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匣中何不鸣 读苏轼66: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由此可见,要想让琴发出美妙的声音,至少需要琴弦、手指以及人的思想三者合作。合作得越融洽,越能“随心所欲”,便越能借琴声表达演奏者心声和品位。

放在匣中何不鸣 读苏轼66:放在匣中何不鸣

当然,我们也通常可以往教育上进行这么一番联想:

在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合作”。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十分的透彻,对学生了解得十分的到位,学生对教师十分的信任,加之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的课堂自然是一个十分和谐的课堂,也是当下人们喜欢说的高效课堂,乃至生命课堂。

在课外,是学生、家长、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家长能用一些精力陪同孩子,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家教方法,社会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这样,学生既有了家教,也有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中国的下一代大概也就不必担忧了。

当然,无论是课堂的“三者”,还是课外的“三者”,落脚点都是学生,都是孩子,这是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是,真正最能起着调控作用的,前者是教师,后者是家长。但从中国现状来看,这些最能起到调控作用的,却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当下的国情,还喜欢把所有的责任推委到一个处所——学校。说什么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责任在教师;学生交到学校里,一切都是学校的责任,等等。

想想也有道理,社会是个很虚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主体,或者说什么也不是,它能负什么责任呢?家庭吧,似乎大家能意识这个主体,但是又没有谁能去追究它的责任,至少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案例,从来没有一个家庭因为没能搞好家教而去追究家长责任的。

不过,荒了孩子,苦了教师,坏了家庭,害了社会,这一些是目前可以确定的,但愿最终不至于——误了国家,亡了民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451/880951298450.html

更多阅读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

博香闻花-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

作者:龚蕾读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里程》后感原文中在描写(达莎):“诺大的一个个房间,她现在觉得好不舒服,房间里的东西也仿佛多余似的。主人家一走,连会客室里那几幅立体派的图画也好像不再叫人害怕,而且褪了色了。帘帷带着死气沉沉的褶挂

塔罗牌意学:解析牌意的特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琴诗,苏轼亮于2011年 七夕转载请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注明下信息: 亮's 塔罗时空:http://blog.sina.co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苏轼 《琴诗》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译文]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出典] 北宋 苏轼 《琴诗》注:1、《琴诗》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2、注释:何:为何。3

声明:《放在匣中何不鸣 读苏轼66:放在匣中何不鸣》为网友傲气集一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