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对粟裕的评价 粟裕能任命许世友为华野副司令员吗?


  一
  1947年华野分兵后不久,华野分为东西两个兵团,陈毅和粟裕的地位当然在许世友之上,许世友当然要接受陈粟的指挥,但,这个兵团级别已经越过了纵队,处于野战军和纵队之间的二级机构。
  要知道,东北野战军的兵团建制出现于1948年5月。至于陈赓,虽然指挥了太岳兵团,但这个太岳兵团其实是一个临时建制,陈赓本人的身份仍然是四纵司令员。
  许世友是解放战争时期非常早担任兵团司令员的高级将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山东兵团的政委是谭震林,谭震林另一个身份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副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一般的排名是军政,所以,在山东兵团是“许谭”。
  当然,因为谭震林在华野任副职,所以,影响力和实际排序是在许世友之上。但,许世友毕竟和谭震林搭了档。
  许世友和粟裕的关系非常不睦是不争的事实,许世友是粟裕之下华野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也是不争的事实。
  粟裕和许世友对于华野都有巨大的贡献。
  二人矛盾的焦点其实还是1948年粟裕拒不过江。
  粟裕如果按照毛泽东的命令带领一四六纵队过江,那么,华野的粟裕、叶飞、陶勇、王必成等4大名将统统过江,陈毅就以华野军政双一的身份指挥华野主力在江北打仗,以陈毅的能力独立指挥华野主力较困难,在江北众将,也就许世友、陈士榘、王建安、宋时轮而已,所以,许世友被提拔为副职协助陈毅指挥的可能非常的大。
  粟裕不过江,不管对共产党如何,但对于陈毅和许世友都是倒霉的事情,这个不可争议。
  粟裕不过江,毛泽东授予粟裕全权指挥华野的权力,当然也要迁就粟裕的人事权力。
  既然答应粟裕在江北大战,就不能扯他的蛋。
  兖州战役之后,华野内外兵团完成合并,决定进攻济南,许世友称病而粟裕另有主攻济南的人选。
  但,毛泽东看中了许世友。
  在那个时期,毛泽东还需要一线将领的团结,毛泽东明白,许世友的病其实是政治病,许世友已经不安分于兵团而需要进步。
  毛泽东也愿意许世友进步,但毛泽东不愿意过重干涉粟裕的指挥权,因为毛泽东还需要粟裕统一指挥华野。
  所以,毛泽东就以建议的形式提议许世友担任济南战役攻城集团总指挥。
  领袖已经表态,粟裕于是办理。
  毛泽东既然点了名,许世友立即就赶往前线就任攻城总指挥。这个说明许世友并没有病,最起码他的病没有到徐向前那个程度。
  济南战役结束,许世友再一次称病,这还是政治病。
  许世友不可能取代粟裕,其期望值应该是华野副职。
  于是,华野在曲阜开会,整顿军纪。
  许世友死活不去欺负参加会议,无论饶漱石还是粟裕都没有勉强,因为他们明白许世友背后面毛泽东的因素,于是许世友就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表面看来许世友仅仅副职,但要知道,山东军区的司令员是老资格的张云逸,山东军区第一政委是政治局委员康生。
  屈身于张云逸之下,马马虎虎可以接受。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华野分兵后山东基本沦陷,山东大部分土地的解放是山东兵团的战功,许世友镇守自己解放的土地也可以理解。
许世友对粟裕的评价 粟裕能任命许世友为华野副司令员吗?
  在那个岁月,一般人都喜欢野战部队,许世友这种战将更加如此,所以,许世友的称病不南下就是一种非常决绝的态度。
  当然,如果毛泽东明确命令许世友南下,许世友断不拒绝。
  但,毛泽东冷眼旁观华野内部恶斗就是不表态。
  于是,谭震林、王建安指挥山东兵团南下。
  作为老井冈山,谭震林在党内斗争还弱,看不破领袖内心,没有提醒粟裕或者粟裕不接受提醒。
  粟裕指挥华野南下淮海,说明他有了离开许世友也可以独立决战的豪气,毛泽东当然不便干涉。
  不过,以粟裕这种人杰,不可能不明白毛泽东的意图,以许世友的狡黠,也不可能不明白毛泽东的意图和粟裕的负气。
  所以,打赢了淮海的粟裕其实丢失了毛泽东的内心亲近。
  于是,被赶出华野的陈毅继续回三野挂名,这一次不需要粟裕谦让,因为毛泽东压根就不任命粟裕为三野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成立,战争刚刚结束,毛泽东就让粟裕进京担任第二副参谋长,连参谋长的地位都低于大战略区司令员,何况二副?
  问题在于,粟裕有必要进京吗?
  粟裕进京后陈毅继续遥领华东军区,到了1954年,许世友担任了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实际负责日常。
  到了1955年,粟裕以总参谋长而大将,许世友以副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而上将。
  我们几乎看不出离开延安后的许世友到底与毛泽东是怎样交流的,但到了1969年的中共九大,许世友就政治局委员了。
  毛泽东对于许世友的感情早就已经简在帝心,毛泽东也知道许世友的能力比不过粟裕,所以,在战争时期重用了粟裕而闲置了许世友。
  但,在毛泽东心目中,许世友是自己人,粟裕仅仅一个战将而已,而且是一个在战略上和人事上抗命的战将。

  二
  毛泽东是一个自我评价十分清醒的人,他知道自己不是神,可能犯错误,所以,他有些时候可以接受别人的建议,但他不允许别人对抗自己的人事路线。
  中共七大,毛泽东内定薄一波为候补中央委员,陈赓有意见,毛泽东大怒:薄一波当候补委员不合适,那就直接中央委员好了。
  毛泽东之所以恶言陈赓而忍耐粟裕,是因为华东不可以没有粟裕指挥打仗,但战争结束之后呢?
  坊间评价许世友,很多人忽略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是军级干部,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军级干部。
  红四方面军入川,许世友还仅仅是团长,和王树声、陈赓等人相比,资历是弱一些。但在川陕就快速进步为军级军事干部,而且颇得张国焘欢心。
  作为高级将领,许世友整体没有卷入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斗争,但也不可能不表态,他和张国焘的关系是明明白白的。
  许世友比较重要的事件是抗大拖枪事件,这一事件牵扯到许世友、王建安、王新亭、洪学智等大批的干部。
  在张国焘被批判的大背景下,在陈昌浩、徐向前西征没有回延安之前,延安的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是两个部分,总部的周纯全等人,然后就是红4军和红31军。
  周纯全其实是红四方面军的三号人物,地位还在徐向前之上。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周纯全向周恩来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开始了深沉耕耘的岁月。
  因为批判张国焘的株连,相当多红四方面军将领有了离开延安回川陕的思想,这些人当然要串联,这串联就要有一个首领,也就是到达川陕后的一把手。方方面的材料显示,许世友成为他们的核心。
  这种选择要比党内路线斗争更残酷。
  党内斗争是残酷的,可能掉脑袋,但被批评的高级干部私下串联离开延安单干,虽然不同于投敌,但也是公开的分裂党、分裂红军。这种罪名,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的宽大,如果当家的是张国焘、夏曦,一旦被发现就绝对不会活命。
  所以,他们私下串联许世友,就是以命相托。
  所以,抗大拖枪事件的发生,说明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中有很高的威信,是一个可以托付生命的家伙。
  我在网络发现1937年在延安审判许世友等人“拖枪逃跑案”的判决书:“许世友,系前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现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一队学习,因对目前斗争张国焘错误路线问题,认为中央是对红四方面军采取各个击破,对目前统一战线的新政策,认为是另有密约的投降敌人,听说西路军失败,认为自己就没有出路,这次请假回家未获允许,由于以上这些错误观点出发,逐渐发展形成到政治上的动摇,遂与同学第四军副军长刘世模、政治委员王建安、政治部主任洪学智、前九十一师师长朱德崇、前九十三师政治委员詹道奎,组织拖枪逃跑出去打游击,分头活动军政大学中四方面军送来学习的各级干部,结果组织了三十余人,约定在4月4日晚间,各人带各人的枪,到军政大学第五队毛(茅)厕侧面集合,由许世友带二个人,在最后掩护出城逃跑,如有人追捕,即实行抵抗,许世友且主张大闹天宫并主张在山上打几枪说土匪来了,趁城内混乱的时候闯出城门,出城后在二十里堡集合,用抗日的名义,向群众派粮捐款,到陕南去打游击,此项险谋,该犯等已着手实行,因被西北保卫局破获而未遂,经中央司法部国家检察长侦查起诉。”
  许世友在延安出走一共联系了5个军级干部、6个师级干部、20多个团级干部和2个营级干部,这30多个干部同时出走,如果成功,对于中共的打击是沉重的。
  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毛泽东征服了许世友。
  因为抗大拖枪事件的影响,许世友去前线的时间晚于大部分将领,他以386旅副旅长在陈赓那里短暂工作,但以许世友的个性,很难唯唯诺诺的当副手,而且陈赓是一个比较不容人的人。
  于是,许世友来了山东,在胶东建立了赫赫功勋。
  解放战争爆发,许世友还仅仅是九纵司令员,但到了1947年7月,他就成了华野所有纵队司令员中第一个兵团司令员。
  许世友虽然缺阵解放战争后期,但仅仅一个济南攻城就足于名垂军史。
  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当年私下串联许世友抗大拖枪的将领虽然分开使用,虽然环境个不相同,但到了解放战争初期,许世友就进入了快车道,到了1947年,许世友就出类拔萃,到了建国后,许世友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这毛泽东时代的政治局委员和邓小平时代的中顾委副主任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中顾委成立,副主任四个,薄一波、谭震林、许世友、李维汉等人,那三位在文革可是比较的不愉快。
  自从参加革命,除了抗大拖枪,许世友相继在张国焘、毛泽东、邓小平这几个狠角色手里讨政治,竟然非常的顺捷,这心机也就略弱于李先念而已。
  我的意思是说,毛泽东直接干涉粟裕关于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的人选而建议许世友,这里头就有暗示(也可以算明示)粟裕自己有提拔许世友的考虑,毛泽东之所以不愿意公开提出就是考虑许世友比较跋扈,毛泽东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提名而影响粟裕的正常工作。
  毛泽东这种行为,第一,通过粟裕的反应看粟裕是否和自己贴心,是否心甘情愿贯彻自己的人事路线,第二,毛泽东也通过粟裕的反应看粟裕驾驭部下的能力。
  一个将领的进步空间,一个是军事指挥能力,另一个就是整合自己部下比较跋扈的将领的能力。
  粟裕在打仗方面是优秀的,但整合部下的能力就弱了。
  1958年,军事教条主义那一公案,毛泽东深夜找肖劲光谈话,问肖劲光对粟裕的看法,肖劲光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政治素质、军事素质都是难得之才,对你老人家没有二心。是好人。”
  在这之后,毛泽东在会上对粟裕说了话,毛泽东说:“粟裕同志战争年代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请大家来判断。”
  毛泽东的讲话,为粟裕起到巨大的作用,否则更苦。
  但是,毛泽东讲话中有极大的分寸:“(粟裕)到北京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
  毛泽东这个“不能说都是为私吧”的大前提还是承认了粟裕有“为私”的成分,区别在于比例。
  肖劲光在毛泽东面前为粟裕说话有一个巨大的麻烦:“(粟裕)对你老人家没有二心。是好人。”
  这肖大将那可是政治能人,讲话非常准确,知道毛泽东最担心的事情,所以,讲了粟裕对毛泽东没有二心。
  问题来了。在肖劲光讲话之前,毛泽东是认为粟裕对自己有二心的,否则彭德怀、陈毅、聂荣臻的明枪暗箭也起不了作用。
  如果彭德怀、陈毅、聂荣臻明枪暗箭肖劲光,肯定没用,因为毛泽东更相信的是肖劲光。
  毛泽东早就已经对粟裕有成见了。我个人认为,毛泽东对于粟裕的成见并不是拒不过江而是干涉毛泽东的人事安排。
  粟裕摆明的挑战毛泽东权威的是拒绝接受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这是极端犯忌事情,因为这样重大的岗位任命是轻易不能更改的。
  有人曾经否定我的观点,认为粟裕没有选拔干部的权力。
  从公开看,粟裕没有这样大的权力,但实际上他已经否定了毛泽东对战略区干部的任命,毛泽东还能任命其他干部吗?
  从任何角度讲,当粟裕一定不就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时候,毛泽东在华野的干部的最后决定权已经让位于迁就发挥粟裕军事指挥能力的需要。
  如果毛泽东摆明了安排许世友,粟裕万一来一个暗抗,这毛泽东就是自己给自己为难,所以,就很识趣的让许世友留在山东军区当副职。
  从1948年起,毛泽东知道了粟裕是一个军事天才,为了发挥粟裕的能力,毛泽东做出了巨大的调整,至于毛泽东内心世界里在赏识粟裕能力的同时,到底有多少阴影,那只能是猜测了。
  不过,如果毛泽东对粟裕没有芥蒂,彭德怀也绝对打不倒粟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051/56030171215.html

更多阅读

真实的许世友 许世友与陈锡联

真实的许世友刘亚洲有一段历史这里必须澄清:许世友根本没有像后来说的那样,公开否定张春桥,他也不敢。  我有一位很好的“忘年交”,老人是许世友的警卫员和后来的警卫秘书,离休前是广东省国税局局长。他在许世友身边20年,他说:“许司

许世友将军长子许光同志逝世 2016年逝世的同志

许光同志1929年4月7日(农历)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河铺大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新县人民武装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副主任。3013年1月6日2时44分因病不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 少林将军许世友评书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1978年12月9日,74岁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开会一回到广州,就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的书面命令。他将命令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又用红铅笔划了划,就起身到室内,那里有一张中越边界地图,他站在

看出身少林的上将许世友武艺究竟有多高! 上将许世友全集高清

许世友于1945年8月的自传材料中说:“我九岁(虚岁)开始到少林寺学武,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饭吃,要找个地方吃饱饭。”“这些年中,我学会了十八般兵器,也学过飞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这对自己觉得了不起,称得起英雄好汉,将来要打尽人间不平事。”许

声明:《许世友对粟裕的评价 粟裕能任命许世友为华野副司令员吗?》为网友那算什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