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至30日我市部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名师培养对象、大组成员和青年教师学习观摩了杭州市第十三届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并写了观后感。学会学习、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实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积极撰写一点学习体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参加了杭州市第十三届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听了7堂以“文化发展六十年”为主题的课,感想颇深。七位参赛老师大到选材、框架的设计,小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情感投入,都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现就听了七堂课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收获<?xml:namespace prefix="o"?>
1.选材妙。七位老师以“文化发展六十年”为主题,分别以人物、教育、服装、剪纸、电影和体育为切口,以小见大,引导学生探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取得成就的原因以及今后该怎样更好发展。
2.形式新。陆老师设计的歌曲欣赏,姜老师设计的学生时装表演,范老师设计的学生剪纸,李老师、章老师的电影欣赏,廖老师的学生颁奖、新闻会客厅等形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与社团活动的收获 在参与中收获,在收获中反思](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929/5816060404582083123918.jpg)
3.导课趣。成功的导课,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的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孙老师以这次举办活动的桐庐三合中学四幅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导课,一下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姜老师设计的学生时装表演来导课,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激发;范老师在音乐衬托下使用的排比句,使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李老师的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章老师的电影《建国大业》欣赏,廖老师的“你说我猜”游戏,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整合巧。参赛老师做到了思品学科和历史学科,知识传授、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漫画、图片、文字资料等的能力。
二、反思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思品课陷入“说说重要,考考次要,做做不要”的尴尬局面,极大影响到老师的积极性。通过这次活动,一些问题应值得每位老师的思索。
1.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叶澜教授说过,“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没有适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成为优秀是我们的追求,认真负责是我们的底线。这次参赛的七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当然不太可能做到公开课一样,但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少一点随意,既对得起学生,也对得起自己。在认真预设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发挥学生的思想和力量,我们距离优秀也就不远了。
2.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现在的课堂,表现形式越来越新颖,这是好事,但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课堂务必明确学习目标,务必围绕主干知识。老师只有这样,教学资料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才有效。
3.正确处理好问题宽度与深度的关系。当前思品课一些学生不感兴趣,不太重视,一方面受中考分值少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和老师课堂问题的设计也很有关系。老师设计问题时,要透析热门话题,从个人、学校、社会、国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设计问题(宽度);层层深入,重点敲打,激活学生思维(深度)。使学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中有序”。
4.正确处理好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关系。我的理解是老师以上公开课的态度对待常态课,平时上课从选材、框架问题的设计和情感投入等方面做得更好;以上常态课的模式对待公开课,老师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达成。
总之,我们思品教师要“不抛弃、不放弃”,抱着“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想法,塑造具有“目标、热情”的阳光心态。抛开功利面对学生,用一颗不平凡的心面对我们平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