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墨云歌绿帽子事件 绿帽子那点事儿

天刀墨云歌绿帽子事件 绿帽子那点事儿

绿帽子那点事儿


    女子的贞操,按编过女四书的班大姑的说法,是关系到社稷兴衰的。但在实际的事例中,好像只有些特别美艳的女子,迷惑了君主导致亡国的事儿,似乎没听说过那个朝代的灭亡,是因为女子的红杏出墙。所以,班昭的说法虽然男子很喜欢,总是借此来设法限制女子的行动,最终想出了缠足的恶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女子贞操的话题,其实无非是男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绿帽子,就是其中之一。

    戴绿帽子,古今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妻子跟人偷情,偷着了,丈夫就被戴上一顶绿帽子,没偷上,帽子就暂时寄存。古代,由于帽子没有头巾普遍,又被称为戴绿头巾。这种说法来源于古人对乌龟的误会。人们一直认为,雄性乌龟是没有生育能力的,生育得蛇来代劳。龟蛇在一起的形象,非常古老,大概得推到远古时代,这种形象,后人称之为玄武大帝。在中国的神界,地位相当高。但不知怎么传来传去,这形象就传成了蛇在跟雌龟偷情,很黄,很暴力。乌龟浑身都是绿的,所以,绿色,就这样暧昧起来了。不过,古代戴绿头巾这回事,比现在泛义一点,不仅仅丈夫可以戴,偷了情的女子的兄弟,也不大光彩,也可以被视为戴绿头巾。这种说法什么时候兴起的?不好说,但至少在元代已经很流行了。

    戴绿头巾,见于制度规定,是朱元璋干的伟业。他规定妓院(官妓教坊)里服役的男子,必须戴绿头巾,才能出门。因为妓院里的男女,是以兄弟姐妹相称的,妓女出来卖,那么里面服役的男子,既然被认为是妓女的兄弟,自然就得绿。如果这些男人跟妓女有一腿,是被不允许的,里面的人视之为乱伦。再后来,人们干脆叫他们的“龟奴”。晚清妓女出台,都是龟奴背着,或者由龟奴扛在肩上。男人吃这碗饭,还真的不容易。

    自古以来,凡是红杏出墙的女子,多半有几分颜色,如果再媚一点,那么概率就更高。大户人家的女子,出墙的概率低一点,倒不是因为她们受的教育好,关键是门禁太严,管的人太多,机会倒不多。小家碧玉和小户人家的媳妇,跟男人见面机会要多很多,所以,出墙的概率自然高一些。江南地区,女人能干,出来做事的机会多,自家的男人相对也没有那么神气,所以,风气在道学家看来,也就淫一点,这样的事也就更多。

    不过,在那个时代,女子出墙,由于女子主动的,倒也不是没有,但主要还是出于男子的勾引。几乎没有男子希望自家妇人不安于室的,但却个个希望能有机会勾到人家的漂亮媳妇。即使好朋友之间,看到对方媳妇漂亮,有机会奉送一顶绿帽子,好些人也是会做的。只是,事情败露之后,那些有点头脸的人物,吃了亏之后,往往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杀了奸夫,二是逼自己的媳妇自杀,借以保全自己的面子。只是,在现实中,基于现实的考虑,人们的两种选择,往往做做样子就了账了,未必能真的操练到底。有篇清人笔记告诉我们,清代的一个衙役,漂亮的妻子跟自己的同僚偷情,被他发现,迫于外界的压力,他逼妻子自杀。妻子说,那让我打扮一下再死好吗?他答应了,妻子进里屋打扮了良久,出来后,极其艳丽,对他秋波那么一转说:你真的要我死呀?衙役看了半晌,说道:算了,一顶绿帽子,也须压不死人。类似的故事,还有说是妻子进里屋半晌不出来,丈夫进去一看,原来人家已经裸了,于是,丈夫尽弃前嫌,两人和好如初。

    衙役是法律上的贱民,但在民间,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实一点不贱,如果是正经制役,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他们尚且如此,那么一般的平头百姓,就更不一定在意妻子的出墙,当然更不可能让出墙妻子去死。娶个媳妇,尤其是漂亮媳妇不容易,经济上的考虑,能压死人的,一旦没了再娶得把人累死。所以,无论妻子怎样出墙,丈夫知道了,顶多就是打一顿,该回收,还是得回收。有的地方,丈夫连打都不敢打,真的打了,妻子就真的可能跟人跑了。好在,在那个时代,女人还是相当厚道,无论出墙多少次,离婚基本上不在她们的思维范围之内。可以跟人偷情,但过日子,还是得跟丈夫。淫风更炽的地方,还有跟着丈夫一起外出卖淫或者放鸽子的(既借结婚以诈财的)。我们这块土地,在很多的时候,盛行的是偷情可以,真情有罪的规矩。性,不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事,但性事却可以放不止一马。

    当初,圣人传道,坐的是牛车,路又不大好,所以好些地方没有去。后来的班大姑,一个妇人家,也不好意思到处走。所以,留下这么些妇道的死角,到处都说不清楚。没辙,绿帽子的市场,还就是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151/523061472695.html

更多阅读

天刀宋缺 重生天刀宋缺的小说

十年前的秋天看完《大唐双龙传》,虽觉荡气回肠,但再没有看第二遍的勇气——黄易此部,实在是太长篇了!但是翻过来想,看过《大唐》后,无论是《寻秦记》还是《覆雨翻云》,都无法与它相比。今年在心烦意乱之下重翻《大唐》,是因为思念十年前感慨

墨云堂藏印谱 篆刻闲章印谱图片

墨云堂藏印谱墨云堂主人痴迷书法篆刻20年,至今无所成就,印谱倒是搜罗了不少,比大学图书馆也毫不逊色吧!1、乐只室印谱(精)高络园编 上海书店 1988-102000册;2、伏庐藏印(精)陈汉弟编 上海书店 1987-6 8000册;3、澂秋馆印存(精装)陈宝琛编 上

转载 墨云飞瀑 古诗词之瀑布描写 云飞

原文地址:【墨云飞瀑】古诗词之瀑布描写作者:浩友玉汝古诗词之瀑布描写(全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云歌 云中歌

云歌,把你心里的郁结都发泄出来吧,在自己的哥哥面前,你可以不用再假装坚强,对刘弗陵的思念,对孩子的心痛,对霍成君的孟的恨,身体所受的折磨和心里的创伤,在这一刻,可以毫无保留地让它暴露,因为,面前的人,是你的家人,不会伤害你,可以给你肩膀让你

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 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

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 顾况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注释⑴闻夜漏:这里指夜深。⑵秋河:指银河。译文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

声明:《天刀墨云歌绿帽子事件 绿帽子那点事儿》为网友风雨踏梦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