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汇量从06年开始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从06年到现在中国外汇经历了什么变化呢?下面请看小编为整理的资料。
中国外汇储备量中国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
周小川:从人均尺度看,中国外汇储备并不高
2006年03月29日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郭永刚)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
记者今天向中国人民银行查询,未得到权威确认。央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央行确实有每个月的外汇储备规模统计,现在2月底的数据也应该有了,但不对外公布。按照惯例,央行只公布每个季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今年一季度外汇储备数字将在4月15日前公布。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创纪录的8189亿美元。今年1月,日本媒体报道称,如果加上香港的1243亿美元,中国就超过了日本同期846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日本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但还要考虑的是,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小于日本,这样中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例就要远超日本了。”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经济师王志浩今天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约占GDP规模40%左右,日本外汇储备只占GDP的20%。王志浩说,日本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稳定,而中国的外汇储备仍以每月20%的速度增长,目前还没有停的迹象,估计到今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王志浩更关注的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速。如果外汇储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将导致国内货币量大幅增加,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和资本泡沫。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行长周小川对外汇储备的看法。周小川说,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的角色将根据条件逐渐弱化,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不过,他认为,从人均尺度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不高的。他说,如果相似国家外债水平不同、FDI(国外直接投资)总存量水平不同,外汇储备可能也不同。外债是要还的;FDI要分红,也有可能撤出;有热钱的话,它也会伺机撤走。这些因素都对外汇储备数量标准有影响。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27日也在北京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并保持增长态势,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为代表的一些专家认为,充足的外汇储备能起到震慑国际炒家、安定人心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算多。李扬在多种场合表示,人民币不是强势货币,所以需要凭借强大的外汇储备做靠山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同时也利于本国居民对本币产生信心、建立货币当局的信誉。
高额外汇储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长王建日前撰文指出,2005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主体已经是贸易顺差。2006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贸易顺差增长会更显著。如此,由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储备比重就会显著提升。这种外汇储备构成就会使中国政府极为被动,因为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人民用劳动血汗换得的外汇就可能在一朝化为乌有,损失可能超过中国两年以上的经济增长成果。
现在回想起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3月18日在中国金融网专家年会上关于外汇储备的表态,似乎颇具深意。吴晓灵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反映,是长期以来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出口,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要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在发达国家,国家的外汇储备和民间持有的外汇都非常多。而我国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外汇储备的池子过满,而民间持有外汇的池子几乎是空的。”对外经贸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教授说,中国早就应该提倡“藏汇于民”,让民众与市场分担汇率风险。
中国外汇储备连续5个月下滑 逼近3万亿美元关口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统计数据,中国11月外汇储备30515.98亿美元,较前一月下降690.57亿美元,降幅2.2%,前值为31206.5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今年7月以来,外汇储备连续第5个月下滑,同时,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大单月降幅。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之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记者注意到,受美元走强影响,人民币汇率跌至8年新低,今年以来累计下降6.1%,为稳定汇率,央行也已经出手。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认为,美国再通胀和加息预期推升美元走强,再加上今年国内房价飙涨,全球资产比价效应下,中国资本流出压力仍大,11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7%,央行维稳汇率也消耗部分外汇储备。
上述外汇局负责人表示,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以及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它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同样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
对此,姜超团队指出,估值效应对外汇储备的负面冲击仍然较大,特别是11月美元指数上涨3.3%,欧元和日元对美元分别下跌3.5%和8.5%,英镑对美元上涨2.2%;同时,美、欧、英、日国债延续跌势,收益率分别上升53个、13个、18个和7个基点。
另外,上述负责人解释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这也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之一。
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从11月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
目前,临近今年底、明年初,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外汇储备仍然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包括12月美联储可能加息,以及明年1月新一年换汇周期开启。
其中,一旦美联储加息落定,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承压,资金流出也将延续;另外,今年国庆假期前,曾出现居民出境集中换汇增加的情况,类似情况有可能在明年1月春节假期再次出现。
姜超团队认为,基于美联储加息以及换汇周期开启的预期,短期资金流出压力仍大;而央行降准一再延后,货币投放锁短放长,货币利率中枢抬升,短期货币政策仍受制于汇率贬值、通胀回升等诸多因素,或将继续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