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七
美国时间4月21日,流行乐坛巨星Prince Rogers Nelson (王子)被发现在明尼苏达州的私人录音室中去世,享年57岁。
国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谁啊?”= =但是,他在国外完全是红到了巅峰,传奇一般的存在。
Prince是与迈克尔·杰克逊不分伯仲的殿堂级巨星,处于流行乐坛金字塔的最顶端,有着多到挥霍不完的才华。
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说麦当娜的歌是《小苹果》水平,那Prince就是《Monica》那个量级。
他的表演及其风骚酷炫,音域广,声线阴柔又魅惑,各种乐器信手拈来,曲风变化多端,不断地给粉丝们带来惊喜,很多人都认为再也不会有比他更具风格、更加性感的流行巨星。
各种大奖更是拿到手软啊:7座格莱美音乐奖、5座全美音乐奖、灵魂列车奖、文化遗产奖、终身成就奖,还拿过一座奥斯卡。
2004年入选美国摇滚名人堂,被《滚石》音乐杂志评选为百大最伟大的艺术家第27位。
不过,在80年代他的巅峰时期,由于曲风和MV风格太黄太露骨,不在国人的接受范围内,因此在中国就没有很红。
但今天国内依然有很多人在怀念Prince。
微博上很多大V开始发表Prince去世的消息,微信上开始出现详细介绍Prince生平的推送,音乐软件上也将Prince的歌单推荐到了首页。
于是很多Prince的粉丝、听过Prince的歌的人、或是今天第一次听说Prince的人纷纷开始留言#RIP(rest in peace,安息),转发。
果然,这个时候,评论又从怀念Prince跑偏到撕逼了= =
反正就是,一些真爱粉们啊,实在看不惯伪粉丝们跟风怀念他们的偶像。
现在网络发达了,近些年来每一次名人去世,全世界人民都会自发在网上对他们进行集体悼念,反跟风的真爱粉们在忙着悼念时还要花时间提醒一下这些路人们不要太过分。
2014年4月17日,《百年孤独》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
反跟风真爱粉:你们怀念个什么?你有读过马尔克斯其他的作品吗?你有把《百年孤独》读完吗?哎你今天是第一次听说《百年孤独》这本书吧?
2016 年1月10日,英国摇滚巨星大卫·鲍伊去世。
反跟风真爱粉:你们怀念个什么?连摇滚和流行都还分不清吧?
2016年1月14日,英国演员、斯内普教授扮演者Alan Rickman去世。
反跟风真爱粉:你们怀念个什么?目测你只知道他演过斯内普吧?
其他类型的集体纪念、祝贺有时候也是要被批评的= =
科比退役——NBA都没看过几场的你刷个什么#kobe20?
莫言得诺贝尔奖——书都没读过几本的你跟着祝贺有意思么?
我想,大多数批评者们也并不是觉得跟风者们装逼,而是觉得,这样的“跟风”,让对这位名人的怀念变得廉价了吧。
如果你有过深爱的偶像离世的经历,你所体会到的那种痛苦和感慨,不是转发一篇文章,附上几句“安息”和流泪emoji表情就可以表达的。
那是一种像将一把碎玻璃慢慢揉进心脏的疼痛,你感受到的是真切的惋惜,感觉这位偶像陪伴你的那些岁月也一起消逝了。
他的作品不止一次的让你流泪,在你最黑暗的时候给过你鼓励,在你每一个懵懂或是沧桑的时光里打下烙印。
你为他尖叫过,将他的语录、他的歌词、他的书摘一笔一画小心地写在本子上,在黑夜中轻轻哼唱关于他的歌。
在他的作品里,你读懂了他的喜悦和悲伤。
现在他走了。外面晴空万里阳光刺眼,而你只想缩进黑暗角落,沉浸在一个人的悲伤中对偶像说最后的珍重。
而那些对这位偶像一知半解、或是完全不了解的路人,现在纷纷来怀念他,在批评者眼里,这完全就是无脑跟风。
可是,即使我们没有认真去追过这些名人,可他们曾经的作品,故事,都真真切切地影响过我们的情绪,给我们带来过感动啊。
可能是一次偶然的触动,也可能是几十年无意识的陪伴。
或许我们只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到过《百年孤独》的节选,那个阴沉沉的下午,语文老师面对着睡倒一圈的学生无奈地介绍着这本名著经典的开头语:“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而这句话就这样影响了当时昏昏欲睡的我们日后的写作风格。
或许Alan Rickman的作品里我们真的只看过斯内普这一个角色,但他抱着死去的莉莉·波特撕心裂肺大哭的那一场戏真的有让我们一起痛哭流涕。
或许我们以前真的没听说过Prince,但我们记得电影《风月俏佳人》里茱莉亚·罗伯茨在浴缸里戴着耳机哼唱的那首歌很好听。很多年后无意中在音乐软件私人FM里又听到这支遥远的旋律,才知道,哦,原来叫做《Kiss》,是一个叫做Prince的歌手唱的。
或许,我们真没看过几场NBA,但我们的老爸20年来总是因为要看科比打篮球而跟要看动画片的我们抢电视机,暗恋的男生喜欢科比、或是一直黑科比,那“科比”这个名字,也就跟家的记忆,跟青春的记忆联系到了一起。
再或许,在这位名人离世或退役的这一天,我们才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我们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知道了他的生平他的传奇,然后觉得这是位值得尊敬值得纪念的人。
当那个人离去,原本在吃泡面看剧的我们心里也小小的“咯噔”一下,那些沉寂的零碎感动被唤起,一时间我们也是感慨万千,想要将这份在真爱粉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伤感表达,想要去纪念。
这都是有权利的。
还有最基本的:这个名人在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成就难道不值得人们去怀念?
若是跟名人没有过交集的人都不可以去怀念他们的话,那很多事情都不会成立了。
不会有人知道梵高和他的画了——
梵高生前的画几乎是无人问津,都1890年精神癫狂后期了才有人出价400法郎买下一幅《红色葡萄园》。若是世人在他去世后没有去怀念他、把他的画拿出来研究,那些个叹为观止的《向日葵》《星夜》被世人欣赏的机会也许就一起消逝了。
大家也都不要去卢浮宫了——
大多数人只知道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和断臂维纳斯,鲁本斯和安格尔的作品你们这些凡人都没资格看= =
事实上,路人粉们对去世名人的怀念,一定程度上能让这位名人的作品得到更多的传播和认知。
况且,对任何事物的产生爱恋,都是从零开始的呀。
可以从听Grenn Day的一首歌开始喜欢上摇滚,可以从看一集柯南开始入漫画的坑,只是名人的去世,这个来得更震撼一些。
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去表达对逝者离世所产生的伤感,无论这伤感是汹涌如潮汐,或是孱弱似微风。
中国苗族美女一夜之间刷爆了法国人的朋友圈
瑞典的陌生人,为什么我好想告诉你我是谁
在一堆为女王90岁生日贺寿的礼物中,这是其中最珍贵的一个
伦敦巴黎纽约地铁里都是安静美男子,俄罗斯地铁里却是炸裂的中二病
法国人拍纪录片揭露美国领养系统黑幕,美国人领养的孩子说不要就不要
新欧洲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