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上边的仁兄说的不对. 副高的形成是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空气在向南北两极运动的水平过程中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大约在南北纬30°附近逐渐偏转成西风(即环绕地球一圈向东吹),因此无法再向南北两极流,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越集越多,最后被迫下沉,而在近地面形成副高.所以副高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与它不同,赤道低压,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相关解答二:副热带高压形成原因
副热带高压带的主要成因是动力的作用,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度附近时,原本南北向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步转为稳定的自西向东流动,这支几乎沿平行纬度延伸方向流动的空气阻碍了高空的空气南北向流动,使得空气堆积,被迫下沉,于是形成副热带高压。
相关解答三: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形成原因 5分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两种:动力原因、热力原因。赤道地区由于全年受太阳辐射多,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了赤道低压带,极地地恭由于寒冷,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极地高压带。南北纬30度左右,由于高空的空气堆积作用导致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而南北纬60度左右由于冷暖空气相遇,导致暖空气上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都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均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相关解答四:大气环流中,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那是因为,太阳在赤道带的辐射使得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带(相对于30纬度来说),上升的气体向高纬运动,在高空不断降温,到30左右的纬度空气就达到下沉的条件下沉。形成了大气科学中著名的哈德莱环流。
同时,由于太阳在赤道带左右季节性的移动,会影响气流的上升强度和区域,使得副热带高压在一年中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南北移动!
相关解答五:副热带高压带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从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到纬度30°左右,偏成沿纬圈运动的西川,空气质量积聚;同时空气在向高纬行进途中,温度渐降,有下沉趋势;加以副热带纬圈小于赤道的纬圈。因此,在南、北纬30°附近的地面上各形成一个动力性的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相关解答六:副热带高压会带来什么天气,为什么会形成副热带高压
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被分割而形成几个高压单体,称为副热带高压。它是大气环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副热带地区重要的大型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是常年存在的、稳定少动的深厚暖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它的范围在500百帕图上,用588线表示。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其位置的变化:南北方向,用副高脊线所在纬度的平均值代表。6~8月脊线平均位于北纬24°。东西方向用588线西伸端点所在经度代表,平均位于东经12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高压北缘是沿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到6月中、下钉,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由于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开始南退,雨带随之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从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特点:夏季北进时,持续时间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秋季南退时,却时间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年际变化较大。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常常造成我国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因此,正确地掌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准确及时地作出天气预报,可趋利避害。
相关解答七: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0分
赤道上受热上升的空气自高空流向高纬,起初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小,空气基本上是顺着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沿经圈运行的。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增大,气流就逐渐向纬圈方向偏转,到30° N附近,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相等,这时在北半球的气流几乎成沿纬圈方向的西风,它阻碍气流向极地流动。故气流在30°N上空堆积并下沉,使低层产生一个高压骸,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极地寒冷、空气密度大,地面气压高,形成极地高压带。在北半球空气从极地高压区流出并向右偏转成为偏东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北上时亦向右偏转,成为中纬度低层的偏西风。这两支气流在60° N附近汇合,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高空分别流向极地和副热带。在纬度60°N附近,由于气流流出,低层形成副极地低压带。
相关解答八:什么是副热带高压?西伯利亚高压是怎么形成的?
赤道地区气温高,气体受热上升,在低空形成低压。
气川在赤道高空向南北两个方向散溢,在南北为30度左右下沉,在低空形成高亚,夏天,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形成控制天气的主要因素。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主要是高温干燥,因为气体下沉的过程不容易形成对流降雨,所谓对流降雨就是热空气上升过程冷却凝结形成降雨。
我国大部分属于这一纬度带,但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季风,洋流,地形,气团等。
你所说的闷热与气压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夏天太阳照射北半球,我们进入夏天,再加上雨后潮湿,形成闷热天气很正常
一般在阴天是气压比较低。
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9695712.html
相关解答九:什么是副热带高压?西伯利亚高压是怎么形成的
1 ①定义: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
②特征: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③纬度:南北纬30°左右
④形成因素:动力因素
2.蒙古—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气冷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
相关解答十: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副热带高压是由于上空空气不断聚积,而产生下沉气流形成的,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由于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一般不利于水汽的凝结,所以不易形成降水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