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爱玲
图源/网络
有一次,跟闺蜜孙小仙在一家新开的商场里闲逛。大厅正上演一对年青恋人的求婚。小伙显然是费了很大心思策划这场仪式,凌空升起的粉色气球,大屏幕上跳出的“我爱你”,瞬间变出的999朵玫瑰,伴随着好友团的尖叫和鼓掌,姑娘刚开始有点蒙,紧接着泪水盈眶。最后,两人紧紧相拥海誓山盟。
我和孙小仙站在挑高的二层栏杆边上吃冰淇淋,俯身看着这一幕。她转头问我:“你还会感动吗?”
我说:“不感动,但那姑娘感动就行啊,人家又不是向咱求婚。”
孙小仙说:“谁要是跟我搞这一套,大厅广众之下拖着我丢人现眼的,我一巴掌糊死他!”
这就是熟女和少女的区别。
这也是大龄单身女中年和爱情蜜糖萌妹子的差别。
看过网上一个调查:“爱情里的仪式感到底有没有必要?”
答案很有趣,80%以上的女性认为很有必要,在生日时送礼物、情人节买玫瑰、圣诞节吃大餐等,都是爱和重视的表现。若一个男人不重视仪式,也就意味着不重视对方,就是不爱的表现。
而近一半的男士认为没必要,那些洋节日就是变着花样的瞎折腾,纯属商家搞出来的噱头,真心相爱,我对你好,就足够了,何苦弄那么多名堂?
还有三分之一的男人认为,适当的仪式感可以有,毕竟女孩子,希望在节日里收到鲜花礼物,实属天经地义,但是不要动不动搞个“见面1000天”、“牵手两周年”之类的,实在记不住,太累太累。
其实仪式感自古便有。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古人“焚香沐浴、抚琴赏菊”,是对平淡生活的敬意与诗情。
爱情里的仪式感是什么?是双方在这场感情里投入的心思和努力的表现形式。
女人对仪式感的重视,源自对爱与安全的渴求,程度远超男人。就比如:求婚要单膝跪地,说一句“嫁给我吧”,结婚要有热闹的仪式过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里说出“我愿意”。因为重视,才在乎形式。女人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爱,来感受爱,来确定自己也在被对方爱着。
而男人这种生物天生“怕麻烦”,热恋时或许还能花点心思搞搞仪式,时间一久,难免觉得烦:
过个生日,至于搞那么复杂吗?太矫情了吧!
不就是个洋节吗,哪来这么多讲究,不嫌烦啊!
只不过是个纪念日,整这么多没用的,有意思吗?
在男人看来,爱与不爱,与形式无关。
《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说你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要有一定的仪式。”
我特别能理解,在20+的姑娘眼里,爱,必须有适当的仪式感,就像过年时的新衣,看表演时的鼓掌,在信仰面前合十的双手,是一份肯定,一份真诚,一份敬重。无论生日时的烛光,还是出门前的拥抱,不在奢华,难得的是用心。仪式感的表面是仪式,背后的深义却是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真情厚意。
这不止是爱的表达,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应该更严肃、更神圣、更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我们无法接受,疲惫生活如流水,那些原本重视的时刻,开始被忽略,那些原本在乎的东西,逐渐被遗忘。我们无法想象,日子就这样过着过着,渴望变成了将就,要求变成了凑合。
每一个渴求仪式感的女人,都有一颗渴望被爱的心。只是在两性关系中,男人心智晚熟,反应总是慢半拍,过多的要求、繁琐的仪式,令让他们茫然无措几近窒息。
对仪式索求无度的女人,要么过于虚荣,要么极不自信。她不能确定自己被爱,所以不停索取。她不能相信自己配得上爱,所以倍加贪心。对自己的不自信,投射成为对感情的不自信,她需要不断地从仪式感里得到确定,而在转瞬即逝的满足之后,又陷入下一场恐慌,最终成为歌里唱的“我只有不停地要,要到你想逃”。
大多数人平凡如你我,按部就班地进入婚姻,走进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生活,此去经年,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变成一架织布机,一匹匹的岁月织出来,都是一样的经纬。某个时刻的礼物、情话、誓言、庆贺,纪念,是这平庸布匹上的鲜有的花色,艳丽夺目,活色生香,像风尘中熠熠闪光的珍珠,串起此生那些重要时刻,在此后的漫漫尘世里,成为一份保鲜剂,一颗定心丸,来抵御这似水流年,对抗这无力与疲倦。
30+之后,我逐渐淡化了这些渴求。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35岁生日是怎么过的。我说和寻常日子一样,与家人一起吃饭。
不再在乎谁对我说了生日快乐。我更在乎的是,有生之年,是否真的快乐。
不再苛求爱的仪式。因为我知道每一对爱人,都自带特定的相处模式。
他不曾对你甜言蜜语,却时时为你遮风挡雨。
她不能给你惊喜百变,却日日煲汤等你下班。
余生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彼此给予的宽容、慈悲与成全,是平淡生活的小惊喜,凡俗日子的小确幸。
红尘岁月,愿你活得性感,爱得感性。日日如新生,岁岁有风情。
文章首发于《茜茜姐妹》6月刊,有改动。
情感作家、职场女性、80后妈妈李爱玲的自媒体。
白天职场拼杀,夜里灯下码字。
关于女人情爱与婚姻,聚焦女性成长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