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毋庸置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人,古已有之。
话美说美之人,不胜枚举;话美说美的文章,更是难以计数。说起美来,人们总是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而,美似乎跟女人更有缘,别人看女人的美,是靠眼睛;而女人看自己的美,就得要靠镜子了。传说人类使用的第一面镜子便是中国五千年前的嫫母发明制作的,然而直到四千多年后的清朝晚期,中国的镜子大都是放在梳妆台上,以供女子们梳妆时观看自己的美容。
应该说在古代中国,镜子一直是女子的必需品,那些女子有事没事总要到梳妆台前把自己仔细打量一番,即便在河边洗衣裳时,也常把平静的水面当镜子照照自己的容貌。越国的美女西施浣纱时常常对着平静的江水梳妆打扮便是一例。
十九世纪末叶,西风东渐,欧洲的手镜传入了中国,都市里的淑女们把它装在精美的象牙盒内或珍贵的金属盒内随身携带,这也成为了当时流行于贵族女子出入上流社会书交场合的时髦物品。
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人,古已有之。其实,不仅是在古代,就是现代的女子也有不少把镜子带在身边。在一些乡村,不少刚过门的小媳妇或者青春少女常常带着一个小镜子,一把小梳子,在田间地头干农活的空隙之时,从口袋里掏出来镜子和梳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梳理长发,这也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美也是艺术家穷尽毕生精力所要表现的主题,而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女人。欧美那些著名的绘画作品多半离不开女人,且常是裸体的女人,后来,这股裸女之风吹到了中国。所以,我们现在偶尔看到一个裸体的模特或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吹风,或坐在野外的花丛中沉思,应该不必大惊小怪了吧?
女人的美有许多种,有沉鱼落雁之美,如越国的西施、西汉的王昭君;有闭月羞花之美,如东汉末年的貂蝉、唐玄宗时的杨玉环;还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美,带露桃花更娇媚之美等等。美女又有“大小”之分,大美人一般指相貌端庄温柔大方的女人,古时称之为“名门闺秀”;而小美人一般指小巧玲珑娇态可人的女人,古时给起了一个更美的称呼,叫做“小家碧玉”。
美丽的女人有各自不同的魅力。女人的美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且在同一个时代因为各个阶层各个人审美观的不同,对女人的审美也不一样,这从“环肥燕瘦”即可看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蕴藏了中国古人对女性美的诸多独到见解与研究。概括来讲,古人的美女标准是肤若凝脂,柔弱无骨,小巧玲珑,明眸皓齿。这一点,和西方人的审美观可谓风格迥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看不懂西方美女,而西方人选的东方美女也与东方人自己选的美女大相径庭的原因。
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对美女的评判标准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粗壮结实为美,因为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而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以柔弱细腻为美,这时人们注重女性面部形象,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占了上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两汉至南北朝时期,讲究以内外兼修为美,这一时期,人们重于装饰,对美貌的欣赏玄学化,审美达到了至今尤不可及的哲学高度,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在这一时期写出优美高雅的《洛神赋》,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到了南北朝,中国的美女观完成了一轮循环,从崇尚健康自然退化到病态雕饰。
隋唐五代时期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尤其是唐代的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重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审美的角度又逐渐趋向华丽、唯美。由于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宽额圆脸、丰腴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人中的杨贵妃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女性美大致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标准,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而到了元朝时期,虽然中国的社会并不是由汉人统治,但外族也没有对汉民族在审美以及尚美方面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从宋元时期的仕女图上那些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美女形象上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审美情趣开始随潮流转变。但对于女性美的标准仍然和前朝没有太大的区别。明朝女性的发型非常死板,衣服也包裹得很紧,没有什么个性可言。直到明朝晚期,才逐渐又有了一些特色。清朝时,虽然是满清统治中原,但是含蓄内敛之美,仍然是女性美的基础。清朝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也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透过其生动的比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心中要求内外兼备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意识一直保持到民国。明末清初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所以被当时著名文人学士垂青,就是因为她们是这一时期美人才女中的杰出代表。
清朝末期,整个社会还是把“林黛玉”作为美女的偶像。“病美人”到民国时期仍是主导性的美女标准。但这一时期,受到西方影响,国内的女性不再以缠足为美,性感美有所抬头。可以说到了近现代,美女渐渐从自然走向性感,代表人物有赛金花、胡蝶等人们所熟知的美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中国美女的标准不再单一,特别是容貌、独立个性和知识素质成为重要的参数。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包括四十年代的著名影星,在五、六十年代更加焕发了青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美女的代表形象主要有王丹凤、王晓棠、张瑞芳、谢芳等当时家喻户晓的影星。
如今,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在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中国人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性感美,骨感美,含蓄美,奔放美,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因此,对美女的评判标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讨。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内的美女灿若银河,但真正能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女却是寥若晨星。
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结实健康,到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细腻柔弱,再到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自然飘逸,隋唐五代时期的雍容华贵,宋元明清时期的纤瘦妩媚,直到现代的外表与内在综合美,“中国美”的历史变迁无不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影响它们的因素则是社会的变迁。也就是说社会大环境制约人们欣赏美,追求美的愿望和行为。
然而,男人对美人的渴求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欣赏女人的过程就是一个欣赏美的过程。并不是因为有了现代标准的审美情趣,就可将“一面风情深有韵”、“态浓意远淑且真”的古典美抛诸脑后,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芙蓉如面柳如眉”、“胭脂桃颊梨花粉”仍然是现代中国人最向往的美。
那么,女人的求美之心当然也不会改变。毕竟男人还是女人生活的重心,是女人最主要的欣赏者,因而“女为悦己者容”。如果说,古人只能用花卉或者野生植物制作的天然化妆品来简单妆扮自己,做着“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美梦,或以节食来重现“楚王好细腰”的婀娜,那现代人却要幸运得多,至少她们可以在多种美丽方式中做诸多选择,或在皮肤上作画,或享受美妙发型、妆容带来的自信,抑或勇敢地让美丽在整形医师精谌的刀下重生。
的确,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若想做美人,只要再加工就行了。想加工哪就加工哪,想方就方,想圆就圆,想凸就凸,想凹就凹,都可以通过手术来完成。这大大增加做一把美人的机会。就算不愿后天加工,梳妆打扮也可以满足其求美之心。国内外的商家无不深谙此道,于是大做起女人的生意来了。一时市场之上,服装、首饰、化妆品,应有尽有,为女人们提供求美的需要可谓是无微不至。
其实,真正爱美和懂得生活的女人,应该明白,这世上最能使一个女人越过年龄的羁绊保持自信而显现出一种大方、端庄、宁静、典雅、和谐之美的,是开阔的胸襟、出众的才华、得体的举止和丰富的阅历,经过时间的磨砺汇集而成的一股内在的精神气质。这是一种不怕红颜褪尽,可以穿越岁月磨蚀的“天然去雕饰”的美,它就像一道五彩的光环,是女人最美丽的装饰。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美女,绿肥红瘦,各有所爱;也没有绝对的丑女,情人眼里出西施,并不是没有道理。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心灵,心灵才是划分女人美丑的最重要的因素,心灵美的女人往往能以气质征服人,女人的内涵美才是恒久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