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能否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地发展,本质上要看学校文化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思想支撑和环境助力。或者说,一所学校肯定什么、支持什么、欣赏什么,同时否定什么、反对什么、制约什么,决定了其自身以怎样的方式、节奏和路径发展。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到现实中来考量,我觉得,今天的学校文化,尤其需要彰显这样一些因子:善,安静,职业本分,儿童立场……
善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失落。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它表现为人性的溃败,道德的缺失;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投毒”,人与人之间彼此戒备;各种可以自由发言的公共空间里,戾气横生,不是喊打喊杀,就是比坏比贱。如此种种,时刻在影响和污染着学校文化生态,特别是校园人际关系。作为学校,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教研、会议、活动、仪式等载体,张扬人性之善、教育之善、文化之善,至少,不是与这个“对善的逆淘汰”的环境妥协,甚至与之形成共谋。同时,不是把对善的肯定简单地等同于表扬好人好事,把先进典型的标准作为日常规约,对师生形成某种道德捆绑架,从而导致伪善文化的盛行。
这关系到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学校应该是一个安静、从容、舒缓的地方,它应该具备强大的文化定力,对各种流俗、喧嚣,对哗众取宠和吵吵闹闹具有自动排斥机制,对那种追求立竿见影、一针见效的所谓教育成功学,有天生的警觉。
这些年,改进、改变、改革,是众多学校的发展哲学和具体实践。有的改出了成效,有的改乱了步伐;有的改出了新天地,有的改成了“四不像”。之所以也出现“改不如不改”的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这些学校的“改”并非内在的机理在产生作用,而是为了呼应某些外在于教育的目标。
这种“呼应”,除了对日常校园生活和正常教学活动造成干扰外,还篡改了教师的职业本分——不管是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都被看作是“教育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凡是不利于速度、规模、产业化的观念和做法,都不在“受表彰”之列。江苏连云港汪燕老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特级,就是‘特别不着急’”。很多人都知道,有些特级教师,就是“特别着急”而且“着急”得“特别有效果”的教师。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又都可归因于此:儿童立场的被遮蔽。
且不说“高考(中考、初考)的胜利”早就成为很多学校最高的文化图腾,单就具体的教育行为而言,有多少是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折损学生的人格为代价而完成的?它可能创造了所谓的“教育政绩”,但必然使大部分学生慢慢遗忘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一个缺乏尊严感和权利意识的人,往往很难形成诸如同情、责任、担当、团队精神、公共情怀等未来社会更为需要的人性品质,更难以拥有丰富的人生和完整的生命。
几年前,我在江苏南通一个以学校文化为主题的论坛上,曾谈了一个观点:学校文化建设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与我有关,对我有用”。今天我还想说的是,这个“我”,应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秉持儿童立场,坚守职业本分,对“安静”有亲切感,深怀一颗向善的心并钟情于建设“善”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