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 【阳明心学】发现心灵的智慧11-12

 
【阳明心学】发现心灵的智慧11-12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第11节 作者: 明朗之阳光
   关于人定胜天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弄了个“人定胜天”的词语出来。在这个牛词的鼓舞下,人们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再把“天”,或者说是大自然放在眼里了,以为人作为万物之灵,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可以操纵大自然了,于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什么都敢做,任意砍伐森林,对煤矿、石油、地下水等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采,结果环境、森林资源、地表植被严重遭受破坏,气候异常,大自然正以它特有方式报复着人类!这一切,都是与东方“人天合一”的思想格格不入的。     其实,人定胜天并不是说人就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人永远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不引起大自然的绝地反击。我的理解是,人定胜天应该是人心安定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道),才能让身心顺着自然规律,更好地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不要迷信天赋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的功夫,也不过是尽我心的良知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聪明或愚钝,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只不过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一点罢了。即使心性愚鲁的人,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成一件事,而自己不怕吃苦,不怕耐劳,下定决心,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一样能做成那件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天资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由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后反而变成一事无成。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天分,但个人的素质要靠自己去提高,一个人的努力能将一个普通的人变为天才。     谈到曾国藩,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当年率军镇压太平天国,以显赫的军功,被清朝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谥为“文正”。     曾国藩一生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功夫和学问,躬行践履,在治军、治家、修身、养性上都颇有建树。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盗贼来到他家,发现曾国藩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躲在窗户边,想等他睡觉后再下手。     但曾国藩把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背下来。     而盗贼虽然只是隔着窗户听曾国藩读书,可是那么几遍下来,他就在心中把它记下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笨,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终于,盗贼实在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书会有什么出息!”然后将自己早已听熟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忿然离去。     盗贼的天分确实很高,听人家朗读了几遍文章便能背诵,而且勇气可嘉,看到别人如此“不成器”,敢于勃然大怒,不顾自己盗贼的身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当场教训别人,还要给人家演示一番背书的本事,可谓“智勇双全”。然而他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
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 【阳明心学】发现心灵的智慧11-12
    可见,如果光有天赋,而没有加上自己的勤奋,一个人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伤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聪慧异常,能作很好的诗。乡里人对此很惊奇,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对其出众的天赋赞不绝口,并赠予些礼物。     仲永的父亲满足于这种肤浅的赞美及那些蝇头小利,于是整天带着儿子到处去应酬。     生来天赋很高的仲永长到20多岁时,有人再前去探访昔日的“神童”,请他再作诗时,却发现他已“泯然众人矣”,已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第12节
作者: 明朗之阳光

    马上去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笃实一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有的人在一生中有很多理想,抱负很大,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只得在那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看似忙忙碌碌,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人就是因为“知而不能行”的缘故。那么什么才算是知而能行乃至知行合一的境界呢?     与理论认识相比起来,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十分重要。所谓“非行无以成”,任何一件事要想做成功,都要付诸于行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哪怕你有再远大的理想,再出色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欠缺的也许是行动的能力。如果有了充足的行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无论是任何学问或技艺,要想做成它,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有人向一位哲人请教,问他获得成功的的要点是什么。他这样回答:“行动。”问第二个、第三个要点是什么,他的回答仍然是:“行动,行动!”     可以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     一个画家突然从朋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三年后,画家又回来了,原来他去了西藏,蛰伏三年,领略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胸中藏有万千景物,画技大进。     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责怪他去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一声。     画家却淡淡一笑:“我想去就去了,如果让你们都知道,万一听了你们七嘴八舌的劝告,第二天可能就不想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中认定的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否则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有了种种顾虑后,自己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可能取消初衷。     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拥有再大的理想,如果不在行动中去实现它,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你想去游历天下,与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如拿出勇气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去追求它,锲而不舍,哪怕是凭借一根拐杖、一个饭钵,一路讨饭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从小就读到过这样一则古代故事。     说的是四川某个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准备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南海在浙江的普陀山,路途十分遥远。     富和尚问:“你依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道:“我准备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多年来,我一直想买一条船去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就凭借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够去呢?!”     在他看来,穷和尚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一路乞讨,步行去南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拜佛教圣地回来了,把自己此行的见闻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面色通红,惭愧不已。     从四川的边远地区到浙江的南海,路途不知有几千里远,资产雄厚、拥有那时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富和尚都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碗、一路化缘就完成了南海之旅,说明了要做成一件事,外在环境并不是关键条件,前提在于我们能否马上采取行动,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阻碍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与妥协。只要肯下功夫去做,那么难事也会变为容易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751/370000071331.html

更多阅读

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2011-05-19 00:34:12) 转载标签: 文化分类: 佛学时间:2011年4月30日上午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讲人: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龚隽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九讲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领导者的管理智慧

领导者的管理智慧作者/刘艳璐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好学、礼贤下士,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不能,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善用天下之智力以谋大业,从而“王天下”成

兵家的管理智慧:慎战谋攻的战略决策

  《孙子兵法》是兵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一方面体现了刚健进取的齐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蕴涵着崇尚静柔的吴、楚文化特色。同时,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后人根据孙子和历代兵学家的思想,结合中国古代实际战争案例,总结出“三十六计”,使《

前言 第9节:易经的管理智慧 前言(8)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我们可以每天试着占卜一卦,然后把这一卦从头看到尾,思索它的含义、玩赏它的用意。这样做,既充满兴趣,又能够增进自己的认识,日积月累,成绩必定可观。  也可以拿六十四颗玻璃弹珠,每个珠子

声明:《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 【阳明心学】发现心灵的智慧11-12》为网友少年亡了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