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翔的军事才能
黄琪翔将军是备受推崇的抗战将领,也被称作比肩叶挺的卓越军事家。那么,黄琪翔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体现的?从他一生中的主要几个战役便可略知一二。
黄琪翔旧照
首当其冲的要属“北伐之战”。黄琪翔从德国回归参加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的黄琪翔,与名将叶挺共同作战,直抵汀泗桥,该地地势险要,黄琪翔建议以自己团为先锋,从水浅处强渡大河,夜袭敌后阵地,次日大部队猛烈进攻,两面夹攻。众人深受鼓舞,黄琪翔当夜率部队按计划行事,最终配合叶挺独立团,成功歼灭敌军,勇夺汀泗桥,北伐首战大捷。
徐州会战中,黄琪翔参与作战方针的拟定工作,为台儿庄大捷起到了谋略上至关重要的作用。枣宜会战中,黄琪翔任中央集团军总司令,战争中,右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牺牲,黄琪翔难掩悲痛,在黑板上写下“还我河山”四个坚挺大字。其后,他沉着指挥,一度收复枣阳。
黄琪翔的军事才能,在每次参与的战役中都毫无保留发挥极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他,临战冷静的专业素养只是基础,他为人既有胆量又心细,极具耐心研究敌情,即便身处危机四伏的战场,依然保持泰然自若的状态,从不会因为战场形势改变心态。黄琪翔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人智谋是黄琪翔军事才能的最大体现。
黄琪翔郭秀仪
抗战时期不乏成双入对的才子佳人,黄琪翔与郭秀仪便是民国年间的“模范夫妻”。说起黄琪翔郭秀仪,这对公认的英雄配美人的组合,留下来许多令人传颂的故事。
黄琪翔郭秀仪合照
作为北伐名将,黄琪翔在抗战时期屡建战功,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不管是论军事谋略,抑或为人处世,还是长相气度,都属一流出色的。郭秀仪则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不仅外貌出众,更兼有女性中少有的才华和对事物的独到见解。黄琪翔郭秀仪初见的时候,黄琪翔33岁,意气风发,而郭秀仪仅20岁,如花似玉的年纪。窈窕淑女君子皆好逑,黄琪翔很快就倾倒在郭秀仪的绝色美貌和超凡气质下。但郭秀仪却有着自己的苦衷,因她的三个兄弟皆不在人世,母亲积郁成疾,郭秀仪将自己当支撑家庭的男儿一般严格要求自己,决计一生尽孝,不嫁作人妻。另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黄琪翔的将领身份,必定是走在鬼门关,活在枪口下,危险系数太高。
不过,黄琪翔为人真挚诚恳,面对心仪女子的拒绝,并未就此放弃,他几番热烈追求,最后在德国避难期间,于书信方式,向远在国内的郭秀仪求婚。郭秀仪亦是感慨颇深,毅然决然独自踏上前往德国的邮轮,那年她才22岁。黄琪翔郭秀仪伉俪情深,在战火中相伴相持,一个是抗战名将,一个是齐派大师,不管是生活还是感情,都属令人称羡的美满幸福。
黄琪翔 儿子
黄琪翔儿子黄向明,机械工程师。他是北伐名将黄琪翔和郭秀仪的儿子。在二零零七年写了"巾帼不让须眉-怀念我的母亲郭秀仪"这样的一篇文章来悼念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黄琪翔照片
黄向明是郭秀仪和黄琪翔儿子,郭秀仪是一个爱国人士,黄琪翔是北伐名将。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一开始,对于黄琪翔的追求,郭秀仪是拒绝的。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黄琪翔当时从事着秘密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加上当时郭秀仪的母亲因思念病逝的儿子,终日郁郁寡欢,郭秀仪要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而拒绝了他的追求。后在黄琪翔的穷追猛打之下,两人在意大利完婚。
黄琪翔儿子黄向明,在二零零七年时这过一篇文章"巾帼不让须眉--怀念我的母亲郭秀仪",通过文章的描述,可以看出黄向明对母亲的怀念和敬重。他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错划为右派,之后邓小平做了批示,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他的母亲,以自己智力非凡的远见和谋略,洗清了强泼在黄琪翔身上的污水,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得到了纠正,还给了他清白。
作为北伐名将黄琪翔儿子的黄向明,生下来便带着父亲给予的光环。可他抛弃了这些光环,只身投入机械事业,为祖国机械领域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不依靠父母,在另一个行业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绽放自己的光芒。
黄琪翔和叶挺
黄琪翔和叶挺,皆是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二人功绩卓越,在国难当头之时,为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都是骁勇善战的军官,也都是极通谋略的政治家,而且两人之间有一些共同点。
叶挺旧照
黄琪翔和叶挺都出生于广东省,身世寒微,也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都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曾并肩作战。都是沿着从响应孙中山号召,在抗日中贡献巨大,最终全力支持中共中央的政治轨迹走过来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生活方面,黄琪翔和叶挺也都称得上是幸运的人,因为背后都有着一位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贤内助。黄琪翔与妻子郭秀仪如神仙眷侣,恩爱有加,至死不渝。叶挺与妻子李秀文的一见钟情,为世人所称道。两对夫妻皆是历经了千辛万苦,从苦难中而来,守得甜蜜,留下了隽永记忆。
两位乱世英雄虽然都凭借自己一腔爱国热情与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无私奉献,但是结局却不免令人唏嘘。黄琪翔晚年被冤枉划为“右派”,去世十年后才得以平反。叶挺与妻儿在1946年从重庆飞回延安的飞机上,不幸遇难身亡。一代将领猝然离世。现在,叶挺和黄琪翔各自的故居,虽历经战火,但都完好如初。每年都会吸引许许多多人前来参观拜访,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