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日常生活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般说来,孩子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都有点任性。但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
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其任性的性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遗传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性格有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等类型,孩子受遗传的影响,有的天生气质就属于较兴奋的类型,情绪表现较强烈,属于那种“有个性”的孩子,这与家长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后天再不注意改良,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任性的行为。
【二】心理反抗期(生长发育特点)
这类型孩子的任性行为,更多是在反映其心理的反抗现象,以及出现的强烈独立需求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任性行为获取家长某种程度的妥协。而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这种反抗的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所以,身为家长,除了不能对孩子显得过分溺爱。例如,在孩子礼貌教养的培养上,家长千万不能该制止的不去制止,一味的迁就;该鼓励的不去鼓励,使孩子分不清是非对错,认为只要哭闹就可达到自己的目的,助长了孩子的偏激与任性,最终造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缺陷。
【三】后天养成
除此之外,孩子任性的关键原因还在于家长对其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为此,我们罗列了以下三个主要原因供各位家长参考。
1、是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据调查,独生子女和末生子女的任性率较高,达到60%左右。孩子任性往往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的百般宠爱有关。
2、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不接受,从而埋下了其任性的性格种子。不仅如此,部分家长无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一味限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想出各种方法让孩子就范。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孩子的自身意愿,也违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孩子形成任性性格的重要原因。
3、是在家庭成员相处过程中,家长蔑视了孩子的人格。对此,少数家长总爱讽刺、挖苦、漫骂自己的孩子,或者当着众人面数落孩子。虽然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家长的教育目的都是正确的,但这样的教育方法却深深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即使心里明白自己是错了的,也会一时为了保全面子,不能在当下接受家长的批评,甚至“拧”着家长的好意与之对抗。
为此,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儿童随心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会仅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而不管这些事物是否对他适宜、有利。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则更多的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孩子参与的结果,容易对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有所忽略。而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的外露,正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普遍心理需求。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旦孩子的任性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得到家长们的帮助,从其心理上加以纠正和扭转。因为,如果家长对此没有及时的更正和调控的话,就一定会妨碍到孩子其他成长方面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