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_萨提亚家庭治疗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_萨提亚家庭治疗
[转]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 2013-2-7 21:21阅读(43)转载自刘义林心理督导师



已成功转载

分享(2)

评论(1)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六个人、一张床—...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

萨提亚的人生履历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港台多译为:萨提尔)

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可见她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

萨提亚人物生平

萨提亚起初从事教育工作,20岁时已是一位小学校长,后来她在芝加哥大学修读社会工作,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精神科社会工作员,她最初所受的训练深受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学派影响,但她在工作中逐渐发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甚大,例如一些已康复的精神病人,在回到原来的家庭后短期内又维琴尼亚·萨提亚旧病复发,于是她决心另寻新的治疗方法。

1951年,她开始私人执业,并且摒弃了传统个别治疗的方法,转而尝试家庭治疗,发现效果十分理想。四年后,她加入伊利诺州精神病学院(Illinois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教授“家庭动力学”(Family Dynamics)。

1959年,萨提亚联合丹·杰克森(Don Jackson)、儒勒·里斯金(JulesRiskin)等人,在加州创立“心智研究学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推动有关家庭治疗的研究和训练,并且在MRI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家庭治疗训练课程(Goldenberg, 1985),她在1964年出版重要著作“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这本书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已有22种文字的翻译。萨提亚后来加入了伊沙兰学院(Esalen Institute),研究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这方面的研究使她进一步了解“个人内在自我”(inner self)与“家庭关系”(familyrelationship)之间的互动作用,并使她所创立的治疗法更充实和完善,最终自成一家。

萨提亚的第一本书《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是在1964年出版的,此时,她在家族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始受到许多专业人士重视,而这本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相关科系的教科书。接著,欧洲各国也接受她的理论。萨提亚的身影自此便经年在世界各国出现,演讲、教学、举行研讨会。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每到一处,便为该地留下无尽的热力、希望与爱。在20世纪70年代,精神医学会发表了一篇全美家族专题报告,列出二十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萨提亚是名单中唯一的女性,且高居首位。

萨提亚之所以受到同行的尊崇,实因她有一套异于传统疗法又相当完整的理论,更有她深具个人魅力的实务运作方法。从她担任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会长一职,可以知道她是个极端的人本主义者,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著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

国内出版的她的著作有《萨提亚治疗实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

以萨提亚名字为命名的“萨提亚疗法”

萨提亚是最早提出在人际关系及治疗关系中,“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的人,她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著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Congruece)。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回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The Satir Model, Banmen 1976,Satir 1991)。

萨提亚模式(TheSatir Model)在诸多家庭治疗理论中,一直是难以归类的派别,有的教科书将之列为沟通学派,有的将之纳入人本学派,究其原因,在于萨提亚模式不强调病态,而将心理治疗扩大为成长取向的学习历程,只要是关心自我成长与潜能开发的人,都可在这个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因这种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信念,她在进行家族治疗的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特别的活动,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这也表示萨提亚并不抱持强烈的本位色彩,她尊重并实际运用不同取向的治疗方法,兼容并蓄。



萨提亚模式的起源

1951年,萨提亚第一次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一开始,她处理一个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进行6个月后,情况发展良好。可是之后她却接到女孩的母亲的电话,说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的感情。

萨提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母亲不满的言语背后的恳求意味。她要求这位母亲与女儿一起与她见面。当母亲和女儿一起来见萨提亚时,萨提亚发现她之前与女孩建立的良好关系竟然消失了,女孩又回到六个月前的状态。

萨提亚继续为这两母女进行治疗。母亲、女孩、萨提亚之间慢慢建立起一个新的、良好的关系。这时萨提亚邀请家庭中的父亲/先生一起参与。结果,当他成为面谈中的一员时,本来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又掉回原来的状态。

萨提亚在这个时候了解到她可能已经接近了某个关键的问题。而正是这个问题,后来成为她创立全新治疗模式的契机。

她询问这个家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当仅余的这位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儿子/兄弟来到治疗面谈中,并展现他在这家庭里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萨提亚更清晰地看到女孩在家里被“力量架空”的角色,以及她在家庭里力求生存的痛苦挣扎。

这些经历以及之后的经验,让萨提亚发现,治疗并不仅限于“那认定的病人”,也需要整个家庭系统的介入。也许,她可以借改善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来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当然,也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家庭中每一个个别的成员。

这也让她开始强而有力地使用“雕塑”的技巧,她让案主以不同的身体姿态来代表、呈现沟通的信息。这些身体姿势可以透露出、并使案主觉察到那些他没意识到的信息,并从而有所改变。

例如,萨提亚就让那位“天之骄子”站在椅子上,他的父母朝他摆出崇拜的姿势,且不留一丝余地给女儿。借着让家庭成员演出这一场景,萨提亚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经常加以否认的感受。这个体认也促使他们去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

萨提亚从这次经验出发,发展出以系统取向来帮助家庭的家庭治疗,对治疗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萨提亚家庭重塑的前提

家庭重塑的前提就是萨提亚所相信的人类基本事实:

1. 人本来就有能力活出丰富、喜悦的生活。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实现这种能力。

2. 人对事件的应对方式,是决定该事件有何结果的主要因素。

3. 应对方式是人在最脆弱的时期(出生到五岁)学会的方法,人在这个阶段最缺乏信息,无法判断自己所学方法的效力和益处。由于这是最初的学习,而且是在非常脆弱的时期。所以几乎都会铭印在心。

4. 人有能力转移、压抑、潜抑、投射、否认或扭曲自己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以顺应自己所感知的生存要求。

5. 不论在任何年龄,大部分人都能学习新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

6. 人会在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学习,把人的生命视为神圣的,家庭重塑就同时是灵性与知性的经验,可以释放能量,脱离过去的桎梏,走上发展之路,成为更完满的人。

带领家庭重塑的人若相信并反映出生命的神圣性,能体认宇宙玩笑的本质,从内心和灵魂深处来带领,同时符合逻辑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除了用脑,也用心来进行,而不受限于僵化的规条;如果有探索的视野,而不是预设立场,就会遵循宇宙的法则,并能发现真正的人性。



萨提亚的治疗信念

1. 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2.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

3. 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4. 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作出适当回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

5. 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份,而非病理负面的部份。

6. 「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份。

7. 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8.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各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9. 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

10. 多半的人倾向于选择对他所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

11. 问题〔困难〕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12. 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都拥有它们。

13. 人性本善。他们需要找寻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自我价值。

14. 父母常重复在其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15.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16. 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17. 在迈向统整中的一个目标即是接受父母也是人,并且在人性的层次、而非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相遇。

18. 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显现;自我价值愈高,则应对的方式愈统整。

19. 人类的过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用于一切情况、文化及环境。

20. 过程是「改变」的途径。故事内容形成情境,而「改变」就在那里发生。

21. 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

22.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1]。



已成功转载

分享(2)

评论(1)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六个人、一张床—...

心理咨询|

签名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951/690370870620.html

更多阅读

介绍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学——家庭治疗 家庭心理治疗

李子勋一,家庭的互动游戏家庭治疗理论的起源谈及家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感觉,这些感觉里可能涵盖着许多温馨与冷漠、依恋与隔绝,爱与恨交织的内心印痕。看过安顿的《回家》,相信当代人都曾经历过对“家”的迷失,痛苦与回归的历程。每个人必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萨提亚原生家庭图

作者:郭晓洁 郝宗媛 马建国一、什么是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女士在50年代初所创建的理论体系。早期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当年在以个体咨询

家庭治疗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

内容: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其中每个成员相互影响,彼此依赖。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只有观察家庭成员的具体交往过程,才能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与相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结构。  家庭系统内成员的影响是一种

消费全返模式可行嘛 家庭SNS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

家庭SNS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中国是个注重家族血缘关系的国家,目前SNS模式在世界风行,中国也推出了类似了FACEBOOK的校内网和海内网,还有一些边缘性的SNS网站,比如若邻、联络家等。那么以家族为契机的SNS网站是否在中国可行呢?

声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_萨提亚家庭治疗》为网友不安分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