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触的类型。
根据以上两种类型的突触,可以看出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2)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
种类: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特点: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突触后膜上, 因此,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提示:突触间兴奋传递知识辨析归纳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这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有关。
(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即被相关酶分解。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由突触后膜的糖蛋白识别。
(4)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含量相对较多,这主要与其代谢及分泌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