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已经明确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就容易分辨出语文学科所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对本学科知识的系统归纳,另一个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在以往的语文研究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关于第一个任务的建设,而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第二个任务上。
那么语文这两个任务到底哪一个重要呢?其实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两个都重要,因为二者必需结合才能构成良好的学科教学形式,这一点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上得到证实,但如果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两个任务必然是有先有后的,即“对本学科知识的系统归纳”要比“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更为重要。
既然前者比后者重要,那我们能不能先进行第一个任务的研究,再进行第二个任务的研究呢?不能。因为语文学科在设立之初,这两个问题就存在了,也就是说语文学科是在不具备系统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一边实践,一边完善”的学科。放弃了其中的任何“一边”语文学科也就脱离了正常轨道。但是我们现在要把“完善”提到首要的任务上来,也就是说要把完善学科知识放到教学实践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不过简单地说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是保持民族独立的需要。
但普遍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重要的任务往往越是难以完成。摆在我们面前的确定“语言文字规律”的工作存在着很多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比较明显的有三个:
一、汉语的历史悠久,覆盖面大,涉及的领域多要想从浩瀚的典籍和文化现象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不容易,更何况“五四”以来的文白分离更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二、语文学科设立得比较仓促,其作为学科的属性并不明显,在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方向的情况下就开始单纯地模仿其他外来学科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大多数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了传授知识的的任务上。要转变这种状况需要时间。
三、无法在短期内显现成效。总结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建立语文学科知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都是个未知数,这就可能要求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无私奉献,而这无疑是和今天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格格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