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由此可见,要想让琴发出美妙的声音,至少需要琴弦、手指以及人的思想三者合作。合作得越融洽,越能“随心所欲”,便越能借琴声表达演奏者心声和品位。
当然,我们也通常可以往教育上进行这么一番联想:
在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合作”。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十分的透彻,对学生了解得十分的到位,学生对教师十分的信任,加之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的课堂自然是一个十分和谐的课堂,也是当下人们喜欢说的高效课堂,乃至生命课堂。
在课外,是学生、家长、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家长能用一些精力陪同孩子,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家教方法,社会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这样,学生既有了家教,也有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中国的下一代大概也就不必担忧了。
当然,无论是课堂的“三者”,还是课外的“三者”,落脚点都是学生,都是孩子,这是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是,真正最能起着调控作用的,前者是教师,后者是家长。但从中国现状来看,这些最能起到调控作用的,却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当下的国情,还喜欢把所有的责任推委到一个处所——学校。说什么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责任在教师;学生交到学校里,一切都是学校的责任,等等。
想想也有道理,社会是个很虚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主体,或者说什么也不是,它能负什么责任呢?家庭吧,似乎大家能意识这个主体,但是又没有谁能去追究它的责任,至少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案例,从来没有一个家庭因为没能搞好家教而去追究家长责任的。
不过,荒了孩子,苦了教师,坏了家庭,害了社会,这一些是目前可以确定的,但愿最终不至于——误了国家,亡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