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简介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宰相之一。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生于嘉靖四年,卒于万历十年,共享年58岁。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辅佐明神宗实行的万历新政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张居正画像
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在他23岁的时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在明神宗登基后,张居正受李太后的信任帮助明神宗处理国家政事,担任宰相一职。在位期间,张居正勤勤恳恳,为明神宗处理政事建言献策,深得明神宗和李太后的重用。在当了宰相之后,便迎来了为官生涯的辉煌点,那就是推行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看到明朝长期处在积贫积弱的水火之中,便向皇上商议改革一事,并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得明神宗的认同。张居正在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之后,便开始了对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大改革。张居正在改革期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导致他积久成疾。即使在生病期间,张居正依然坚持推行新政的实施。此时,新政在张居正大力的施行下,已经初见成效了,明朝的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复苏。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遭到保守权贵派的阻拦,为了顺利推行新政的稳定实施,张居正不怕艰辛排除万难,让改革得以实施十年之久。但是长期的劳累,让张居正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于官场。
在张居正去世后,他遭到反对派对新政的攻击,导致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商鞅张居正
商鞅和张居正都是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发起了商鞅变法,而张居正辅佐了明神宗推行了万历新政。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代秦孝公时期,张居正变法发生在明代万历明神宗时期。
商鞅画像
这两次改革在历史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为秦代的经济、社会、军事等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最终商鞅变法得以成功。张居正变法也加强了明朝的中央集权,但是未能从根本上促使明朝经济的发展,所以张居正变法失败了。
分析商鞅和张居正变法,他们在一些方面也有共同点。比如:张居正和商鞅都有一颗变法的决心,他们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也未轻言放弃;第二点就是,俩人的变法都旨在发展本国的经济,都从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入手,是一场系统的变法运动。那为什么商鞅变法最后得以成功,而张居正变法最后失败了呢?究其原因,俩人变法的触动点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商鞅先是通过说服上层统治阶层和贵族阶层,让他们看到变法的好处,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所以变法的阻力减少了,变法就能顺利实行。而张居正变法,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他触动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引来了很多反对派的反对。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改革便被终止。商鞅变法站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期,而且他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可,所以在商鞅去世之后,变法还在进行中。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张居正也成为了一代贤明宰相的典范。
张居正画像
明朝在经历嘉靖和隆庆之后,明朝的状况已经江河日下,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已经体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在张居正当上宰相期间,大刀阔斧的进行新政改革,强有力的措施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上,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大致的内容就是,百姓在上交税收之时,废除以人力代替税收,统一摊丁入亩。这样一来,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当时,明朝的土地大都被权贵和富贾买卖去了,而且出租土地的租金很高,导致百姓们没有土地生产粮食。而张居正实行摊丁入亩,即就是按人头来收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和百姓的矛盾。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遣戚继光和李成梁镇守边境。戚继光负责东南部的沿海安全,李成梁负责东北部的边境安全。有了戚家军和李家军,保障了明朝在国防上的安全。
除此此外,张居正对军队进行了裁剪,改善了明朝冗兵的现象。
在农业方面,张居正派遣水利专家,加大建设黄河以及淮河流域,在当时,黄河、淮河对泥沙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张居正推行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改革,针对明朝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奈何持续的时间很短,刚见初效,便被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