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许多高血压朋友在就医的时候,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血压为什么会升高?」
说实在话,在现今医学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哪一位医学大牛能够确切地告诉你血压升高的具体原因。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我们用「原发性高血压」来指代 90%~95% 高血压。剩下 5%~10% 左右的高血压,我们发现它们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相应地把它们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尽管我们尚不能有丁有卯地为每一位高血压的朋友找出高血压的原因,但在生理学方面,对于正常血压是如何维持稳定的,医学界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在此,我们不妨简单了解一下。
血液容量影响血压高低如果水管里没有水,压根儿就不可能产生水压。同样的,在循环系统,尤其是动脉系统里的血液容量,直接关系着血压的高低。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导致休克,血管处于瘪塌的状态,血压自然也跟着就降低。
如果一个人摄入过多的食盐,或者肾脏出了点状况,不能及时把多余的盐分和水分从体内排出,血管里充盈着过多的血容量,血压也会相应地升高了。
心脏力量影响收缩压收缩压,就是量血压时,得到的比较大的那个数,比较小的那个数,是舒张压。
我们都知道,心脏在不断的跳动中把血液射向动脉,进而「灌溉」全身的大小血管。医学上把心脏每跳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射向动脉的血量总和,称为「心输出量」。
心脏舒张时返回心脏的血液量越多,心脏收缩的劲越足,心脏跳动的次数越多,心输出量也就越大。
不难想象,每次心脏收缩时,射出的血量越多,对动脉血管壁的压力也就越大,收缩压也就随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存储在动脉血管里的血液并没有明显增多,因而每搏输出量对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心跳快慢影响舒张压
心跳的快慢叫「心率」。心跳次数的增加,使得心脏舒张「放松」的时间减少,这样,每次心脏处于舒张期时,仍有过多的血液残存在血管中,从而导致血管的舒张压升高。
我们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对于经常锻炼的人或者运动员而言,提高心输出量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对于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而言,提高心输出量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心率。可以想象,如果给这两组人群测量运动时的血压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运动员的收缩压变化大于普通人,普通人舒张压变化大于运动员。
大动脉弹性影响收缩压大动脉具有一定的弹力,心脏收缩的瞬间,大量血液涌入大动脉,动脉血管就会被「撑」大,动脉血管的弹性越差,血管容积能被「撑」大的程度越有限,这样,同样体积的血液只能被迫「挤」在更小的空间里了,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收缩压就随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由于弹性差的主动脉没有足够的回缩力来维持舒张压,舒张压也就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开始硬化,从而导致动脉收缩压的升高和脉压差的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人的高血压多是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目前国内外大多把脉压差>63 mmHg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界限。
外周血管影响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充盈在大动脉里的血液通过大动脉的弹性回缩力继续向中小动脉流动,继而「灌溉」全身的毛细血管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外周血管,尤其是中小动脉的阻力增加,就会导致大动脉流向中小动脉的血流量减少或者速度变慢,这样,在心脏舒张期里残留在大动脉里的血液量增加,使舒张压升高。
外周血管的阻力大小主要和血管的管径大小相关,当人情绪紧张时,小动脉壁的平滑肌收缩增强,管径减小,引起阻力增高,舒张压就会增加。
血压波动很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血压的波动远不止我们上面分析的那么简单。
血容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大动脉弹性和外周血管等诸多因素不是单一起作用,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为它们统一部署的就是我们身体里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健康人的血压在日常生活中是保持基本恒定的,但并非是一成不变。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等因素都会使血压升高。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体检时,如果医生测量您的血压偏高,会让您外出放松 10~15 分钟后再重复测量一下?其缘由就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的影响。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一组青少年玩刺激性的电动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他们的血压都比安静状态下升高,游戏结束后,体型正常的青少年肾脏排钠的速度加快,血压很快回复到平时的状态,而体型肥胖的青少年肾脏排钠的速度较慢,血压恢复得也偏慢。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我们判断一个人血压正常,并不是说他的血压一直处于正常水平,而是说血压的升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没有对脏器产生损害。任何人的血压在一定刺激下都会升高,但得益于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血压总是趋向于正常,在刺激因素解除后,血压会很快恢复到平时状态。
但是,对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血压在很长一段时间高于正常值范围,这说明,身体对于血压的控制能力有了变化。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还只能很笼统地把这一部分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有些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比如肥胖、烟酒、遗传等。
本文摘自《高血压,看这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