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时期
百家争鸣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当时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已经没有了实质上的威信,各地的诸侯们纷纷崛起。他们不约而同地招揽人才,改革变法,希望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继而迫使周边小国臣服他们,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梦想。
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所以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国处于分裂时期,但是这恰好为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坏境。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斗争非常激烈,于是各种代表不同阶级的学说也就应运而生了。
比如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他们希望恢复周王朝的礼制,维持社会现有的等级制度不变。
老子的道家学派就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学派。
相比之下,韩非子李斯代表的法家就是激进的改革派,他们主张严刑峻法,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同时以军功来受爵位,改革赋税制度,这就是说一个平民甚至是一个奴隶,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便可以得到相应的爵位,成为贵族,这显然威胁到了现有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也郁郁不得志,没有人会使用他那一套理论,但是韩非子的弟子商鞅和李斯就在秦国收到重用,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百家争鸣的内容
百家争鸣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文化领域内的大解放、大变革、大发展的深刻的思想变革。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的阶段,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应运而生,文化思想处于空前的繁荣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百家争鸣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众多,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论,相互借鉴,都在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见解,涌现出很多对后世有深刻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后世将这一文化现象统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开端发源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之间的争论,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以仁治国,反对滥用刑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要爱护,反对战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强调顺应自然,不要有人力的干涉,同时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来看待世间万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只要服从事物的自然规律就好了,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他的观点对后世中国人的人生思想、道德准则都有深刻的影响,无论绘画、书法、建筑等领域无不体现了这一理念。
以韩非子、李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是激进的改革派,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控制人们的行为,中国历代的改革家都是从法家的观点中吸取智慧来武装自己的,他们认识到,改革使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社会中的矛盾便不会自动解决,中国封建社会历来就是用内法外儒的手法来治理国家的。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争霸战争层出不穷,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争当天下霸主,百姓苦不堪言。
百家争鸣画像
不过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早就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由于各国诸侯们都需要人才来辅佐他们实现称霸的梦想,所以对人才尤其是有真才实学的士子都给与很好的礼遇,像齐国的齐桓公就在宰相管仲的建议下设立稷下学宫,专门供各国才子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百家齐鸣的开放局面;燕国的燕昭王专门筑黄金台招揽各国人才,因此才吸引了著名将军乐毅前来投奔。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员往来很畅通,基本没有什么障碍,那些有才华的各流派的人物终日不辞辛劳,周游列国,寻找欣赏他们能够让他们实现理想抱负的君主,孔子就曾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儒家思想。而且,由于是诸侯纷争的分裂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所以对思想学术的禁锢很小,各种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自由发表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好往往要著书立说,宣传自己。苏秦张仪这些人靠着一副能说会道的嘴巴就能搅得天下局势的转变,这大大鼓励了民间学术的发展以及一大批思想流派的涌现。只要能被诸侯赏识采纳,往往就是朝为布衣暮为宰相,荣华富贵就是只争朝夕的事情,这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先进的地主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就是对这一局面的客观描述。
百家争鸣的意思
百家争鸣是对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学术流派相互争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各种思想主张并存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总称。后世常常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鼓励要允许有不同观点,不能禁锢人们的思想的意思。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相互争论的局面。当然“百家”只是虚指,不是正好有一百个人,而是泛指有很多流派。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时期,虽然政治上四分五裂,但是文化上却百花齐放,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怀揣着不同见解不同主张的人奔波在各国之间,去宣传推广自己的观点,合着双赢,君王以礼相待,给予高官厚禄,士子竭尽所能报答知遇之恩。不同意也没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再换另一家了,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肯定会得到赏识的。
后人之所以很羡慕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君求贤如渴,臣必当誓死效力,君臣之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这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最理想的时代,虽然有战争有杀戮,但这都能阻碍士子们周游历国,推荐自己和自己的学问。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从来没有过的开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言,家家可以著书,人能尽其才。百家争鸣是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对中国,甚至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迥异于西方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东方体系。
百家争鸣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是对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学术主张的总称,其中每一个派别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后人熟知的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对中国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贤。
百家争鸣代表人物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学派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代表人物有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孔子,还有他的弟子孟子,后代合称“孔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他们思想主张最精炼的概括。还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荀子等。
道家是中国最具有哲学思想的门派,他的创始人老子非常神秘,只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就不知所踪,老子还是孔子的老师。庄子也是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学者。他们被后世合称为“老庄”。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善于搭建云梯;名家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他们非常善于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是名家的著名论断,有点诡辩的意味;法家的主要有韩非子和秦国丞相李斯,主张严刑峻法,非常苛刻;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邹衍,他可是中国风水文化的祖师爷,现在还有很多人非常相信风水;纵横家主要有苏秦张仪,靠着一张巧嘴,纵横捭阖,巧舌如簧,搅乱天下大势;杂家有吕门客吕不韦,他组织下手门客写《吕氏春秋》,网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言论,所以称为杂家;还有农家,它的代表人物是许行,为后世重农抑商奠定了基础,最后就是小说家,代表人是楼晶阁,以文采见长。
百家争鸣的作用
百家争鸣的作用首先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百家争鸣确立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主题思想,影响了中国每一个人尤其是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百家争鸣对中国人作用很大
一个民族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民族便是有其共同认同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之所以不会灭亡便是因为他的文化没有消亡,这个民族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其深深的文化烙印。这点在中国人身上有着很深的很明显的表现。
中国人一向主张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观念和与人为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有别人西方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人非常注重团体,重视家人,这与西方人个人主义有着截然相反的理念,这就是儒家交给我们的东西。
还有中国人在处世哲学上一向讲究顺其自然,达观知命,积极乐观,看淡得失,便是老庄的智慧了,人生在世,不必过分苛求,便会少了很多烦恼,什么都自然最好了,其实何止是为人处世,就连中国人的绘画、书法、盆景、雕刻、家具布置都很多时候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
还有中国人现在都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时候,都要先吃饱饭,才能安定民心,农业才是立国之本,这便是农家教给我们的法宝。中国人一向不善言辞,不善辩论,名家就教给我们如何与人辩论,如何取胜,总之百家争鸣的作用非常大,也非常有用,学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大的促进作用。
百家争鸣的意义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无疑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意义。首先就是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总结,通过各个流派流传下来的学术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的面貌,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除了外来的佛学思想,几乎都能从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启蒙。
百家争鸣具有深远意义
我们从儒家那里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从道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明辨是非,从法家那里学会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墨家那里学习工程构造,从兵家那里学会了什么是三十六计,从阴阳家那里学会了中国的风水文化,从名家那里学会了如何辩论,从纵横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游说别人,从农家那里学会了农业是立国之本, 从小说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才思泉涌,甚至我们从杂家那里学会了如何集众家所长,总之我们总能从诸子百家那里学习到我们所需要的智慧和生存技能,这都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百家争鸣不仅为后世中国确立了文化基础,成为中国人智慧的来源,更是对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是古老的东方智慧的结晶,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局势复杂,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智慧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而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各种思想精华,比如以和为贵,比如尊重历史顺应自然,都成为我们应对复杂局势的法宝,这便是百家争鸣在两千多年后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