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最受欢迎的爱情课》蟑螂总要有人去打阿!孙中兴教你:另一半,要找相似还是互补?
台大超人气「爱情社会学」课程精华,让你在微笑和思考中,重新学会「爱」!
我为什么喜欢你?
在一段感情开始之前,总会有一段朦朦胧胧的暧昧期,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彼此试探、摸索。如果统计恋人之间的「爱情大哉问」,这句话一定勇夺前三名:「你最喜欢我哪里?」
其实,爱情开始时的关键,当然是两人之间存在的莫名吸引力。问题是,这些吸引力是只能感觉、永远捉摸不着的吗?如何分辨什么是一时意乱情迷、什么是真心喜欢的某些特质?
帅哥美女人人爱:身体的吸引力
外貌绝对是我们第一个会感受到的部分。
长得好看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时间都是比较有利的,就像在哆啦A梦里,宜静永远比胖虎妹吃香,这根本不需要研究就知道—虽然研究也证实了。
不过,我们应该要问:只要长得漂亮,人生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吗?
没有这回事。真实人生才不像电视演得那么简单。
一个人长得漂亮,在恋爱中可能比一般人容易拿到入场券,但你不知道你是坐在摇滚区还是四楼的最上面?除了给人的第一印象之外,人还具有其他的东西,外貌不是永远都有好处,因为别人看到的你只有外貌。如果是女的漂亮,会得到美女多半没有大脑、类似「金发美女」的印象;男的帅气、身材好,就说他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管别人是讲得酸一点,还是真实状况确实如此,至少常常容易落入这种刻板之中。
有人会坚持:「至少我看得顺眼!」我觉得你眼睛闭起来比较重要。眼睛闭起来你就会用心看,眼睛会蒙蔽你,心不会。至于其他长得不怎么样的也不用难过,长得不怎样也是有辨识度,有辨识度至少也是一个特色嘛!
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诱发
另一个影响吸引力的因素,我们称为「诱发」。
电影「爱在心里口难开」(As good as it gets)里,男主角说过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妳让我想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就是「诱发」成为改变、进步的动力。不爱念书的男生,为了看喜欢的女生绑个马尾,发奋图强拚命读书;讨厌运动的女生为了让校队队长注意自己,天天去跑操场运动兼减肥……爱情具有这样的魔力,诱发一个人身心或行为的变化,给恋爱中的人一种特殊的动力,改变自己,甚至牺牲自己成就另一个更大的目标。
爱情会诱发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让人想成为更好的人,这是爱情伟大之处,也是用来衡量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邻近性
谈到「邻近性」呢,不是说你跟他近水楼台就有所谓的「先得月」,照这个标准,大学里的班对应该多到不行,一起上课四年还不能在一起,那谁跟谁能够在一起呢?要是这样,你应该跟你家对面的人结婚,如果是老邻居那更应该结婚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邻近性」比较正确的解释是你一旦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希望经常黏在一起,一起去上班、一起吃饭、一起下班回家……想要时时刻刻在一起。所以下了班之后一起骂老板,一起加班、吃消夜再上演一段温馨接送情的人,就是具有明显的「邻近性」。
鱼帮水、水帮鱼:互惠
爱情故事有一种经典老梗:潇洒帅气的恋爱高手(多半抱持只性不爱或游戏花丛的态度),同情一个没有什么恋爱经验、长相平凡又笨拙的女生,决定进行人生大改造计划、帮她追到暗恋的男人……。
所谓的互惠,指的就是这种「愿意向对方付出、也期待对方有类似回应」的心情。但是这个交换是不等价的,或者很难等价的。有些男生帮女生上课、帮她抄笔记,女生应该反馈他什么?陪他看电影、吃饭,这样是等价吗?那么,抄笔记要怎么算?累积几个点数?看电影又算几个点数……有人认为这是可以算出来的,尤其是念经济学的,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化成数值;但是对于念社会学的人来说,就算化成数字,也不一定就是等价,那只是「你认为」的等价。
不过,人的付出虽然不一定在物质上相等,对于感情增温的价值却是不言可喻。
相看两顺眼:相似
有关相似性的论调,是很有趣的「二分之一理论」。
有人说,差别愈大的人愈容易在一起;也有人说,相似度愈高的人愈容易在一起,反正就跟丢铜板一样,是五十五十的机率,怎么讲都不会错,这就是二分之一理论。
不过实际上,两种论述各说中了一半,有人发现了更精确的说法—两人的关系,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转变。刚开始认识的时候,相似性很重要,但是交往以后呢,因为时间长,互补性就取而代之变得很重要。家里的保险丝坏了,要有人会换保险丝;怕蟑螂的负责尖叫,另一个就得拿起拖鞋一「啪」了事;比较不善交际的,需要另一半在聚会或人际上负责交际应酬;没有人想洗碗也得洗,就会发展成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这种相互合作的情况,也是造成相互吸引或开始恋爱的原因。
所以,人要找的是一个跟自己大处相同、小处相异的人,而不是完全相同的人,因为连双胞胎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也不要想着会有跟自己完全相同的人。刚开始,彼此接触的范围小、面积小,可能会觉得:「欸,我跟他真的好合喔!」喜欢同一首歌、喜欢同样一种电影、喜欢同一个明星、喜欢同样某些菜色……看你们能同样几个?到后来总会出现「不一样」。所以,要把「同」跟「异」在价值观里面放到什么位置,就看你觉得什么东西是最重要。
但是别忘了,人是会成长的,年轻时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可能过了一阵子就不重要;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可能以后你也觉得不重要了,这就是一起成长、共同奋斗。
有些人说:「我希望跟他一起牵手、一起变老……。」变老不重要,变得有智慧比较重要,变老然后两人呆呆的,要干嘛?人还是要有智慧啦!
先解决,再谈情:阻碍
最后,我们来聊聊对吸引力产生影响的最后一个因素,也就是阻碍。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再复杂不过,光怪陆离的故事实在是多不胜数。有个常常会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女生参加社团,本来只是想认识一些新朋友,结果认识了超帅、体贴、有能力又有个性的男生;男生对她特别好,连「我爱妳」这种三字妖言都挂在嘴上。
问题在于男生已经有个相交已久的女朋友,每次聚餐吃饭,三不五时被大家起鬨来个公主抱啦、法式热吻什么的;然后酒酣耳热、趁着没人的时候,或是聚会散了,男的又跟女生说:「其实我爱的是妳。」
这女生就傻傻地被骗了,却从头到尾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男生是爱她的,只是因为女友什么也没做错,这样分手太难看。她认为时机成熟,自己就会被扶正—唉,时机永远没有成熟的那一天。
更离谱的一些案例,就是出现在报纸的社会版上,象是研究生的已婚临床指导教授,最后真的「临床指导」,闹到最后,老师夫妻和学生告上法院;或者是因为好姊妹抢走自己的男朋友,就愤而杀死好姊妹,还用硫酸混合盐酸企图毁尸灭迹……这些悚人听闻、两败俱伤的故事,一开始,其实只是在遇上感情的阻碍时,没有坦然面对、一起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而是采取忽略、说谎、自欺欺人的手段。
记住:
会说出「我和我太太已经没有感情了,但为了小孩我不能离婚,妳要相信我爱的是妳」的人,并不是真的爱妳。
会说出「在爱情里,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他在我心中已经是前任,只是我还在找时机和他说清楚」的人,可能等到橘子都烂了,也等不到所谓的「成熟的时机」。
要发展一段健康而稳定的感情,必须建立在两个人彼此诚实、对「有关的其他人事物」也诚实的前提上。这时候,又该套一句老生常谈来说明──
别为不值得的人委屈,因为,值得的人不会让你委屈。
说起来很煽情,却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多年之后,那个女生还会问:「我当时真心相信他爱的是我……老师,他真的爱我吗?」爱不爱只有当事人知道,但是,一个人真心爱你,应该跟另一半说清楚,要分也分得清楚;如果他的理由是分手会让另一个人难过,那么他选择不让对方难过,而让你难过,这样算是爱你吗?
听到这里,女生就哭了。因为这些年来,她一直相信自己的爱会得到回报。
人就像一颗钻石,具有很多切面,重点是你要先了解自己,在这阶段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切面是什么?再去找一个能够跟你互相辉映的人,无论那个人未来会是你的好朋友,还是成为你的另一半,才会是一个好的开始。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怎么样,就跟着别人走,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爱情模样,将来就有机会再共造一个你们共同的模样。
怕的只是你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没有好好正视过自己对爱情的向往,更不知道自己要找到怎样的人,而这样的人生,不管有没有爱情都是一场混乱。
爱情的赏味期限
哪些影响感情的因素,会因为时间过去而越来越重要,或者越来越不重要:
核心:越来越重要的特质
随着时间改变而越来越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第一是共享的价值。一个人年华老去,可能不像以前那么漂亮,正妹不够正、帅哥也不帅了,但还有「共享的价值」,这是两个人能够走下去的重要特质。你看到他,还是像当初一样,他的笑容、快乐都很珍贵,不会因为多了一条皱纹,在你心中就减掉一点重要性。
第二呢,是愿意回应对方做改变,表示你是爱他的,你愿意为他改变自己,戒掉抽了好多年的菸、放弃买高价化妆品的习惯,不在半夜打电玩,不再看韩剧看到天亮……字面上看起来是牺牲,但也代表对感情的重视与维持的决心。
第三是愿意容忍对方的缺点,比如胖一点算什么呢?胖一点就胖一点嘛,顶多衣服买大一号。这样想开点,两个人都开心。
第四是适配的宗教信仰,这一点在欧美文化里相对比较重要,在台湾,大部分的人有信仰但未必那么虔诚,所以这个问题就相对地少一点。不是没有喔,只是少一点,但也是看过小两口都已经结婚了,却为了对方家里要上教堂、持香拜拜等事情吵到翻脸。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却也可能伤害感情基础。
鸡肋: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的特质
相较之下,越来越不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是「对于彼此的兴趣」,很多夫妻看起来不像夫妻,而是共同过生活的人。例如你们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会特别意识到他们两个人是夫妻、说不定也轰轰烈烈恋爱过吗?他们现在一起经营这个家庭,虽然浪漫的特质已经不再,只是过日子,但也让一家人都过得好。
第二是「面对彼此的家长」。彼此家长关你什么事?以前的人讲「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第一次和对方家长见面当然是如临大敌,连打什么领带(还是根本不要打领带?)、穿哪一双鞋都要想个老半天。但结婚之后,第一年或许还是很重要,但越到后来,影响程度就越来越低了。
第三是「专注的聆听彼此」,这个特质也越来越不重要。不是说两个人不需要沟通喔,而是沟通的形式和一开始不一样了。你看,老夫老妻讲话经常牛头不对马嘴,老公问:「狗喂了没?」老婆回的是:「罚单昨天已经缴了。」外人也许听得莫名其妙,但两个人已经养成默契,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七年之痒
英文有个习用语叫「The seven-year itch」,翻成中文就是「七年之痒」,说的是男人在恋爱或结婚之后的第七年,会开始胡思乱想、见异思迁来着—一段感情随着时间过去也会慢慢变淡,满七年就会「发痒」到想要找别人吗?
在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发现,在婚姻里,离婚率长得跟双峰骆驼一样,只是两大高峰不在第七年,而是每一年略有变化。
学者发现,结婚后的第二年跟第九年,是离婚的高峰。
怎么解释呢?结婚的第二年还处于磨合期,如果磨合不成,也没生小孩,两人就离婚啦,下一个会更好。所以这是第二年的高峰成因。
至于第九年是差不多小孩刚念小学,双方开始觉得,唉呀,以前为了照顾小孩,夫妻之间疏于沟通,等到小孩子上学,两个人要面对的时候,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相互没有交流,太惨了!两个人忽然觉得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尤其美国受到浪漫文化的刺激,很强调情感交流。
虽然这是美国而不是台湾的研究资料,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和价值—两个人感情的发展和变化,其实和「时间」本身的关系并不大。能够保持让彼此感觉温暖、新鲜、快乐、被爱,主动经营感情,才是感情延长保固的方法啦,其他都是多想的。
让爱情常保如新
所以,你要是曾经想过:「我跟他已经越来越没感情了,怎么办?」可要好好经营,去旅游、改变生活方式和相处的习惯,重新找回刚开始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重新点燃爱苗,否则可能就是慢慢走向分手之途。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结婚通常不是重燃爱苗的好办法,因为婚姻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对关系带来正面的改变。它应该是在两个人准备好,能和对方好好相处,即使平淡也能重新找到火花和能量的时候才发生,而不是拿来当作火种。
婚姻当然不是爱情的坟墓,但希望你也别拿它来唤醒爱情,结果失败了,反而葬送了自己和对方的幸福。
书籍简介
书名:学着,好好爱:台大超人气「爱情社会学」精华,六堂爱的必修课,翻转爱的迷思
作者:孙中兴
孙中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一九九六年前开风气之先,在台大教授「爱情社会学」,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解说社会最重要的现象之一──爱情,成为台大最热门的选修课程之一,也曾别出心裁地在台大校内举办「梁祝节」、「倒追日」等活动。着有《学着,好好爱》、《爱?秩序?进步-社会学之父:孔德》、《令我讨厌的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理论旅人之涂尔干自杀论之雾里学》、《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异话》、《马恩历史唯物论的历史与误论》。主要开设课程为社会学理论、爱情社会学、幽默社会学及圣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