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将士们将其曾穿戴的衣冠,埋葬于五丈原以祭奠。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祠,是后世人为祭祀诸葛亮而修。据明《万历志》记载:“庙自汉至今,千有余年”。
我们抵达五丈原时,诸葛庙的门楼正在修缮,工人正在搭建起的脚手架上,清理“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馏金大字的尘垢。门楼是歇山顶式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砖木结构,四角翘起,古色古香。前来拜祭的游客,必须从脚手架下进入门楼。
进入门楼,便为“献殿”,又称“拜殿”、“祭殿”,是专司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殿檐下悬 “五丈秋风”巨幅匣牌,殿前柱对联上写:“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彰讨伐,六出祁山纲目疏。”
五丈原诸葛庙“八卦亭”,诸葛亮根据周易八卦创造“八阵图”
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将星
最震撼人心的是献殿内左侧墙壁上镶嵌的40块青石,上刻武圣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文者毕生想光复汉室,书者毕生想光复宋室,两位英烈的志向在文与字中交融。岳飞在以气吞山河之势挥洒诸葛亮空前绝后的师表时,定是壮志澎湃中满怀愤世悲怆。因此,那字迹苍劲有力,龙飞凤舞,气势磅礴,因文章绝、书法绝、刻工绝,被称为“三绝碑”,石前有明太祖朱元障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
我们进入献殿时,两三人正在忙着拓片,殿内弥漫着浓浓的墨香。他们将拓片编辑成册,成为五丈原旅游纪念品店最畅销的图书,引得喜欢书法艺术的游客争相购买。
出献殿是一座清光绪年间,按诸葛亮八卦阵设计的两座八角飞檐的亭子,即八卦亭,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方位建亭。八卦亭平面呈八角形,攒尖顶,飞檐藻井,顶端有八卦图样,梁柱五彩缤纷,斗拱奇特,结构严谨,工艺精巧。
正殿高悬“英名千古”金字大字,前柱对联是:“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河流于遗迹万古清高。”殿内正中塑诸葛亮坐像,羽扇纶巾,仪容庄重,眉清目秀,神态祥和,展示了一代名相外柔内刚的忠贞风采。
坐像之上分别高悬“将相师表”、“出将入相”、“北定中原”三块匣牌。两边楹联是:“短兵五丈原,长眠一卧龙。”张苞、廖化、王平、关兴四员大将塑像矗立两旁,威武挺立,守护着诸葛亮。
在诸葛亮衣冠冢旁有一落星亭,亭内有一石,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的将星。
现存庙宇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基本上保持了清末建筑风格。诸葛亮庙分前后两部分,坐北朝南。前半部分是山门、钟鼓楼、献殿、八卦亭、正殿,后半部分是落星亭、碑廊、诸葛亮衣冠冢。整个建筑排列在由北到南的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整,主次分明,结构完整。庙宇的整个建筑,与苍柏古树融为一体,相互映衬,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五丈原诸葛庙正殿,楹联为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所题
诸葛亮为何鹅毛扇不离手
庙内还有为诸葛亮的妻子建立的“月英殿”,成为当地百姓祈福求子的圣殿。鹅毛扇是诸葛亮从不离手的道具,也是他羽扇纶巾智慧的象征,为诸葛亮赢得“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的赞誉。
据说,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可不是寻常的鹅毛扇,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也不是传说中的“阿丑”,而是一个出生于书香门第,学于名师的美才女。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就是高月英的师傅赠给她,上绘有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编码的百科全书。后来,高月英将鹅毛扇送给了诸葛亮。不是说诸葛亮春夏秋冬都要扇扇子,扇不离手是因为他要随时,从鹅毛扇的编码上领悟经国治世的谋略。
因此,在当地百姓心中,高月英不仅能赐子赐福,跟诸葛亮一样,也是智慧的化身,也得到虔诚的祭拜,这在别处供奉诸葛亮的武侯祠、武侯墓,是难得一见的。
在“月英殿”旁边,有一座独立的建筑,里面是根据诸葛亮八阵图修建的“八阵迷宫”。里面狭窄的走道彼此相通,隐蔽处藏有持刀握戟的“兵甲将士”。
如果我遵守体验规则,每看到一个“兵甲将士”,也就意味着,我已经在那阴暗的八阵中,死过一回了。等我撞来撞去,终于找到出口的时候,虽然还能逃离黑暗,见到外面的阳光灿烂,而事实上,我沮丧的心理,已经是遍体鳞伤,死无完尸。
(撰文:贾云峰/孙小荣 摄影: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