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在见到新生宝宝出现的一些异常状况的时候,都会手足无措,其中,小儿脐疝,就吓坏很多妈妈,小儿脐疝,脐带没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关于小儿脐疝的各种问题吧。
一、什么是小儿脐疝?
脐疝俗称气肚脐,是肠管/大网膜等从脐孔脱出形成的腹壁疝,是一种先天性脐发育缺陷性疾病。
早产儿比较常见,尤其在体重低于1500g的婴儿中占75%。随着年龄增长,程度减轻,大多数可在2岁以内自愈。
二、小儿脐疝有哪些症状?
1.婴儿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有些如枣般大小,也有大如核桃的,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
2.用手指压迫,肿块很容易回纳,而且还能听到肚子里有声响,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3.宝宝睡觉或者安静时,肿物消失,哭闹或者使劲儿时肿物增大。
4.用手回纳肿物后可触及疝环,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
三、宝宝出现脐疝的原因
早产儿、肠绞痛婴儿比较容易发生脐疝。
发病原因: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所以啼哭情况下,腹腔内压力增高,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
除了与脐部腹肌发育不完全有关,肠胀气(婴儿肠绞痛)是导致脐疝的主要诱发因素。
宝宝哭闹或者肠绞痛不舒服憋气、使劲儿时,迫使胀气肠道向外突出形成脐疝。
四、小儿脐疝治疗方法
尽管新生儿断脐后在腹壁形成一薄弱区,但随着宝宝的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脐环缺损会逐渐变小,加上小儿无端哭闹的减少,典型脐疝绝大多数可在1-2岁间自愈;此外,脐疝嵌顿的机会远低于腹股沟斜疝,即使嵌顿也容易复位,故脐疝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医生只是给予解释。对部分较特殊的病例采用如下的方法:
个别脐环偏小,小儿又爱哭闹,屡发脐疝嵌顿者,可试用"胶布粘贴法",以加速脐孔闭合。粘贴胶布应为医用胶布,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一侧胶布端剪小像舌头样伸出(长约5厘米),另侧胶布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舌头样胶布插入后粘贴。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粘贴时必须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使用中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粘贴要领是:适度贴紧,每次粘贴均使脐现变小,以促使脐称愈合。为防止胶布滑脱,外面也可加弹性带(松紧带).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另一种方法为"弹性腹带",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先选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家长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受到过分忧虑的家长(特别希望宝宝能得到治疗)的欢迎。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应弃之不用。
若病儿2-4岁以后脐疝仍不愈合、或脐环径较大(超过2厘米),或内脏与脐疝疝囊有粘连(疝内容不能完全复位)以及少数不典型疝持久不愈者,可考虑脐疝修补术。
小儿脐疝,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各位妈妈看到宝宝有这种状况的时候,不要过于担心,根据上面的提示,帮助宝宝解决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