵”就把能够表明作文意义的两个关键词语嵌入其中,并揭示出二者的关系。再看文章内容,外公的曾经的苦难彰显了如今的快乐,题文一致,与命题题意严丝合缝。

    本文文体上颇有优势,由于命题的特点,不宜写记叙类文章,本文写外公,写人物来阐明道理,构思颇具匠心。

    写记叙文不宜,记叙文出彩不易,但本文却很出彩,这得益于考生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文章用词出格出彩出色,如“阳光喜欢在他的额头上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使他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又如“在那个捉襟见肘的年代,春秋鼎盛的外公”。文章句式整齐,语言凝练。文章第三段排比句的运用,不仅概括了外公一生的辛苦,而且富有文采。还有比喻,新奇精妙,如“外公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一挤,便会散落万丝哀愁”。

    写记叙文不易点题扣题,小作者很聪明,小作者题下先用题记这个辅助性的工具。本文的结尾也颇有特色,考生借用汪国真的小诗,收束全篇,点明题旨,增加文采,一石三鸟。

10.

阴影之美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的确,人生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共同构成的。然而,我们毕生寻觅的只是光明之下的欢乐、幸福,却不知,阴影之下的苦难与泪水也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苦难于人生有多宝贵?那位充满智慧与良知的老者给出了我们答案。“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多高远。”这句话不也是索尔仁尼琴一生的真实写照?他风光过,出版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很畅销,被邀请去各国大学做演讲,声誉和财富都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可是,正是他那埋藏于阴影之下的苦难成就了他。坐牢的经历铸就了他的坚韧,流亡多年使他有了更强烈的代表俄罗斯的良知讲一句真话的愿望。

    若是没有那段阴影下黑暗的生活,索翁又如何能在万众瞩目和光明之下接受叶利钦颁发的“国家荣誉奖”。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阴影后,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

    我们常说,中国文人的命运多是不幸的。但若不是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又怎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句子?我仿佛依稀看到了那位站在大明湖畔的美丽女子。李清照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才华过人,后又结识了赵明诚,爱情美满。这是怎样一个上天的宠儿!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闺思是让人如何也对她怜爱不尽的。

    可生活到底没能给她足够多的恩宠。人到中年,北宋灭亡,丈夫病逝,她还依然渴望在乱世中为朝廷做点贡献。可在那个“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时代,一个孤弱的女子,纵有再多的抱负,也无用武之地。于是她只能孤苦地抱她的志向到终老,无奈地吟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前半生上天赐予她的光明让她拥有了过人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而后半生生活施加给她的阴影才真正使她拥有了超越古今的大气大度,大节大义。

    光明之美,美得鲜艳,夺目,众所周知;而阴影美得太过含蓄,常被人遗忘。阴影之美,美在她的低调,不张扬,美在她对人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染,美在她对人格长久而坚韧的塑造。人们常常因为苦难太过多深重而想要远离和摒弃她,但当我们真正感受到阴影之下的荣耀时,才会理解她的珍贵与可爱。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只有真正领悟阴影之中苦难的力量,才会在光明之下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

   【阅卷人语】

    这篇作文的拟题很玄,因为题目只涉及“阴影”,好在作者在文中并非只谈阴影之美,也涉及光明,只是有所侧重,文章有“救题”的内容,所以不算偏颇。

    文章的用例巧妙。比如第二、三段,首先是引例巧,在议论的无形中把名句引出来,算是理论论据,而名言又自自然然地把例子引出来,叙述完事例,作者着一“若是”,假设分析,对事例的分析精确到位。若止于此,文章内容就显得单薄了,考生紧接着又举了几例,事例典型,叙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事例选用上,一中一外,一古一今,颇具典型意义。运用索尔仁尼琴事例时,侧重因果论证,由其“万众瞩目的声誉和财富”这个果来溯“阴影下的苦难”这个因,突出了苦难的力量;运用李清照的事例时,侧重对比论证,先写其前半生的光明——过人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后写其后半生的苦难——离乱之愁、家国之恨,通过对比突出苦难成就其气度和节义的价值。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就此止步,而是在例证之后,透过现象挖掘其本质,专用一段来总结揭示阴影之美的内涵:美在她的低调,不张扬,美在她对人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染,美在她对人格长久而坚韧的塑造。这样就将阴影与苦难的价值进一步升华,使自己的论述更为深刻,体现出该考生深刻独到的思维品质,这是一般作者望尘莫及的。

    文章的结构精巧,开篇开门见山,引用罗素名言,引出观点,中间举例论证,倒数第二段,用排比句阐述二者关系,最后回扣材料,照应开头

 

 

 

 

 

 

 

 

 

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析

 

附:2009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1、见证
   十八年,荏苒而过。
   岁月如镜。
   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
                                                               ——题记
   高考前,在家中整理相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张我小时侯的照片。“妈,你快来看!”妈放下手中切菜的刀,揩了揩衣袖,拿过照片端详了半天,竟像个孩子般地笑开了:“飞,你看,那时你妈我……真年轻啊……”
   我再仔细一看,那时的我,似乎只有一两岁的光景,母亲也只是三十出头,抱着胖乎乎的我,满足地笑着——就像现在的笑容一样,只是——
   只是母亲竟老了很多啊,我噙住眼中的泪。
   十八年,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
   照片中那个胖乎乎的孩子被年轻的母亲送进了托儿所,牵进了小学——后来,母亲不再年轻了,牵也牵不住我了呀,就只能望着我一个人走进中学。
   在那些近乎幼稚却锋芒毕露的年代里,自己以为伟大到可以跨马扬鞭去拯救世界了,却在一次次坠落马下摔得遍体鳞伤之时,黯然地走回家门。唯一值得欣喜的是,母亲每次都在家中,翘首企盼着儿子的归来,母亲是我伤心时最灵验的止痛药,那糅合着牛奶香气,苹果味的关切,支撑着我一路走来,并勇敢地走下去。
    直至后来,在每一次母亲谈及幼时或狼狈、或幼稚、或令人捧腹的往事时,我却已然全忘记了:原来母亲对我成长的一切都铭记得清晰似昨日。她看着她儿子从照片上胖乎乎的孩童成长为如今她只能踮起脚尖来仰望的青年,一度咿呀学语的童子如今也能懂得体贴母亲了——十八年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每一幕我成长的往事,都沉浸在母亲的脑海中,每一次打捞,都泛着昨日美好记忆的粼粼波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251/774932678572.html

更多阅读

普通话考试说话技巧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普通话考试说话技巧——简介如何应对普通话考试,顺利取到证书呢?觉得普通话考试难,自己胆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用担心,小编吐血整理出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帮助乃们能够通过,争取能够得到证书的哦~(≧▽≦)/~!普通话考试说话技巧——工具/原

转载 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 玛雅论玛maya作品转载

原文地址: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作者:明月照弹琴博客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2005年是山东省自行命题的第一年,也是山东省语文学科网上阅卷的第一年。2005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30篇 普通话说话范文万能篇

《命题说话范文》-普通话考试范文一我的愿望/理想人是要有愿望(梦想)的。人没了愿望(梦想),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愿望(梦想),就等于生命缺少了阳光雨露。人在社会上扮演了多重角色,有着多重的愿望(梦想)。我是一位青年,我渴求进步;我

我的业余生活(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 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丰富多彩。因为我有着广泛的爱好:我爱交朋友、喜欢运动、酷爱音乐、读书更是我的最爱、还有就是女孩子都喜欢的购物我也不例外地爱着……每到周末,我就会邀三两好友去爬爬山。一边运动着,一边与

声明:《山东省普通话命题说话 山东省自行命题作文试题回顾》为网友斯啞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