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对紧张来说是一种休息。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有直接关系。练太极拳时,要求始终放松。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全身放松,是我国古代保健方法如静坐功、静行功、气功等所釆用的主要修炼方法,它是跟腹式呼吸结合起来的。
因此,太极拳跟这些保健方法殊途同归。太极拳的优点是:在适当调整运动量的情况下,能分别适应于治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的不同需要,这是太极拳的适应性比较广泛的重要原因。~放松是“用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心,消极疲塌的。有些拳友把放松体会成绵软无力,把精神内敛体会成精神不振。
例如,手向前按时,不坐腕,指尖不用意贯注,结果手腕和手指练成软化无力,虚弱飘浮,特别在转动时更显得软化无力。松腰变成软塌,腰部不是松沉直竖,而是腰杆子挺不起来,以至上身转动时,左右摇晃,前俯后仰,起不到“腰为中轴”的作用。~所谓放松,是要消除拙力(僵力),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
只要贯彻“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来练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由于肌肤的放松,触觉就非常灵敏,内劲的灵活运用可以达到十分精密的程度。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语,这是形容通过长期锻炼后使感觉反应灵敏的一个写照。一般人只要长期练拳和推手,都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正如乒坛宿将徐寅生在《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的体会那样:“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打球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隔着一个球拍尚能如此敏感,难道虫蝇落在皮肤上的重量就不能觉察出来吗?~习练太极拳时注意“静”和“松”,势势用意苦下功夫,在不知不觉中会逐渐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