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90后”已经被媒体说烂了,去年我们也轻描淡水地致敬过一次。但是“90后”比“80后”幸运,只是在三四年前遭到媒体统一乱棍为脑残,其实不过是社交媒体上“90后”喜欢秀爱情,当时我就想,中国名人圈里秀“假”爱情的夫妻太多了,昨天还手拉手接受采访,一周后就跟小三抱孩子的有的是,“90后”的秀爱情倒是没什么掺假做戏的。而且我一直觉得“90后”挺有意思的,他们已经打破了很多边界,以自己的兴趣、专业组成了圈子。
我公司里有三个90后。三个跟我都是萍水相逢,90-1是我在微博上看见他做的视频,觉得很有感觉,然后游说来的。90-2是我的学弟,一个北京文青,在我大学母校图书馆的一个偏僻角落得知我是他学姐,之后毛遂自荐要来实习。90-3大学学了一半,弃学投入社会,去给摄影师当学徒了。
媒体曾经花了不少笔墨诉说90后的种种不堪。而我跟这三个90后的接触却觉得他们是希望。就是在这一代,中国的生活方式会大有转变。
先说90-2吧。在我这里实习之后就回去上学了。毕业后拿到了一个艺术奖学金,资助他周游世界12个月去考察各个国家的某一个艺术形式,我们的90-2选择了当代舞蹈。这个项目带他足足绕了地球一圈,回北京后又去一个艺术家工作室做了策划。他学过哲学、摄影、拍电影等,就这样我就把90-2收编了。说实话,当时我也不知道他能干什么。
有一天,90-2突然邀请我一起去五道营。我就跟着他走进了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这些小年轻都放弃了大公司的工作,有的玩照相机,有的卖衣服,有的做蛋糕,虽然是毫无根基的北漂,他们却活得有声有色的。“我想报道这种人。”90-2说。这次五道营一日游,就是90-2做“中国新手工”专题的前奏。为了这个专题,90-2扛着一个摄像机在全中国走了十几个地方,访问了20多个年轻的手工艺人。
90-3是个巧遇,我本来是招他的一个姐们,结果晚了一步,姑娘去了一个网站,他们就把90-3推荐给我了。我和90-3见面的时候发现关于拍片子这事情,这孩子比起我专业。什么流程、策划他都门儿清。我问他哪里毕业的。他乐呵呵地说:“姐,我可没文凭,我这都是经验之谈。”90-3说他上了两年大学,觉得什么都学不到,所以干脆弃学投奔社会了。等我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在摄影圈混了四五年。
90-3的能干则让我每次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会看人,知道用什么语气去哄人家干活,更知道用什么语气让我这种老太太高兴。这个弃学的孩子似乎天天欢天喜地的。
90-1是个愤青,我是在微博上跟他聊时事认识的,记得他经常发表比较尖锐的观点,说话也够狠,经常被转发。偶尔知道他会做视频,就把他给招进公司。但不久他就辞职了。90-1说要回家,实在受不了北漂的生活:肮脏的空气、北漂的寂寞,几乎大量时间囚在几平方米的空间上网。他不要这么活。就这样,90-1走了。
所以90后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对生活的重视,不管是放弃都市,还是追寻中国生活的细节,甚至是被媒体歪曲为无责任感的欢天喜地。钱、地位、权力对90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乐子”,必须好玩,有意思。终于,人文思维又走进了一代中国人的生活。
有一点也许不太好说,“90后”喜欢的网络语言里面有“屌丝”这么一说,实际上,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当代的民主意识,屌丝不过就是被统治者,老百姓。Francis Fukuyama 在他《政治秩序和政治腐败》一书里指出,当代政治的最大趋势就是屌丝化,民主体制的国家从“二战”前的六十几个翻了一倍,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民主政治体制了。屌丝化说明“权威”的地位必须被屌丝认可,你自封为达人是没用的,互联网时代,你的粉丝数字是公开的,就是你有钱买粉,转发和评论也能说明你大概有多大的影响力。90后不信邪,应该是最有主见,不太容易被忽悠的一代了。
总而言之,看了“90后”,让我想起食指一句诗:“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摘自《南都周刊》,并收录于《读者参考》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