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学生;艺术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24-01
一、对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培养
乐感是人们对音乐的心灵感受。不同的人由于条件和原因不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有高低、快慢差别的。有的人乐感非常好,对音乐的方方面面都很敏感,而有的人根本无乐感可言。所以就应该多听、多想,同时增加给别人演奏的机会。
多听是指多听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多听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经常听经典音乐。我们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听,多感受。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提高我们的音乐素质修养。
多想是要求对于音乐的创作背景、内容、风格、结构、曲式、和声、音色及层次等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经常和乐感好的人交流。在鉴赏中感受、在感受中鉴赏,从中感受各种音响层次,各种乐器的音色,各种作品的内涵和形象。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中、演奏中感悟和积累。
增加给别人演奏的机会,因为有些学生一上台特别兴奋,发挥的特别好,有时还能超常发挥;而有的学生平时在下面的时候弹的挺好,细节处理的也十分到位,但一到台上就特别紧张,错音一片,甚至会停下来,大脑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忘了。为了克服这种演奏中的紧张心理反应,教师应该设法创设登台演奏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这种模拟的情境下获得锻炼,逐渐消除登台演奏的紧张心理现象,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应该多组织小组课、公开课和演出实践等形式,使学生经常能够处于模拟舞台演奏的感觉,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演奏的经验与体会。
二、对学生艺术理解力的培养
所谓音乐的特性,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音乐的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音乐的细部特质和总体风貌。音乐特性是音乐的实质,它决定着我们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和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是领会把握音乐和表现音乐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钢琴学习要从分析、理解作品入手,抓住音乐特性,全面掌握作品的风格、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和创作意图。如果作品的风格、音乐的特性没有把握好,把活泼的作品弹成了抒情的,或者是把舞曲弹成了进行曲,那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更不要说去表现音乐了。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是对钢琴艺术的欣赏、感受、认知、表现能力上的综合体现。
周光仁先生曾说过:“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严重。”任何一个演奏者如果不能对其弹奏的作品风格作出正确的把握,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因此,风格的把握在诠释钢琴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钢琴作品的风格决定了演奏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学生熟悉了钢琴作品的风格,才能准确的演奏,并在演奏中正确的体现出作品的意境。世界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布佐尼也曾说:“踏板是倾泻在景色上的月光气,踏板是钢琴乐器的一个独特而美妙的特点,是大师手下一个最有力的感染人的手法。踏板在钢琴演奏中有一个最主要的、远非所有人都能一下子就掌握的性能,那就是它可以随着踩下去的深浅程度而发生不同的作用”。这些话体现了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而很多人运用踏板是为了掩饰自己弹奏的缺陷,有些人则盲目追求弹奏音响,以至踏板从头踩到尾,造成音乐模糊一团。因此钢琴演奏中应正确合理地运用踏板。
三、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具备了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为表现音乐提高音乐表现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弹奏者才能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还有独特个性的表现。
如果演奏者缺乏强烈的音乐表现力,即使他对作品研究得很深入、细致,技术技巧方面也很娴熟,但他演奏的音乐一定会是非常苍白、乏味的。因此,从学生学习钢琴之初,钢琴教师就应该特别重视对其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诱导,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引领他们去表现音乐,可以采取解说、比喻、示范、鼓动等各种手段,循循善诱,从思想、情绪、趣味、艺术等各方面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使其对学习弹奏的每一首乐曲都有动于衷,在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有所感受的基础上,在表现意欲的推动下,进行完美的音乐表现。
总之,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美感和审美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艺术素质较之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更高层次、更综合的素质。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生活过程,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等更远离物质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艺术素质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的素质更高、更综合的文明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