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8日,这个星球上第一只动圈耳机在年轻的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 Beyer)手中诞生,从此音乐可以原汁原味的灌到人们耳中。如今,耳机一路飞奔走过了75年,从一个小小的发明成长为今天几乎人手必备的数码产品。
图:世界上第一只耳机DT48
不同人群对于耳机认知的差异非常之大。对音质无任何追求、只要能听到声音就够用的人,可能占了我们周围人群的大多数。而与他们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对HiFi有强烈追求的发烧友。前者不能理解后者为何为了一个设备一掷千金万金,而后者也往往只在一个小圈子里讨论,向来不愿费口舌向小白用户多作解释。
近几年,随着全球生产工艺与产能的提升,好耳机的价格越来越平民化。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人数并不少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对HiFi的追求程度虽谈不上“发烧”,但也希望能够听到真正不错的音质。在购买耳机之前,他们不愿甘心当小白,需要适当的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笔者本人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本文也正是为这些人所写。
在第一期攻略中,我们先谈谈耳机的各种分类,然后谈谈评价音质的一些术语及主要参数。
耳机的分类角度有很多,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按外形分类(耳塞、头戴式)、按发声原理分类(动圈、动铁等)、按开放程度分类(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用途分类(家用、便携等)。下面分别从这几个角度来详细谈谈。
耳机的分类按外形分类,耳机可分为耳塞与头戴式耳机。耳塞一般指驱动器单元口径小,可以佩戴在外耳廓,或插入耳道的耳机。耳塞又有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之分,一般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被称为入耳式,佩戴在外耳廓的,则被称为半入耳式。关于入耳和半入耳,有些朋友把他们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佩戴方式,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他们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尺度不一样罢了。
图:入耳的森海塞尔CX200
图:半入耳的AKG K315
头戴式耳机与耳塞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尺寸,这类耳机的尺寸一般远远大于耳塞,又分为中尺寸耳机和全尺寸耳机。有意思的是他们是按照耳罩的尺寸而非扬声器的尺寸来区分的。简单来说中尺寸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住耳廓,而全尺寸耳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耳机」则可以完全包住耳廓,实现更好的隔音效果。
图:MM头上的K450就是中尺寸耳机
图:詹大哥头上应该是全尺寸的BEATS STUDIO
按发声原理分类,主流的分类有动圈式、动铁式与静电式三大类。动圈耳机: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振膜的中心突起位置是主要发声区,而旁边的顺性边缘可以提供足够的冲程。
动圈耳机优势:首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较低。动圈耳机整体来说,声音比较松弛,自然。非入耳式动圈耳机低频可能略显不足,入耳式耳机低频则会充足很多,声音质感上,中高端的动圈有着很好的下潜,听感上较深沉。
图:世界上第一款动圈耳机DT48的最新版DT48E
动铁耳机: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连接棒上,通过这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发声。动铁耳机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上的原因,成本较高。
动铁耳机的优势:动铁的发声单元比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入耳部分的面积,并且能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另外动铁单元的声音很犀利,解析力、速度感强、瞬间动态和声音密度是它的强项。
图:曾经的双单元「流行音乐之王」——舒尔E5C
静电耳机: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由于制造成本非常高,静电耳机一直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
静电耳机的优势:首先,振膜可以做得极薄极轻,从而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第二,静电耳机的振膜是夹在正负两个平行固定极板之间的完全平面的振膜,受到的电场是完全均匀的,所以能做到线性驱动,不存在分割振动。
经典的静电耳机STAX(2011年被漫步者收购) SR-007
按开放程度分类,耳机可分为开放、半开放与封闭式几种。开放式: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市面上的大多数耳机都属于开放式设计。
图:经典的开放式耳机森海HD558
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很好识别,在耳筒外有许多小孔(比如上边的森海HD558)基本都是开放式耳机,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拜亚动力DT660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封闭式耳机,虽然耳筒外有很多小孔,不过都是起装饰作用。
图:拜亚动力DT660(别看耳筒上这么多小孔, 但是正宗封闭式耳机)
半开放式:半开放式它是综合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耳机优,有些半开放式耳机还采用了多振膜结构,除了有一个主动有源振膜之外,还有多个无源从振膜,使得有低频丰满绵柔、高频明亮自然、层次清晰。
图:AKG很多监听级耳机都采用了半封闭的设计
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机垫也是用了隔音材料,能隔绝外部噪音,同时身边的人也不会听到耳机中传来的声音。封闭式耳机声音正确定位清晰,声音包围感强,低频弹性更好,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声场不如开放式宽阔,同时也有些虚假的感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图:Audio Technica的W100封闭式耳机
按用途分类,耳机可分为家用、便携、监听、混音等几种。家用(Home):家用耳机一般注重音质较多,在外形,便携性,上有所牺牲,而且比较难推,需要功率较大的前端才能发挥其实力。
图:家用耳机一般追求音质而忽略了便携性
便携(Portable):此类耳机在考虑音质的同时,还要兼顾便携性,和外观,毕竟谁也不愿意带着其丑无比的耳机出门。
图:便携耳机在兼顾音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外观与便携性
监听(Monitor):监听耳机是没有加过音色渲染的耳机,能够听到最为接近真实的、未加任何修饰的音质。一般广泛应用于录音棚、配音室、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MIDI工作室等领域。
图:监听耳机专业范十足
混音(Mix):混音耳机算是监听耳机的一种,适用于DJ的音乐监听耳机。
图:Beats Mixr 听名字就知道是混音耳机
音质评价术语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耳机主要参数阻抗(Impedance):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耳机阻抗的单位为Ω,一般来说耳机的阻抗越低,灵敏度越高,就越容易驱动,容易出声。
关于阻抗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阻抗越高,音质越好,其实是不正确的,高阻耳机比较强调声场和器乐表现力,声场开阔,声音还原性高,气势雄浑;低阻耳机比较强调近场,适合欣赏人声或者小编制器乐,人声丰满,密度感强,声音顺滑细腻。
灵敏度(Sensitivity):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关于灵敏度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灵敏度越高,声音的细节就越丰富,其实是不对的,灵敏度和声音的细节多少无关,从定义上讲,灵敏度就是声音的响度,耳机回放音乐的细节多少,主要取决于耳机的声音素质,高品质的耳机,声音细节更丰富,层次感也更好。劣质的耳机,即便灵敏度很高,声音的细节肯定也不如灵敏度低的高端耳机。
图:地摊上买来的耳机灵敏度都很高,但音质并不好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关于频率响应的误区:一般认为,耳机的响应频率范围越宽能表现的声音范围就越广,但并不是范围越宽越好,因为那些你听不见的声音,实际上对音质的影响不是很大。
本期攻略先介绍到这里。下一期我们会谈谈几个耳机的著名品牌,以及耳机周边设备的使用,请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