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资源短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而在中国,目前还有近一半的医生没有本科学历;而高等医学专业培养的大量医学生,毕业后不愿从医的现象普遍,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医疗发展的人才困境,并成为中国医改难以见效的主要掣肘。
11月2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在2015年度“健康中国论坛”上引用了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据,表达了上述观点。主任指出,中国现有约200万名执业医师,与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中国似乎不太缺医生”。
但从教育背景看,中国有近50%的执业医师没有本科学历,有些甚至是高中生。如果去掉本科以下学历的医生,中国的医师人口比例仅和印度相近。此外,中国的200万执业医师中,仅有10%的医生达到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学历,和美国比起来差得很远。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就稀缺的医学“高材生”,毕业后大多没有走上从医的道路。主任提供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7年间,中国新增的高等医学专业毕业生约147万人,而新增医生数量只有约20万人;而2008年至2013年间,医学生放弃从医的趋势接着延续,这一期间新增高等医学专业毕业生近289万人,同期新增医生数量仅为59万人,二者比例接近5:1。
“一方面短缺,一方面资源浪费,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医疗卫生当中的问题就没法解决。”主任认为,大量医学生不愿从医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医生的就业机制不灵活。
在医师的培养路径上,高校医学院的毕业生只是“半成品”;要成为真正的医生,毕业生还得到基层医院或者三甲医院接受临床教育。但受限于三甲医院的实习名额有限,大多数的毕业生只能去基层医院实习,最终留在基层医院工作,和供职医院维持“一对一”的固定关系,“没有办法往三甲医院发展”。面对这样的选择,许多医学生放弃从医。
反观美国等国家,尽管医学毕业生大多也和教学医院签约,但在临床教育阶段结束后,毕业生们的选择更广,他们可以去其他医院、诊所或者医生集团工作,和多个医疗机构签约。在这些国家,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关系具有弹性,一位医生资源可由多个医疗机构共享。
在主任看来,中国医改推进多年,问题颇多,关键之一在于没有解决好医生问题。
他认为,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行分级诊疗,欲强化三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力量,但现实情况是:三级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不断增长,且规模呈扩大趋势。而这种“倒金字塔型”的资源分配模式,即与医学“高材生”不愿下沉等因素有关。
张晓林曾在北京复兴医院工作,并任副主任医师,而后又在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多年。张晓林在前述会议上告诉财新记者,有些专科毕业的基层医生,甚至不了解许多最基本的医学知识,这不是靠三甲医院的医生去基层做做培训就能解决的。
对于医生短缺的困境及其影响,主任认为,必须开展医生就业制度改革,给医生自主执业权,让医生能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三级医院与下级医疗机构之间互相流动,鼓励医生自己开办诊所。
赋予医生更多的执业选择权,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声音。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便发布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医师多点执业行为,分为政府指令、医疗合作、主动受聘这三类。2014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又出台了《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探索医生执业制度改革。
政策“松绑”后,张强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等推进医生资源弹性组合的平台陆续出现。但许多学者曾指出,包括“部分院长不放人”、“三级医院医生超负荷工作”,和一旦转往体制外之后,医生的职称晋升和科研后勤得不到保障等多重疑虑,都导致了大部分的医生仍选择留在公立医院里,并未尝试更多元的执业平台。
主任则强调,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一系列问题中,“医生问题是医疗服务痛点的核心”,而“医生就业制度(改革),是解决医生问题的关键,医生多点执业和创建更多的医生诊所是改革途径”。
延伸阅读:因病致贫家庭明年可申领医疗救助粤明年实现全医疗产业集中采购共话互联网医疗 武汉市中心医院分享实践经验新疆启动“改善医疗服务百日宣传活动”2015南马明日开跑 医疗保障“加码”保安全两岸医疗界 希望加强交流合作增加两岸民众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