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国菜”的豆腐的起源,《天禄识余》及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均有载:“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名为‘黎祁’”,也称“犁祁”。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山庖》中有诗句:“施压犁祁软胜酥。”苏东坡也曾有诗句:“煮豆为乳脂为酥。”淮南王刘安系汉高祖的孙子,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他的遗事。此人不问政事,信道教,好修炼,企求长生不老,召来一批术士,欲炼灵丹妙药,不料炼丹不成,反得豆腐。于是乎后世人也就将豆腐的专利权挂到他的身上去了。后来“黎祁”改名为“豆腐”,它与生活更贴近了。但明代文人孙大雅认为“豆腐”不雅太俗,曾改名为“菽乳”。他还为此赋诗一首,诗中关于豆腐制作的艰辛倒十分精采:“戌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结果“菽乳”一名被人遗忘,诗句倒传下来了。
![豆腐的由来故事 豆腐的由来](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789/4121060409411421917262.jpg)
三联阅读配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951/542453695568.html
更多阅读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23122t011e5c4d056dfce64f.jpg)
“辽源七厘散”由来的故事清朝在盛京(沈阳)、宁古塔和内蒙古几个行政区的分界线上修筑了柳条边。柳条边的修筑办法是,先用土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堤,堤上每隔60公分插1根柳条,柳条与柳条再用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35150t0198d2bd4c73c98638.jpg)
解读八仙过海的由来与八个仙人的故事(图文)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的记载和杂剧中,姓名不固定,至明吴元泰《八
![](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11337t01665d74ac3d302346.jpg)
王宝钏与薛平贵故事的由来在西安市大雁塔东南约两公里处,有条东西走向的小土沟,长不及一里,宽没有百步,最窄处仅仅丈余,沟崖南侧挖有几孔极其简陋的窑洞,光线--幽暗,通风性差,面积狭小,仅可容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就是唐代王宝钏居住过的
![](http://img.aihuau.com/images/b/03140503/1415030503143048265019.jpg)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具体作法是,把猪肉用刀反复的剁,调味做成馅料,然后用手指在豆腐块中轻轻插一个小洞,塞入适量以肉类为主的
![](http://img.aihuau.com/images/c/02323004/3214043002320924542350.jpg)
  被誉为“国菜”的豆腐的起源,《天禄识余》及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均有载:“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名为‘黎祁’”,也称“犁祁”。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山庖》中有诗句:“施压犁祁软胜酥。”苏东坡也曾有诗句:“煮豆为乳脂为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