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红楼丁香 在 2011-4-3 下午12:47 发表于 细品红楼 红楼艺苑 红楼梦易碎,风月债难偿。千红一哭,催落多少伤心泪;万艳同悲,惹碎几多赤子心。每读一次必有所悟,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耀古卓今的《红楼梦》!读一卷《红楼梦》,便好似经历一世繁华荣辱;读一次《红楼梦》,便好似亲历一世爱恨情仇。阅得尽的文字,读不尽的深意,真不愧是曹雪芹老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心血!
曾经遍览《红楼梦》四次,每次读完都有全新的理解与感悟。
首次读《红楼梦》是受姐姐的影响,年纪尚小的我只是抱着一份好奇心,像看故事一样去读的。那时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便将注意力放在理清人物关系上。如此读完后,脑子里满是书中各色人物的影子,每个人都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对作家来说,塑造一个或几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并非难事,但在同一部小说中,同时塑造两百多个性情各异的人物,且刻画得惟妙惟肖、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却绝非易事。这足见曹老先生,阅人之多,历世之广。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堪称经典,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几百年来,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钗扑蝶等,成为多少文人画客创作的灵感。纵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为林妹妹和宝姐姐谁是更好的结婚对象而争论。可见红楼梦中人已不单是小说中的人物,他们已活在世人的心中。
曹老先生最善于抓住细节来突出人物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是人物性格的体现。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凤姐和鸳鸯捉弄她: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子上。贾母这边说声'传',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到:'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是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弄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无一个不弯腰曲背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一直让着刘姥姥进餐。"
瞧瞧,就是在众人哄堂大笑之时,曹老先生也不忘体现各人的性格,一人一种笑态:湘云不是豪爽吗,就叫她笑得毫无节制。黛玉不是病弱吗,便让她笑得娇弱拘谨。宝玉即使笑也不忘撒娇。王夫人则笑着指责凤姐,不失当家太太的身份。薛姨妈"撑不住",却又不同于史湘云,一口茶只是喷在晚辈的探春身上,失态而未失礼。介于身份,奴仆们就只能忍着躲出去蹲着笑。不愧为大师,寥寥数笔却使众人情态各显,妙处横生,令人不得不叹服。
宝玉作为红楼中第一重要的人物,这里不得不特别谈谈。在世俗眼光中"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于国于家无望"的贾宝玉何德何能竟成为《红楼梦》的主角?依我浅见,原因无他,只因他对女性的尊重令曹老先生对他青眼有加。
堂堂七尺男儿,不屑功名利禄,只喜在内帏厮混,世人只当他是情痴色鬼,殊不知他只是真心怜惜女性尊重女性。常常为他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话而感动。在有着几千年男尊女卑传统的中国,公然发表男儿不能与女儿相比的言论的,宝玉无疑是第一人。别人说宝玉"没气性,连毛丫头的气都受。"我说这是他把众女儿当做平等的人并尊重她们的表现。他尊重女性,故而爱红,原意受她们的气,为姐姐妹妹们似痴如狂。
无怪乎集天地灵气与一身的林妹妹钟情于他矢志不渝,他二人实为同道中人,有着同样的痴念。黛玉素来多心小性,人都道是因她年幼失怙自小孤弱又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所致,殊不知她的多心与小性实为她与这污浊俗世的抗争。她不争虚名实利,只求女性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她深知世人不可能改变男尊女卑的封建伦常,但她依旧不管不顾追求平等的恋爱。
再读《红楼梦》已是高一的事了,那时有了对人物的认识做基础,对小说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红楼梦》明写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实写封建家族的兴衰没落,反映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暗射这样的时代终会衰亡。
在为宝黛爱情悲剧惋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时代的必然。小说第五回中有判词云:
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足以说明宝黛的爱情悲剧、迎春悲惨的婚姻、宝钗少年守节、湘云年少守寡,无不是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一手导演的悲剧。万艳同悲是时代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走向湮灭的兆示。
贾府中的人情世故,实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元春省亲,代表的不仅是贾家的繁华,更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贾雨村的大起大落官场沉浮,不正召示了官场的腐败吗?尤二姐吞金自逝,以惨烈的死痛陈女性受到的迫害,令人痛心的是尤二姐的悲剧不仅来自异性的压迫,更有同性间的残害。贾家繁荣的表象掩盖不了穷途末路的悲怆,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的只是一个家族吗?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何尝不是强弩之末?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曾困扰我的一个小问题:曹老先生为何要从女娲补天的故事写起呢?"难道仅因"于国于家无望"的宝玉就像"无材可去补苍天"的那块顽石吗?
女娲造人补天虽不是开天辟地,但其令天地焕然一新重现生机的造化之功远胜盘古。曹老先生用此典作引子,是否在暗示这是一个破旧立新,在死气沉沉的社会中找寻一线生机的故事呢?我不敢妄揣他老人家的用意,但《红楼梦》一书的思想、内容,无不是推陈出新不同俗流。书中所反映的黑暗社会不正如上古之时残破的天吗?而宝黛二人追求真爱所做的努力不正为腐朽的俗世平添一线生机了吗?
三读《红楼梦》时正赶上高三复习古诗词鉴赏,目光自然就转移到小说诗词上。整理出红楼诗稿后,不禁感叹曹老先生才情之高,常言道"诗言志",诗词多为作者抒情达意之言,故而是作者性格的反映。譬如李太白之潇洒、杜子美之沉郁、苏东坡之豪放、李易安之婉约。红楼梦中会吟诗填词者甚多,仅大观园中便有潇湘妃子、蘅芜君、枕霞、焦客、宝琴之流。人人性情各异,个个才情不一,曹老先生以一人之才思,写众人之诗实非易事!
《红楼梦》不愧为文学宝库,其中诗、词、歌、赋、楹联、匾额无所不包。纵是酒令灯谜也暗合各人身份、性格、才情。
同是咏海棠,黛玉道:"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道尽花之风流,人之高洁。湘云却是"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般的随遇而安;同是颂菊花,在黛玉就是"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自艾自怜。宝钗却是"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的豁达;同是诉柳絮,黛玉悲吟"嫁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宝钗却高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说到《红楼梦》里的诗,有两首不得不提。一首是林妹妹的代表作:《葬花词》。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复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改,花落人亡两不知!
吟的是落花,诉说的却是黛玉悲惨的命运。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世之感和她对未来的绝望尽皆吟诵了出来。黛玉清醒地意识到,如花的青春终会像落花一般凋零,自己孤苦无依寄人篱下,将来不知道能不能得善终。由此引出了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悲叹。而像她这样孤高傲世,超凡脱俗的奇女子,自当"质本洁来复洁去",怎忍心任其"污淖陷渠沟"!因此当爱情的梦想幻灭时,她毅然选择了离开这污浊俗世。可惜,纵是灵秀如斯、貌美如斯、才高如斯的林妹妹,也终不免"一抔净土掩风流"!
另一首则是薛宝钗的螃蟹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单就文字来说,这首诗颇具讽刺意味。颔联借螃蟹揭露贾雨村等一干钻营世故的官场小人,仗势横行恃强凌弱之丑陋行径。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那些弄权者横行得一时横行不了一世,最终不会有好下场。就像不可一世的螃蟹,再怎么横行霸道最后还不是成为人们腹中美餐,只换来世人"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的讥讽!
但若联系薛宝钗的思想性格来看,以上说法似又说不通。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一直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夫,她不仅不讨厌经济仕途之道,还屡屡劝宝玉关心经济学问,多跟贾雨村等官场中人结交,将来寻一个好出身,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由此可见,她诗中所指很可能另有其人。至于到底讽刺的是谁,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就不多言了。
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好词佳句,如: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等,莫不脍炙人口。
最近闲来无事,见校园里花开花落,不禁想起黛玉葬花的画面,于是再次翻阅《红楼梦》。此时心境与以前大不相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以前看时,自己好像进入书中,心为书中人而系,情为书中事而牵。想着湘云醉卧的娇憨之态,不禁哑然失笑;看到凤姐借刀杀死尤二姐便勃然而怒;见黛玉含悲仙逝不由得黯然神伤。而今,也许是经历的事多了,不再轻易为书中人事所动,只做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坦然地看着官场中的趋炎附势、家族间的争权夺利、家庭中的勾心斗角。是心变得麻木了么 ?不是,是人变得成熟了。
现在想来,曹老先生将此书命名为"红楼梦"原来是大有深意的。纵红楼一梦再奢华,那也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梦,何况梦终究会醒,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做别人的观众。不管浮生是否如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应该认真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繁华,不是吗?虽说红尘如梦,但并不是所有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只要用心活过、努力奋斗过、真心爱过,总会在苍茫人世留下些痕迹的。一如绮丽奢华的"红楼梦",即使幻灭了也牵动无数后人的心,引得世人百年哀叹!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