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历史条件

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编辑本段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851/190531346146.html

更多阅读

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 源于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杨峥论文《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地租理论是房地产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房地产价值、价格理论和运行规律的理论基础。地租理论大体上分为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马克思主义地租

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区别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早晨起来,小瑞说下午有焦的课,然后提起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关于理论的东西很抽象,但是他的大概意思是能明白的,然后她提起了一个问题,那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有什么区别?我简单的说了几条,但是感觉还是不够全面,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本科的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及形成阶段 信息技术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信息,具有伟大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

声明:《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住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为网友伱我永远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