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验 方 及 常 用 方
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原则则制订出来的。一个方剂的组成,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医疗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渐形成的。朱老医生几十年来自已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经验方,有些是根据前人经验成方,在运用临床实际上践中,又凭其心得几经化哉,加以增减,删紊就简,更合取精用宏,扩大了治疗范围。现编集其经验方及常用方,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内服方剂中,为了便于参考,又归纳为除湿、消风、清热等几类。在外用药方面,其大部分经验方的组成,配制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取材,而有较好疗效,适于工农兵需要,符合简谦便验的要求。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朱老医生还提供其师传外科良方《章氏经验方》,很有参考的价值,使其免于日久散佚。同时亦部分收取了国内报导过的经验方及我院其他老中医的部分常用有效验方,如五石膏、苦参酒、四黄膏等,特汇编一起,以供参考。
一、 内 服 药 方
(一)汤 剂
汤剂,俗称汤药、煎药。汤有荡涤之意,使病邪速去,具有吸收快,作用速,且能随证加减,灵活使用等优点。
[经验方]
1、除湿药类:
利湿清热方(湿疹一号方)
处方:生地 30 克 黄芩 9 克 赤苓 9 克 泽泻 9 克 车前子 9 克(包) 木通 4 . 5 克 六一散 9 克(包)
功用:利湿清热。
主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等。
方义:本方由龙胆泻肝汤精简而成。生地凉血清热;黄芩燥湿清热;赤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车前子、木通导湿从小便而泄。用于湿热型,舌红,苔黄腻,脉滑等证。
健脾除湿汤(湿疹二号方)
处方:苍术 9 克 炒白术 9 克 厚朴 9 克 陈皮 9 克 茯苓 9 克 猪苓 9 克 泽泻 9 克 六一散 9 克(包) 桂枝 9 克。
功用:健脾理湿。
主治: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天疱疮等。
方义:本方由除湿胃苓汤增减而成,苍术、白术、陈皮、川朴健脾化湿;猪苓、茯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桂枝通阳化气。用于脾湿型诸证,身起水疱、渗水,而具有脾胃症状,如脾运不健、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证。
(3)滋阴除湿汤(湿疹三号方)
处方:生地 30 克 元参 12 克 当归 12 克 丹参 15 克 茯苓 9 克 泽泻 9 克 白藓皮 9 克 蛇床子 9 克。
功用:滋阴养血,除湿止痒。
主治:亚急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天疱疮等。
方义:生地、元参滋阴靖热;当归、丹参养血和营;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白藓皮、蛇床子除湿止痒。用于湿疹反复不愈, 日久伤阴耗血,舌淡苔净或光之证。
(4)芳香化湿汤(湿疹四号方)
处方:藿香 9 克 佩兰 9 克 苍术 9 克 陈皮 9 克 茯苓 9 克 泽泻 9 克 白藓皮 9 克 地肤子 9 克。
功用:芳香化浊,健脾理湿。
主治:亚急性湿疹,钱币形湿疹,慢性湿疹等。
方义: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理气和中;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藓皮、地肤子除湿止痒。用于湿疹,具有脾胃诸证,如胃纳不馨、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之证。
(5)小儿化湿汤
处方:苍术 6 克 陈皮 6 克 茯苓 6 克 泽泻 6 克 炒麦芽 9 克 六一散 6 克(包)。
功用:健脾化湿。
主治:婴幼儿湿疹。
方义: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六一散渗湿清热;炒麦芽消食和中,用于儿童湿疹,而有消化不良、纳食不多、乳积之证。
2、消风药类:
(6)凉血消风散(消风一号方)
处方:生地 30 克 当归 9 克 荆芥 9 克 蝉衣 6 克 苦参 9 克 白蒺藜 9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消风清热。
主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等症。
方义:本方从《医宗金鉴》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燥;知母、生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 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桃仁。
(7)养血消风散(消风二号方)
处方:熟地 15 克 当归 9 克 荆芥 9 克 白蒺藜 9 克 苍术 9 克 苦参 9 克 麻仁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方义: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荆芥、白蒺藜、苦参消风止痒;苍术健脾;麻仁、甘草润燥。适用于血虚风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之证。
(8)消风清热饮(风疹一号方)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浮萍 9 克 蝉衣 6 克 当归 9 克 赤芍 9 克 大青叶 9 克 黄芩 9 克。
功用:消风清热。
主治:急性荨麻疹。
方义:荆芥、防风、浮萍、蝉衣疏风清热;黄芩、大青叶苦寒清热;当归、赤芍和营活血。适用于风热型,舌质红,苔薄布。脉细滑等证。
(9)祛风胜湿汤(风疹二号方)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羌活 9 克 蝉衣 6 克 茯苓皮 9 克 陈皮 6 克 银花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祛风胜湿,佐以清热。
主治: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方义:本方由局方消风散精简而成。荆芥、防风宣散肌表风邪;羌活祛风胜湿,蝉衣散风热、消瘾疹,合而用之使湿随风去;陈皮、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中;银花、甘草清热化毒。适用于风湿热类型的皮肤病。
235 —
用法:水煎服。儿童用三分之二量,幼儿用半量。
(10)固卫御风汤(风疹三号方)
处方:炙黄芪 9 克 防风 9 克 炒白术 9 克 桂枝 9 克 赤白芍(各) 9 克 生姜3片 大枣7枚 。
功用:调营固孜孜不倦,以御风寒。
主治:冷激性荨麻疹。
方义:本方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固表御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佐赤芍活血祛风。日久发作不休可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
(11)健脾祛风汤(风疹四号方)
处方:苍术 9 克 陈皮 6 克 茯苓 9 克 泽泻 9 克 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羌活 9 克 木香 3 克 乌药 9 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功用:健脾理气,祛风散寒。
主治:肠胃型荨麻疹 。
方义: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大枣健脾助运;荆芥、防风、羌活、生姜祛风散寒;木香、乌药理气止痛。用于身发风疒疒,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腹疼阵作等证。
(12)活血祛风汤
处方:归尾 9 克 赤芍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荆芥 9 克 蝉衣 6 克 白蒺藜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活血祛瘀,和营消风。
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方义:本方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重用活血药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佐以荆芥、蝉衣、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 等证。
(13)止痒熄风方
处方:生地 30 克 元参 9 克 当归 9 克 丹参 9 克 白蒺藜 9 克 煅龙牡(各) 15 克 炙甘草 6 克。
功用: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
方义:生、元参滋阴润燥;当归、丹参养血润肤;煅龙牡、白蒺藜熄风止痒;甘草润燥。适用于血虚阴伤,皮肤干燥发痒。舌淡苔净,脉细弦诸证。
(14)养血熄风方
处方:黄芪 15 克 当归 9 克 白芍 9 克 川芎 6 克 红花 9 克 元参 9 克 荆芥 9 克 白蒺藜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老年性)。
方义:当归、白芍养血润燥;元参滋阴润燥;红花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黄芪补气,气行血亦行;荆芥、白蒺藜消风止痒、甘草润燥。本方适用于老年气血日衰,血不养肤,皮肤干燥发痒,舌质淡苔净之证。
(15)乌蛇驱风汤
处方:乌蛇 9 克 蝉衣 6 克 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羌活 9 克 白芷6 克 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搜风清热,败毒止痒。
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症。
方义:乌蛇、蝉衣搜剔风邪;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止 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败毒。用于风热之邪内郁日久,未经发泄,皮肤剧痒,使风湿之邪复从表而出。
3、清热药类:
(16)皮炎汤
处方:生地 30 克 丹皮 9 克 赤芍 9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竹叶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
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包括漆性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
方义:本方由犀角地黄汤、白虎汤增减而成。生地、丹皮、赤芍清营凉血;知母、生石膏清解肌热;竹叶轻清风热;银花、连翘、生甘草重在解毒。适用于中药毒及风毒肿之证。证见舌质红绛,脉滑数等。
(17)增液解毒汤
处方:生地 30 克 元参 12 克 麦冬 9 克 石斛 9 克(先煎) 沙参 9 克 丹参 9 克 赤芍 9 克 花粉 9 克 银花 15 克 连翘 9 克 炙鳖甲 9 克 炙龟板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养阴增液,清热解毒。
主治:剥脱性皮炎,红皮症。
方义:生地、元参、麦冬、石斛、花粉、沙参养阴增液;鳖甲、龟板滋阴潜阳;丹参、赤芍凉血和营;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用于毒热伤营耗液,而致皮肤剥脱,潮红等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8)消炎方
处方: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丹皮 9 克 赤芍 9 克 蚤休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生甘草 6 克 。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疖肿、毛囊炎、脓疱病、丹毒、脚气感染等。
方义:黄连、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银花、连翘、蚤休、甘草清热解毒。适用于一切火毒诸证,大便干结,可加大青叶、大黄。
(19)凉血清肺饮
处方:生地 30 克 丹皮 9 克 赤芍 9 克 黄芩 9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桑白皮 9 克 枇杷叶 9 克 生甘草 6 克 。
功用:清肺胃经热。
主治:痤疮、酒皶鼻。
方义: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生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皶鼻诸证。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大青叶。
(20)白疕一号方
处方:生地 30 克 生槐花 30 克 山豆根 9 克 白藓皮 15 克 草河车 15 克 大青叶 15 克 紫草 15 克 黄药子 12 克。
功用:凉血清热,解毒治疮。
主治:牛皮癣进行期。
方义:生地、生槐花、紫草凉血清热;山豆根、草河车、大青叶清热解毒;白藓皮消风止痒;黄药子凉血解毒。用于牛皮癣进行期,血热风燥之证。
(21)白疕二号方
处方:土茯苓 30 克 忍冬藤 9 克 生甘草 6 克 板蓝根 15 克 威灵仙 15 克 山豆根 9 克 草河车 15 克 白藓皮 15 克。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牛皮癣早期。
方义:土茯苓、白藓皮、威灵仙祛风除湿;板蓝根、山豆根、草河车、忍冬藤、生甘草清热解毒。
(22)去疣二号方(马齿苋合剂二方)
处方:马齿苋 60 克 蜂房 9 克 生苡仁 30 克 紫草 15 克。
功用:解毒去疣。
主治: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
方义:马齿苋清热解毒;生苡仁除湿去疣;紫草凉血清热;蜂房以毒攻毒;合而用之,去疣解毒。
用法:每日水煎服一剂,七剂为一疗程,至多二个疗程进行观察。
(23)去疣三号方(马齿苋合剂三方)
处方:马齿苋 60 克 败酱草 15 克 紫草 15 克 大青叶 15 克。
功用:清解解疣毒.
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方义:马齿苋、败酱草、大青叶清热解毒;紫草凉血清热;综合起来,清解疣毒。
用法:水煎服剂为一疗程,至多服二个疗程,进行观察。
(24)去疣四号方
处方:当归尾 9 克 赤白芍(各)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熟地 12 克 牛膝 9 克 赤小豆 15 克 山甲片 9 克。
功用:活血去疣。
主治:多发性寻常疣、跖疣。
方义:本方以山甲片为主药,取其攻窜之力。其余均为养血活血,以助其势。
用法;每剂水煎二次,另加黄酒一两,早晚分服。五剂为一疗,
至多二个疗程,进行观察。
4、其它类:
(25)皮癣汤
处方:生地 30 克 当归 9 克 赤芍 9 克 黄芩 9 克 苦参 9 克 苍耳子 9 克 白藓皮 9 克 地肤子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丘疹性湿疹。
方义:生地、不娼妓、赤芍凉血润燥;黄芩、甘草清热解毒;苍耳子、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祛风除湿,清热止痒。此方适用于血热风燥之证,起红色丘疹,瘙痒极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26)风癣汤
处方:生地 30 克 元参 12 克 丹参 15 克 当归 9 克 白芍 9 克 茜草 9 克 红花 9 克 黄芩 9 克 苦参 9 克 苍耳子 9 克 白藓皮 9 克 地肤子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养血和营,消风止痒。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方义:生地、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营;元参、甘草滋阴润燥;茜草、红花活血;黄芩除湿清热;苦参、苍耳子祛风除湿;
白藓皮、地肤子除湿止痒。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之证。证见皮损肥厚浸润,瘙痒剧甚,舌质淡,苔薄布等。
(27)通络活血方
处方:归尾 9 克 赤芍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香附 9 克 青皮 9 克 王不留行 9 克 茜草 9 克 泽兰 9 克 牛膝 9 克。
功用:活血祛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下肢结节病。
方义:归尾、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王不留行通经活血;青皮、香附理气,气行血亦行;茜草凉血清热;泽兰活血破瘀;牛膝引药下行。用于风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
常用成方]
1、除湿药类:
(28)龙胆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 9 克 黄芩 9 克 炒山栀 9 克 生地 30 克 车前子 9 克 木通 6 克 六一散 9 克(包)(或用滑石 9 克 甘草 3 克)(当归、柴胡)
功用:泻肝胆火,利湿清热。
主治: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湿疹样皮炎,带状疱疹,下肢丹毒等。
方义:生地凉血清热;胆草、黄芩、栀子苦寒利湿清热;车前子、木通、六一散导湿下行;当归、柴胡一般可不用,如在肝胆经部位,亦可用柴胡,如耳部湿疹(旋耳疮)。本方适用于湿热俱盛型诸证及渗出水多的皮损。
处方来源:李东垣方。
(29)除湿胃苓汤(减味)
处方:苍术 9 克 陈皮 6 克 厚朴 6 克 炒白术 9 克 猪苓 9 克 茯苓 9 克 泽泻 9 克 六一散(包) 9 克 (滑石、甘草)(防风、栀子、木通、肉桂)
功用:健脾理湿。
主治:亚急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银屑病,天疱疮等。
方义:本方合平胃散、五苓散加味组成。苍白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猪茯二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适宜和于脾湿型诸证,由于脾运失健,湿从内生,热象不显,而见舌淡,苔白腻,胃呆,便溏者。
注:后四味可不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30)凉血除湿汤
处方:生地 30 克 丹皮 9 克 赤芍 9 克 忍冬藤 15 克 苦参 9 克 白藓皮 9 克 地肤子 9 克 豨莶草 9 克 海桐皮 9 克 六一散 9 克(包) 二妙丸 9 克(包)
功用:凉血清热,除湿止痒。
主治:丘疹性湿疹(粟疮)
方义: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忍冬藤清热解毒;豨莶草、海桐皮、苦参、白藓皮、地肤子除湿止痒;六一散、二妙丸利湿清热。
处方来源:自拟方。
(31)萆薢渗湿汤
处方:萆薢 9 克 生苡仁 9 克 丹皮 9 克 黄柏 9 克 赤苓 9 克 泽泻 9 克 通草 3 克 滑石 9 克
功用:导湿清热。
主治:湿臁疮(下腿湿疹)。
方义:诸药导湿下行,用于湿热下注诸证。
处方来源:《疡医大全》。
(32)温肾健脾方
处方:吴萸、补骨脂、仙茅、益智仁温肾助阳;苍术、茯苓、小茴香健脾理湿。用于肾阳不足,脾湿内生,阴囊发凉,潮湿、出汗、发痒之证。
处方来源:自拟方。
2、消风药类:
(33)活血疏风方
处方:当归 12 克 丹参 12 克 赤芍 9 克 红花 9 克 荆芥 9 克 威灵仙 9 克 白蒺藜 9 克 苦参 9 克
功用:活血疏风,除湿止痒。
主治:阴囊湿疹,皮损黯黑,搔痒略见出水。
方义:当归、丹参、赤芍、红花重在活血;荆芥、灵仙、蒺藜、苦参重在祛风,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
处方来源:自拟方。
(34)祛风燥湿汤
处方:乌蛇 9 克 独活 9 克 白芷 9 克 蘽本 9 克 黄柏 9 克 白藓皮 9 克 银花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驱风、除湿、清热。
主治:肾囊风(阴囊湿疹、阴囊神经性皮炎)
方义:乌蛇、独活、白芷、蘽本、白藓皮驱风止痒;黄柏、银花、甘草燥湿清热。适用于风重于湿,肾囊干燥发痒,搔后略有出 水之证。
(35)疏风清热饮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牛蒡子 9 克白蒺藜 9 克 蝉衣 4 . 5 克 生地 15 克 丹参 9 克 赤芍 9 克 炒山栀 9 克 黄芩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疏风清热。
主治:荨麻疹(风热型)。
方义: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蝉衣疏表祛风;生地、丹参、赤芍凉营清热;黄芩、山栀、银花、连翘、甘草热解毒。
处方来源:自拟方。
(36)乌蛇搜风汤
处方:乌蛇 6 克 羌独活(各) 9 克 防风 6 克 炙僵蚕 6 克 生地 15 克 丹皮 9 克 丹参 9 克 赤芍 9 克 黄芩 9 克 银花 15 克。
功用:搜风祛邪,凉血清热。
主治:慢性荨麻疹。
方义:乌蛇、僵蚕搜剔风邪;羌独活、防风祛风外泄;生地、丹参、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银花清热败毒。适用于风邪久羁,缠绵不愈之症。
处方来源:自拟方。
(37)搜风流气饮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6 克 菊花 9 克 僵蚕 9 克 白芷 6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6 克 赤芍 9 克 乌药 9 克 陈皮 6 克。
功用:疏风达邪,和营理气。
主治:赤白游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肠胃型)。
方义:风热阻于营分则发赤肿,风热阻于气分则发白肿,又称 风注。又有风热阻于脏腑,气机失利则腹疼泄泻,均宜此方治之
(38)止痒永安汤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9 克 麻黄 6 克 桂枝 9 克 白芷 6 克 羌活 9 克 蝉衣 6 克 当归 9 克 赤芍 9 克 佻仁 9 克 红花 9 克 。
功用:祛风散寒,活血和营。
主治:冷激性荨麻疹。
方义:前六味药,辛温祛风散寒;蝉衣散风;归、芍、桃、红活血祛风,调和营卫。用于遇风着冷即起的风菩畾之证。
(39)通经逐瘀汤
处方:地龙 12 克 角刺 9 克 刺猬皮 9 克 佻仁 9 克 赤芍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
功用:通经化瘀,活血消风。
主治:慢性荨麻诊。
方义:地龙、角刺、刺猬皮通行经络,搜风止痒;佻仁、赤芍活血化瘀;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用于瘀血阻于经隧,营卫之气不得宣通,风邪久郁而致风菩畾日久发作之证,兼风寒者加麻黄、桂枝。
(40)潜阳熄风方
处方:生熟地(各) 15 克 当归 9 克 何首乌 9 克 紫贝齿 30 克 磁石 15 克 生龙牡(各) 15 克 代赭石 15 克 珍珠母 30 克 白芍 9 克 。
功用:潜阳熄风,养血和营。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
方义:紫贝齿、磁石、生龙牡、代赭石、珍珠母平肝潜阳;生熟地、当归养血;白芍和阴血,泻肝火;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
本方适用于风燥日久,伤阴耗血,内风不熄,皮肤瘙痒不止,证见舌质淡,苔净或光,脉弦细等。
处方来源:自拟方。
3、清热药类:
(41)地丁饮
处方:地丁 9 克 野菊花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黑山栀 9 克 半枝莲 9 克 蒲公英 15 克 草河车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疔疮。
方义:诸药均属清热解毒,毒去则肿消痛止。
处方来源:自拟方。
(42)消痈汤
处方:银花 15 克 白芷 6 克 归尾 9 克 赤芍 9 克 大贝母 9 克 花粉 9 克 炙乳没(各) 4 . 5 克 角刺 9 克 炙甲片 9 克 生甘草 6 克 (防风、陈皮)。
功用:散瘀消肿,托毒排脓。
主治:痈、疖病、毛囊炎。
方义:归尾、赤芍、炙乳没、白芷活血和营,消肿止痛;贝母、花粉、角刺、山甲托毒排脓;银花、甘草清热解毒。
处方来源:《外科发挥》原名仙方活命饮。
(43)清署解毒饮
处方:青蒿 9 克 厚朴 3 克 黄连 3 克 丹皮 6 克 赤芍 6 克
银花 6 克 连翘 6 克 绿豆衣 9 克 生甘草 3 克。
功用:清暑邪,解热毒。
主治:小儿头面痱毒、热疖。
方义:青蒿、厚朴、黄连清暑热;丹皮、赤芍凉积压清热;银花、连翘、绿豆衣、甘草清热解毒。
(44)普济消毒饮
处方: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元参 9 克 板蓝根 15 克 连翘 9 克 陈皮 6 克 马勃 1 . 5 克 牛蒡子 9 克 薄荷 3 克(后下) 甘草 3 克 桔梗 3 克 (僵蚕、升麻、柴胡)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抱头火丹(颜面丹毒),痄腮(腮腺炎)
方义:黄连、黄芩、板蓝根、连翘、甘草清热解毒;马勃、薄荷、牛蒡子轻散风热;陈皮理气;桔梗载药上浮。
处方来源:李东垣方。
(45)清瘟败毒饮
处方:广犀角 3 克(研末冲) 生地 30 克 丹皮 9 克 赤芍 9 克 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竹叶 9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元参 9 克 生甘草 9 克(栀子 桔梗)。
功用:清营凉血,清热解毒。
主治:药物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寻常性天疱疮。
方义:本方综合犀角地黄汤、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加减而成,原治温病发斑,气血两燔之证。现以治红斑性狼疮、药物性皮炎,毒热入于营血。以犀角、生地、丹皮、赤芍清营凉血;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清解毒热;知母、生石膏清温热;元参滋阴;竹叶清心除烦。
处方来源:《温热经纬》。
(46)解毒毒泻心汤
处方:荆芥 9 克 防风 6 克 牛蒡子 9 克 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栀子 9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木通 6 克 元参 9 克 六 一散 9 克(包)(滑石、甘草)。
功用:散风清热,燥湿止痒。
主治:火赤疮(疱疹样皮炎)
方义;荆芥、防风、牛蒡散风;黄连、黄芩、栀子燥湿;知母、生石膏清肌热,木通、六一散利湿。佐以元参滋阴。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47)清脾除湿饮
处方:生地 30 克 麦冬 9 克 苍术 9 克 白术 9 克 赤苓 9 克 泽泻 9 克 黄芩 9 克 炒栀子 9 克 菌陈 9 克 连翘 9 克 生甘草 6 克 (枳壳、元明粉)。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天疱疮。
方义:苍术、白术、赤苓、泽泻健脾除湿;黄芩、栀子、菌陈、连翘、甘草清热解毒;佐以生地、麦冬滋阴清热。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48)芩连平胃散
处方: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苍术 9 克 陈皮 6 克 厚朴 6 克 甘草 6 克。
功用:清脾胃湿热。
主治:羊胡疮(须疮),黄水疮(脓疱疮)。
方义: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苍术、陈皮、川朴、甘草健脾化湿。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49)升麻消毒饮
处方:升麻 9 克 防风 6 克 牛蒡子 9 克 羌活 9 克 白芷 6 克
归尾 9 克 赤芍 9 克 红花 9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9 克 生甘草 6 克(桔梗 山栀)。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风。
主治:红云风(多形红斑),黄水疮(湿疹、脓疱疮)。
方义:升麻、防风、羌活、白芷、牛蒡散风;归尾、赤芍、红花活血;银花、连翘、甘草银毒。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50)化斑解毒汤
处方:元参 12 克 知母 9 克 生石膏 30 克 黄连 6 克 连翘 9 克 升麻 9 克 生甘草 6 克(牛蒡子) 竹叶30片。
功用:滋阴解毒,清肌热。
主治:丹毒,紫癜,漆疮(漆性皮炎)。
方义:本方由化斑汤合清胃散加减而成。原治热入阳明发斑之证。元参滋阴;知母、生石膏清肌热;升麻、黄连、连翘、甘草清热解毒;竹叶轻清风热。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51)顾步汤
处方:黄芪 30 克 当归 30 克 牛膝 15 克 元参 15 克 石斛 15 克 银花 30 克 菊花 15 克 地丁 30 克 公英 30 克 生甘草 15 克。
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脱疽(脉管炎)后期。
方义:黄芪补气行血;当归、牛膝活血和营;元参、石斛养阴;银花、地丁、公英、菊花、甘草清热解毒。
处方来源:《外科真铨》。
(52)枇杷清肺饮
处方:枇杷叶 9 克 桑白皮 9 克 黄连 6 克 黄芩 9 克 (原方黄柏)甘草 6 克(人参)
功用:清肺经热。
主治:肺风粉剌(痤疮)。
方义: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清肺热;黄连清心火;甘草解毒。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53)凉血四物汤
处方:生地 30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6 克 赤芍 9 克 陈皮 9 克 红花 9 克 黄芩 9 克 赤茯苓 9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凉血清热,活血祛瘀。
主治:痤疮,酒皶鼻。
方义:生地滋阴凉血;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活血破瘀;黄芩清上焦之热;佐以陈皮理气;赤茯苓清热利湿;甘草清热解毒。适用于痤疮日久,酒皶鼻中期。舌质红,苔薄黄腻等证。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4、活血药类:
(54)和营消肿汤
处方:当归尾 9 克 赤芍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黑山栀 9 克 大贝母 9 克 花粉 9 克 丝瓜络 9 克 木通 6 克 炙甲片 9 克 炙乳没(各) 6 克。
功用:活血和营,消肿解毒。
主治:一切痈肿(脓疡)。
方义:归尾、赤芍、桃仁、药花活血化瘀;山栀清热;贝母、花粉、甲片、木通通络消肿;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处方来源:章氏经验方。
(55)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独活 9 克 桑寄生 9 克 防风已(各) 9 克 桂枝 9 克 秦艽 9 克 当归 12 克 川芎 9 克 赤芍 15 克 牛膝 9 克 细辛 6 克 茯苓 9 克 甘草 9 克。
功用:祛风除湿,通络活血。
主治:皮痹(硬皮病),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以此方加减治之。
方义:独活、寄生、防风已、秦艽、茯苓祛风除湿;当归、赤芍、川芎和营活血;桂枝、细辛、牛膝温经通络。
处方来源:《千金方》。
(56)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 12 克 桂枝 9 克 赤芍 15 克 细辛 3 克 甘草 9 克 大枣7枚 潞潞通 9 克(原主为通草)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主治:雷诺氏征,多形红斑(风寒型),脉管炎等证。
方义:当归、赤芍活血和营;桂枝、细辛、潞潞通温通血脉;甘草、大枣甘温益气。用于阳虚不足,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故知新养四末,而见手足发凉紫绀,脉沉细之证。
处方来源:《伤寒论》。
(57)通窍活血汤
处方:赤芍 15 克 川芎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老葱3条 生姜 9 克 红枣7个 麝香 0 . 3 克(绢包)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主治:斑秃,酒皶鼻,荨麻疹(血瘀型)。
方义: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麝香通窍;姜枣调和营卫,老葱通阳入络。
处方来源:《医 改错》。
(58)阳和汤
处方:熟地 12 克 白芥子 9 克 鹿角胶 9 克 肉桂末 3 克 炮姜炭 3 克 麻黄 3 克 甘草 6 克。
功用:温经散寒。
主治:阴疽,附骨疽,脱疽(脉管炎)虚寒型。
方义:熟地、鹿角胶温补助阳;炮姜、肉桂、麻黄温通散寒;白芥子祛寒逐痰;甘草协和诸药。
处方来源:《外科全生集》。
5、养血药类:
(59)四妙汤
处方:生黄芪 15 克 当归 12 克 银花 15 克 生甘草 6 克。
功用:补气养血,固正解毒。
主治:痈、疽后期,生肌长肉。
方义:黄芪补正气;当归养血和营;银花、甘草清热解毒。
处方来源:《外科精要》。
(60)当归饮子
处方:当归 9 克 熟地 12 克 白芍 9 克 川芎 6 克 首乌 9 克 黄芪 9 克 荆芥 9 克(防风) 白蒺藜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养血熄风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
方义:四物、首乌养血滋阴;黄芪补气,气行血亦行;荆芥、蒺藜祛风;甘草润燥。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61)地黄饮子
处方:生地 9 克 熟地 9 克 当归 9 克 元参 9 克 丹皮 9 克 红花 9 克 白蒺藜 9 克 生甘草 6 克 僵蚕 6 克 首乌 9 克 。
功用:养血滋阴,熄风止痒。
主治:风瘙痒,血风疮(皮肤瘙痒症)。
方义:生熟地、当归养血;首乌、元参滋阴;丹皮、红花活血压计祛风;白蒺藜、僵蚕熄风止痒;甘草润燥 。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皮肤干燥,搔痒出血之证。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62)养血润肤饮
处方:生地 15 克 熟地 15 克 天冬 9 克 麦冬 9 克 花粉 9 克 当归 9 克 黄芪 9 克 升麻 6 克 黄芩 9 克 桃仁 9 克 红花 9 克。
功用:滋阴养血,润燥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牛皮癣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红皮症等。
方义:二地、二冬、花粉滋阴润燥;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升麻、黄芩清热;桃仁、红花活血祛风。适用于日久伤阴耗血,血虚风燥之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舌质经绛等证。
处方来源:《外科证治》。
6、消痰软坚类:
(海藻玉壶汤)
处方:青皮 6 克 陈皮 9 克 半夏 9 克 大贝母 9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6 克 昆布 9 克 海藻 9 克 海带 9 克 连翘 9 克 独活 9 克 甘草 6 克。
功用:消痰软坚。
主治:瘿瘤、痰核、皮肤猪囊虫病。
方义:青皮、陈皮、半夏、贝母消痰;昆布、海藻、海带软坚;当归、川芎活血;独活、连翘散结;甘草反佐。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