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有约播过的电影 【佳片U约】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苏联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令人难忘的,乃至现在的俄罗斯的优秀电影,在影评界一般都会被称作是对传统苏联优质电影的回归。的确是这样,即使在政府的审查制度的高压下,苏联的艺术家还是给世界贡献出了《潜行者》、《两个人的车站》、《雁南飞》、《战争与和平》等等佳作。可以说,那段时间的苏联电影,不仅是“政治正确”的,而且在艺术上,也一样“正确”。

《第四十一》,来自苏联著名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处女作。在这部讲述战争故事的影片中,几乎没有出现一个表现战争场面的镜头。但是通观整部电影,丘赫莱依的每一个镜头又都在表现战争以及战争创伤——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认同的文艺的最高境界“不著一字,尽显风流”。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从头至尾只有两个语言不通的主角。一个是红军女战士,狙击手玛留特卡,她已经击毙了40个德军——在影片中,他们叫做“白-军”;另一个是男主角,一位白-军的被俘中尉,他有一双美丽到动人心魄的蓝眼睛。两个人在一次风浪中被吹到的小岛上,这对于喜欢蓝眼睛已久的玛留特卡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蓝眼睛在风浪中受了伤,玛留特卡像是爱人一样照顾着他。在这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岛上,这两个人远离战争、远离世俗、而且还远离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眼睛的身体渐渐康复了过来,两个人时常踩着雪白的细沙在海边散步。似乎时间就能这么停止了,但是有一天,海上突然飘来了一艘军舰,蓝眼睛看出那是德国军舰,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希望同胞能来带他们回到文明世界,同时,他还向玛留特卡招手,他的意思是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和他一起走。这个时候,玛留特卡痛苦地举起了狙击枪,扣下了扳机,嘴里噏动着说:“第四十一”。

虽然影片非常“政治正确”,而且还具有某种在当时是主流的意识形态的“情操”。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抹杀《第四十一》的艺术价值。在玛留特卡打死蓝眼睛之后,如果丘赫莱依还要继续“正确”下去的话,他会安排玛留特卡转身离去,因为对待敌人,实在没有什么怜悯与同情可言。这是在阶级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观念。但是丘赫莱依却让红军女战士痛苦地抛下手中的狙击枪,不顾一切地冲到蓝眼睛面前,一边哭,一边呼唤自己的爱人。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结尾,因为它抛却了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的限制,转而让人们却信奉自己的情感。把人性、感情与内心需求排到了第一位。至于政治和正确,那不过是一种伪善的标签和虚无的标志。本来,人们自相残杀,就已经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了,现在又发生了爱人击毙爱人的惨剧——战争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或者说是毁灭性的影响与创伤,由此可见一斑。影片拍摄于二战结束之后不久的1956年,那时候冷战才开始不久,银幕上能出现这么一位英俊的败军军官,一个有着细腻情感和细腻人格的红军女战士实在是令人感慨。

如果说,一种“政治情操”决定了玛留特卡扣动扳机的行为的话,这只能说明国家“教育”和“教化”的成功,因为在丘赫莱依的表述中,扣动扳机并不是玛留特卡的真实想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而只是,一种很简单的,“顺从”。杀死蓝眼睛,顺从了主义,顺从了政治,肯定也是顺从命令的。只是,当这样的顺从演变成情操,当情操凌驾于情感,当情感变成了某种规则、某种道德、某种思维的俘虏的时候,不消说,这个世界已经完全错乱了。更进一步说,这样的社会已经不再具备笼络人心的能力,它提供的意识形态的表述具有隐蔽性,具有欺骗性——这就是哲学家阿尔都塞说的“国家机器意识形态”。

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有一个时代的责任,作为格里高利•丘赫莱依,能在那个禁锢的年代里不从正面塑造“英雄”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我们不能苛责丘赫莱依要完全颠覆某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要求他有跨越时间的对政治的批判力。在那样一种具有时代特性的年代里,他能拍出这样的情感和情操并存、用情感动人、“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的电影,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影片简介]     片名:第四十一 别名:女狙击兵 英文名:The Forty-first 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主要演员: Izolda Izvitskaya Oleg Strizhenov 类型:爱情片 剧情片 战争片 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上映日期:1956年 10月15日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国内战争的年代,由政委叶夫秀柯夫率领的一支突围的红军幸存部队中有一名女战士玛留特卡是个神枪手,她已打死了40个白匪军。政委令她与另两个战士把撤退途中俘获的一名白匪中尉从海路乘渔船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审。途中,起了风暴,两名战士被卷入海中,玛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岛上。本来就迷恋中尉的“蓝眼睛"的玛留特卡与中尉相爱了,但他们的观点立场迥然不同,经常发生争吵。一天,当中尉奔向朝孤岛靠近的一艘白匪的小船时,玛留特卡劝阻不住他,就举枪打死了她的“第四十一”个敌人。紧接着她又站在海水中抱着她的“蓝眼睛”哭泣……

       [精彩影评]   前苏联影片《第四十一》让人看完印象深刻。该片拍摄于1950年代,胶片的质量十分低劣,但这倒多少赋予了影片一些粗犷的风格。红军女战士爱上了白匪军俘虏。该名俘虏长了一双令女人心动的像海一样的蓝眼睛。在押解途中,二人遭遇风暴,来到一座荒岛。男人生病,女人照顾,日久生情,终于有了鱼水之欢。但身体的结合却无法弥合二人政治上的分歧。男人厌倦了所有的战争,女人却要为理想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战。女人心里也认同男人的观点,但长期的斯大林时代的思想教育使她的大脑拒绝相信男人的话。白匪军终于找到荒岛,当男人要转身离去之时,女人扣动了扳机。这一枪不知道打碎了多少前苏联少女的梦想。这是大政治背景下的一个爱情故事,凄美而绝望。两位主演非常优秀,表演绝不拖泥带水。看完影片我对老婆说:男的长得帅就是好,走到哪里都占便宜。我老婆说:你可以找些比自己丑的女人,这样你就可以显得帅点。     “始自果戈理,俄国文学变为教训的。它找觅真理及公正,并教示把真理带进实际生活。俄国文学不是一个幸运的丰富创造的产物,只是人类痛苦命运的、追求拯救全人类的产物。”                                                    ——批评家 贝尔查也夫

    与西欧同源的俄罗斯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悲剧意识。作为文化中最感性最诗意的文学,必将其根基深深植入本土民族文化。这部根据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改编的影片,在沿袭了苏联电影与苏联文学一脉相承的精神之时,更多的使人感受到那份掩埋在镜头背后,浑厚沧桑的文化底蕴。     这是一部以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但当中战争的比重微乎其微,几乎只是作为一个渲染气氛、铺垫基调、并为事件发展埋下伏笔的大前提来呈现。整个故事呈鲜明的两段式结构,由前半段从戈列夫突围出来的一小支红军队伍,在政委叶秀可夫的带领下,穿越沙漠向阿拉海跋涉;到后半段狙击手马柳特迦与白党禁卫军中尉(俘虏),被风浪追逐到大海中的“绝命岛”,二人禁锢在社会中的阶级身份逐渐退化,还原成夏娃与亚当式的伊甸园圣境。虽然过渡生硬,但这个一反世俗与政治常态的故事实在是太浪漫了,撇开俄罗斯的宗教底蕴与俄罗斯姑娘那热烈奔放的爱恨观,这样戏剧化的情节很可能会让观众匪夷所思。然而在1956年杀青的《第四十一》,却早已经将那份前戏与高潮的比重拿捏得如此巧妙,让观众沉溺在马柳特迦那声嘶力竭的哭喊中,久久不能平静。     水与火的意象在片中出现的次数频繁得惊人。片头曲响起,镜头即给出阿拉海奔涌不息的生命力,这是前半段故事的终结点,也是贯穿后半段始终的大背景。更重要的是,时而平静时而怒吼的海水,作为人物心理与情感状态的具象体现,在交叉剪辑的蒙太奇中有一股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表达效果。强势突围的红军队伍狼狈不堪,水尽粮绝的境地之中抢劫了白党中尉奥特罗克的骆驼队。前提性的开场,是叶秀可夫将俘虏判给了马柳特迦看守,并一再叮嘱她“丢了他,我就枪毙你。”在“服从命令即革命天职”的精神引领下,马柳特迦的押送行动一丝不苟。影片中唯一欢快的一段配乐,映衬的是收缴俘虏当天,曲线蜿蜒的荒漠之上艰难跋涉的队伍缩影。其实这样的幸福感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幻象,最大的暗示即是叶秀可夫背上十字交叉的武装带。拉夫列尼约夫在小说中说道,这样一枚X形子母,“使人觉得如果他转过身来,他前面应当有一个子母B”。 X ристсо воскресе,俄语语义为“耶稣复活”,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受难赎罪者形象。尽管叶秀可夫一再强调:“上帝是没有的,只有人才是万能的。”但在俄罗斯文化强烈的宗教精神与宿命意识面前,只能成为他个人的单薄信仰。     黑暗里生起的火堆,则更是赤裸裸的上天的礼物与光明的标志,也意味着革命的前途与爱情的萌蘖。但是“火”同样也可以来自地狱,代表着具有毁灭性质的宗教殉道。这或许可以解释在火光中萌生爱念,继而相伴相知的男女主人公,为何终逃脱不了冥冥劫数。     沿着这样的脉络分析,奥特罗克位列马柳特迦死亡名单中“第四十个”之后,也有其独特的宗教蕴涵。摩西曾上西奈山四十昼夜,聆听上帝的教诲;居住于米甸部落四十载,其后又用四十年时间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西欧神话中“四十”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数字存在的,它不多不少给出了一段事件起始的最佳时间。于是这位名列“第四十一”个的年轻中尉成为一种多余,既暗示了他逃过此劫的幸运,也为最后时刻他献祭式的牺牲留下活口。

佳片有约播过的电影 【佳片U约】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
        影片中的叶秀可夫是作为红军革命精神与奋斗希望的载体来设置的,他不需要有太圆润的性格,只需完成带领他残存的十名战士抵达海岸的使命,并且存活在马柳特迦单纯而决绝的革命信念中。该片真正的圆形人物是女狙击手马柳特迦,她粗野豪放,张口就是“你这头笨驴”,为人处世都大大咧咧毫不避讳;然而她又柔情款款,在安详的夜里靠着油灯写下天真美好的诗篇。还记得被捆绑起来的奥特罗克问她:“这是写诗的时候吗?”她一本正经地答道:“正是写诗的时候。不过写不出来就是了。”带着股傻姑娘让人又爱又恨的冲劲儿。也是在这个夜晚,奥特罗克第一次开口为她讲解文学,描绘诗歌,仿佛是从天而降的艺术导师,激发起姑娘心中那灼灼燃烧的学习热情。这个夜里她第一次给俘虏松绑,只要求他发誓不逃跑的一个承诺。起誓是一项神圣的宗教仪式,有着不可亵渎的约束力。得到誓言的马柳特迦安然入睡,恬美并且宁静彷如俄罗斯广袤天空的星辰。     在乘船搬救援的大海航行中,奥特罗克的乖巧与马柳特迦的坦然相得益彰。他默默在船尾划动押解自己的船桨,马柳特迦坐到他身边,说“大海真蓝啊,没有什么比得上,对吗?”然后她望向他的双眼,惊异地叫起来:“我的妈呀,你的眼睛真的蓝得跟海水一样!”或许从这一刻开始,她的爱情早逃开她用来察觉的神经,悄然跳起舞蹈。暴风雨过后二人在孤岛上的生活更加速了这种情感的迸发,从湿身烘烤衣物的经典桥断,到男主人公发烧昏迷时的守护;从一开始关切而疼惜的握手,到听闻《鲁宾逊和星期五》的故事之后终于扯开膈膜的夜晚。这样的爱情凛冽奔放,无畏无惧,是超脱在文明对野蛮的教化与征服层面之上的性情。与圣母玛利亚同名的姑娘,位列“三位一体”的神圣之前,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美丽。     而阶级地位的悬殊与教养思想的差异,使这对恋人之间的矛盾不仅一刻未曾消停,更随着肉体的亲近和未来的可能,进一步激化。争吵与冷战占据了在岛上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或许他们从不曾想到,自己厌烦空守在一座孤岛的寥寥数天,竟是此生最美也最短暂的遗憾。月色下的沙滩美极了,全景的镜框里,白天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人一近一远,在看似相交实则平行的道路上背向而行,渐行渐远。这里的潜台词不言而喻,只是这样美不胜收如风景油画似的镜头捕捉,在影片中比比皆是。从最初风暴里孤帆单影的挣扎,到黎明时吐纳成彩的水天一色;甚至是荒漠中用大远景画下来的寂寞而微弱的队伍剪影。导演认真而细心的调度,更渲染了命运的强大与个体的无奈。     随着象征着生命之旅的白党船只的到来,奥特罗克兴奋而忘乎所以的呼喊,使得安躺在马柳特迦甜美爱情一旁的阶级意识瞬间爆发。她记起叶秀可夫的嘱咐:“万一敌人到了,不要留活口给他们。”果断的一枪坠落在死亡名单的第四十一位。那是怎样无奈而惊恐的心情,她声嘶力竭地哭喊,撕扯开胸前的衣襟,抱住死去的爱人暴毙的头颅。镜头淡去,哭泣声幽咽而止。       这是一个太浪漫的故事,她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一段两人世界的情感变迁入手,弹出她反战争反政治反阶级的音符。宗教原本追求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为着超度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无奈漂泊,让茫然无寄的旅程找到精神情感的皈依。而残酷的战争与本不该存在的阶级对立摧毁了这一切,从个体的爱情到人类的信仰与执着瞬间崩塌。这是彻底的俄罗斯文明酿造的苦涩甘醇,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写到的那般:“用爱获得全世界,用泪洗净全世界的罪恶。”     [请您观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651/692202118529.html

更多阅读

那些曾经惊艳过的电影插曲 曾经电影插曲

那些曾经惊艳过的电影插曲01 Finale - I Will Foll... -- Soundtrack“修女也疯狂,很多年前的电影,不知还有谁记得,乌比哥德堡扮演的黑人歌手误闯入修道院,开启了无数美好的音乐。大爱的原声碟。”02 Mushaboom -- Feist“电影《和莎莫

声明:《佳片有约播过的电影 【佳片U约】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为网友奇迹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