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常常可见到城隍庙,城隍庙对于教化众生,劝善规过,社会安定,人心收敛,产生很大的效果。当他想做一件坏事,损人利己之事,他会想到城隍庙阎王殿所示现的果报,这样他就收敛而不敢做了。现在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虽得一些小利,但是将来要受苦报。常常如此想,害人的念头就没有了。
从前神庙很多,祭神拜神对于社会安定、人心的维繫还是有好处的,社会犯罪率较低;现在人把这些神庙全部破坏了,所以犯罪率直线上升。
中国历代的帝王,特别是开国帝王,可说都是有福报、有智慧,福慧双全,对于神道设教始终是维护的。历代的帝王祭祀天地鬼神,为人民做表率,维繫社会关系至少可以上溯到四千年,这是非常可靠的。四千年当中,这个地区国家长治久安靠什麽?靠圣贤的教育,靠神圣的教育。这不是迷信。
而现在提倡科学,认为这是迷信,所以将之当作迷信破除掉。破除了,要用什麽方法来维繫人伦道德?用什麽方法劝导社会大众改过行善?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还把古老的方法摧毁了,要不要负责任?佛法非常重视因果责任,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危福祉,这一兴一革要负重大责任。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使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每一个朝代执政的帝王,没有不推崇三教的教学,来帮助社会达到长治久安,也帮助帝王垂拱坐致太平,这在历史上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你们会以为某一个时代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佛教就兴旺;国家衰弱,佛教就衰败。若从这上面去看,因果就颠倒了,好像佛法的兴衰是随著时局变动的,而不知佛法的兴衰是决定社会的治乱。
诸位仔细观察,佛法兴旺,社会安定,所以天下大治;佛法衰微,学佛的人少,善人就少,社会不安,所以天下必乱。因此,三教的教学是因,治乱是果,一定要从此处辨别清楚。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551/989042658325.html
更多阅读

1我们请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到这一方来主持教化,请他来讲经弘法,这对于这一方风俗习惯有正面的影响、有真实的利益,一切好处、善事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2现在大家懂得一点慈善救济,那是救急,没有办法救贫。请法师大德来讲经说法,这是救贫。

我们最近有个同学在澳洲做了个实验,身体不好,虔诚的佛弟子,专修净业的。他得了一个哮喘,很久了,很多年了,怎么治也治不好。他闭方便关一个月,念佛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个哮喘是怎么来的?他一个冤亲债主在他身上,叫他受这个罪,他发现了。发现了,求

1、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2、世间人迷惑颠倒,年轻相爱、恋爱,爱得不得了,没几天就要打架,要闹离婚,是搞得焦头烂额。可见得当时谈恋爱的时候,甜言蜜语全是假的。3、谈恋爱的时候,那些甜言蜜语不是真的,你不把它当真,那你就有智慧了。你要

1我们看到海贤老和尚一生,他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念这句阿弥陀佛,他念了九十二年,除一句佛号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真正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晚年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肯说。2来佛寺周边这些居民,都知道老和尚有神通。老和尚没有现神通,但是

「译指本经之原译本」,原译本总共有十二种,失传了七种,现在保留下来的五种。佛经传到中国,翻译之多,《无量寿经》排在第一,非常可惜,有七种失传了。会是会集,校是节校,也只有一种,「指根据诸种」,留下来的五种原译本,王龙舒第一个会集,宋朝时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