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病
都知道中国大学有病,但没料到竟病成这样。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最近专门撰文,直陈大学五种“重病”:市场化、项目化生存、平面化、官场化、多动症。
求学9月24日讯
都知道中国大学有病,但没料到竟病成这样。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最近专门撰文,直陈大学五种“重病”:市场化、项目化生存、平面化、官场化、多动症。
五大顽疾并发,足以将一个人送进ICU,但中国大学表面上却一派繁荣景象,不断扩军还扩招,遍地教授。这一神奇反差的背后是中国高等教育GDP化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只要增长,不要发展。整个社会的理想家园大学裹挟着世俗的恶臭狂飙突进,着实令人忧虑。
其实,温教授能如此坦陈大学病灶固然难能可贵,但这五化顺序值得商榷,有些是因,有些却是果。认真诊断,其中两化就足以使中国大学彻底沦丧。一市场化。或许在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的背景下,许多大学变成学校卖文凭、教授卖风骚的生意场,骗科研经费、抄袭论文、走穴敛财成为时髦生存方式,斯文尊严扫地却浑然不觉。二是行政化。过去大学校长往往靠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确定,现在却推行官本位,书记校长大权在手,吃个饭按级别派座次,如果安心学术,不仅生活待遇低下,且很难获得由行政主导的课题项目,下场往往很悲催。因此,中国大学曾爆出数十教授争夺一处座的奇闻。更可怕的是,当两者之间没有制度防火墙的时候,便形成了可怕的权力市场化,俗称权力寻租,在经济领域这样的联姻会催生腐败,在高校不仅会带来学术腐败严重,造假成风,还会完成对大学精神的致命一击。
不少学者认为古代大学是翰林院,即使在封建皇权统治之下,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也讲求风骨和操守。现代大学更是有北大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民主之风,清华陈寅恪则有倡导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高贵气质。现如今,衙门直接开到了大学里,北大在习惯性地炫耀自己培养了多少大款,而清华直接将教学楼冠名廉价服装。
因此,中国大学之所以重病缠身,是由于痛彻的精神沦丧。古今中外,大学之所以被形容成象牙塔,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全社会思想的先导,理想的源泉。统治大学的力量往往是超越金钱、地位的人文精神。越是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物欲横流,大学更应该替全社会恪守道德和学术的底线。一切皆可卖的时代,不卖的东西往往最贵。
中国大学之所以集体犯贱,核心在体制之祸。去行政化,重建符合教育规律的大学治理结构已经渐成社会共识。不过,即使如此,价值重构却更加艰难,随着高校里的人文大师、科学大师逐渐逝去,谁来建构这个繁华时代的高贵?
所幸,高校还有宽容,至少温教授还敢炮轰母校北大而不担心被打击报复,俺从来没见有关部门的官员敢炮轰自己单位。这也说明,中国高校去行政化还是有希望的。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