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选择会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常爸个人考虑送孩子到采用蒙特梭立教育理念的混龄幼儿园去上学。首先,混龄班让孩子有机会向更大的孩子学习,比和一样懵懂的同龄人来说,大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行为规范会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之前文章提到的小班制、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幼儿园能降低孩子的压力感,蒙特梭立体系的幼儿园班级一般比较小,符合这个要求;最后,常爸对蒙特梭立的教育理念是比较认可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并不是说采用其他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或者大班制的幼儿园就一定不好;其实与上什么幼儿园相比,父母在培养幼儿社交能力上起到的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比孩子的同龄伙伴们更能:
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理解别人的情绪;
知道孩子成长阶段社交方面的特点;
用语言表述情感;
调节自己的情绪。
所以,比起同龄小伙伴来说,父母是培养幼儿同理心、自控力、语言沟通等社交行为必备能力的更好的“社交导师”。
下面常爸就总结一下几篇被经常引用的关于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论文中的一些研究发现,供各位父母参考。
教授孩子何为“情感”
Susanne Denham是美国George Mason大学发展心理学系教授,几十年来专注于研究幼儿的情感发展以及父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Denham教授的研究表明,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是决定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强弱的关键,对情感的理解能力越强,孩子越会受到同龄伙伴的喜欢。
父母在孩子学龄前阶段,要注意教会孩子表达的情感,而不是指望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教孩子表达情感,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两个方法:
向孩子解释自己的情绪 – 什么时候(或孩子的什么行为)让自己感到高兴/难过/生气;
教会孩子表达情绪的词汇和语言。
Denham教授发现,当父母经常向孩子解释自己的情绪及引起该情绪的原因时,孩子能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解释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比如“你刚才在公众场合大声尖叫让我很难过,我希望你下次有什么需求能和妈妈好好说”。而当父母更常使用高级的语言来描述情绪时,孩子能更好地处理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
作为社交导师的父母,在处理自己情绪的时候,其实无形中也在传递一些处理情感的方式。假如父母遭遇到挫折或损失,表现得积极、向上,而不是愤怒或绝望,孩子耳融目染,也会以正确的方式来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特别是妈妈)经常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孩子的社交能力受到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看到妈妈表现出负面情绪的情况越多,就越不会将妈妈看成是一个可以给他/她安慰和建议的人;而在生活中缺少一个这样的“导师”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另外Denham教授研究发现,那些社交能力最强的幼儿,往往是那些在家里经常能感受到积极向上情绪的人。
孩子像一块洁白的布,不知不觉就染上了色彩,母亲的教诲,礼仪家教自不必说,甚至连大人下意识的动作也被他模仿,这种吸取是无微不至的。自古人们就说:“孩子是母亲的镜子”,但这种映像一旦照入,就不易消失,将终生留在孩子身上,考虑到这一点,镜子的比喻恐怕就不够贴切。”
- 日本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思想家 池田大作
与孩子保持亲密有爱的关系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在情感上给予他们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社交形势的变化),也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发现,对父母有安全情感联结的4岁孩子比和父母缺乏安全情感联结的同龄人要有更强的同理心。
Denham教授做过实验,问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各种情况下,他们预计父母会如何反应。那些预计父母会给他们带来安慰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是那些被老师们评价为社交能力比较强、更有同理心和更有合作精神的孩子。
不可忽视或粗暴制止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无理由地”发飙时,父母第一反应就是让他/她不要哭闹;大声的哭闹很容易让父母着急上火,然后很大声地制止孩子:“不要哭了!!!”然后简单地让孩子“不要哭了”,往往并不会有任何效果,而且也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常爸之前关于“Terrible Two”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和Denham教授给出的建议不谋而合:
很多时候,孩子发飙往往是有了负面的情绪,却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如果家长在孩子发完脾气以后,能帮助孩子将其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会有助于孩子正确地感知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气。”
在此,还想重复一下之前引用过的陶行知先生的话:
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却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要孩子有同理心,要他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父母首先要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孩子产生“共情”。
做孩子的朋友,一起聊聊他的社交生活,给出策略建议
和孩子像朋友般自在地聊聊他的圈子所发生的事情。你不仅可以知道到孩子做了什么,也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社交活动很感兴趣。
于是对于他在生活中碰到的社交问题,也许会向你请教解决策略。这时候应该鼓励他们建立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Corsaro等人的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有一半以上的社交活动都是以被拒绝开始的。所以当你的孩子被拒绝的时候,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决孩子被拒绝的窘迫“也许他比较害羞”或者“他可能想自己玩会儿”。你在帮他想解决办法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引导着他预测不同的社交策略的影响结果,这也是帮助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增强其同理心。
鼓励孩子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或者成年人玩角色扮演游戏
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这是学龄前儿童建立友谊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研究表明,经常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的孩子彼此之间较少争吵,沟通也更顺畅。
角度扮演游戏对于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是很有好处的,而社交能力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情绪自控力。如果大孩子或者父母参与进孩子的游戏当中,游戏会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在其引导和陪伴下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通过游戏来提升社交能力的好方法。
提醒:分享是困难的,不要强求孩子
很多父母都认为“分享”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之一。但是对成年人来说,分享有时也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心智还在发育的孩子。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很少分享是正常的。当父母在鼓励分享的时候,请有耐心,不要强迫。不要坚持让孩子分享他最最喜欢的东西,可以循序渐进,从他/她不那么在乎的东西开始。
由于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不一样,很多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外在因素父母是无法改变的。但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社交行为养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与其纠结于是否应该为孩子选一个超越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幼儿园,不如多花时间从改进自己的行为入手,尽可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示范。早期教育说到底,还是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还是要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