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制作主要有几个关键:
1. 碱、水、油的比例
2. 温度控制
3. 搅拌
4. 后期跟踪主要材料:各种油碱水添加物所需工具:保护用具盛量用具成皂用具制作步骤:
第1步:
刚混合油碱,便加速硬化,未等到搅拌就T了
原因:可能碱比例大了,水少了,硬油用得太多了
解决:快速搅拌后,迅速倒入模具,正常皂化,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碱量太大,置熟后还达不到标准,那么就研磨重做一次。
第2步:
混合后疙疙瘩瘩,会有像米粒一样的硬块
原因:混合物中会其反应,比如加的香料和色料与碱其反应
解决:一般多搅拌一会会变好。另外,建议香料和色料先用油调和好,有必要的话加热一会,再加入油碱混合液中,以避免出现问题。
第3步:
油脂分离,像刚点好的豆腐脑一样,絮状物
原因:有时在搅拌之前加入精油和色料等会导致此种现象
解决:建议在搅拌好即将上T之前,再加入香料和色料的混合油,继续搅拌均匀,然后快速入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先入模观察,一般会好转,如果硬化后仍旧油脂分离,只能研磨重做。
第4步:
火山爆发,入模后表面迸裂
原因:混合时基础油或者碱温度过高,入模后表面皂化变硬,内部迅速变热,从而引起迸裂
解决:要记住,油碱混合时的温度要控制在华氏120度(摄氏50度)左右,不能太高。可以在入模后,表面包上保鲜膜,观察到发热和皂化过程基本结束,再取下。
第5步:
果冻或者叫热析
原因:入模后保温过度
解决:通常问题不大,可以正常出皂,会慢慢好转,别担心。建议多使用软性油,比如橄榄、椰子、米糠油等,这样皂化较慢。
第6步:
切皂后中间有孔洞
原因:入模后温度过高导致,表面发现不了。
解决:不影响使用,只是有点不美观,自己用没问题,或者研磨再制。只要比例适当,混合时油碱温度控制好,正常保温,比如盖毯子毛巾等,一般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
第7步:
皂粉,皂灰
原因:碱与空气反应的结果
解决:入模后,表面贴上保鲜膜,隔绝空气,等第一阶段皂化,大约2小时候,取下薄膜,继续保温,会减少此状况。其实皂粉只是有点影响美观,对皂的品质无碍。等置熟后用水等擦拭掉即可。
第8步:
出水
原因:手工皂里本来就含有大量水分,属正常现象
解决:如果有出水的情况,一般手工皂皂化过程中会逐渐自己吸收,变硬后如果还有,擦拭掉即可,不影响品质。如果出现过多的油脂分泌出来,那就要考虑研磨再制了。
所谓的研磨皂,就是把手工皂成品打碎、加水、加热,重新添加精油或者色料,再入模成皂。
我喜欢冷制皂,我个人认为研磨皂是脱裤子放X,多费一遍事,没那个必要,当然,冷制皂做坏了,最终的补救办法就是研磨再制。
另外,导致入模后温度过高,有可能原料中糖和酒精的含量太多,这方面要注意。
最后,手工皂制作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失败或者难看,比如碱量的把握等,千万别泄气,经验积累也很有必要,实在不行,大不了研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