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赋注音版 汉字赋

汉 字 赋

赵厚庆

洪荒冥冥,世尘纷纷。人猴揖别之初,一阵咿呀不知其意;石铁两辨之际,半日比划难会其心。情受阻,何以交流?意难达,怎会合作?年复一年,代更一代。终有仓颉①幸诞,更逢黎庶开蒙。创意渐出,汉字萌生。进而备上点横撇捺、竖弯钩折,通列为上下左右、里外反正;取代描摹以构成方块,省却结绳而标形示音。雁过有影,稍纵则难以寻迹;音逝无踪,有字则以资为凭。念而心领神会,书以约定俗成。或列列以集句,或滔滔而成文。地跨万里,借汉字而交往;事隔千秋,凭汉字以留存。快哉!汉字繁衍,若群鸟出巢;生生不息,与繁星辉映。

契于龟甲,铸于钟鼎,书于竹简,抄于丝帛,誊于纸张,写于墙壁,勒于碑石,刻于峭崖……更有今朝电脑组字,霓虹神灯光彩荧荧。至若掩体于殷墟,沉睡于汉陵,待得天日重见,尘垢尽雪,大凡伴者身作朽,惟独汉字眼圆睁。如此经风经雨,历暑历寒;沧海桑田数千载,汉字古老而年轻。

双胞胎同中有异,相异全在个性;九岭木异中有同,相同源于共伦。汉字万千,各具眉眼;密布于浩典,散落于大坤。欲派汉字进入词句,十二金牌遣将调兵。于是乎连下有排,排下有班。音序号码,响集结之号角;偏旁部首,履管理之大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汉字成行成伍,个个中规中矩;队列整齐,气势凌云。若夫按图索骥,有呼必有其应;其唯马首是瞻,有将更有其兵。

民主之时有集中,集中之下有自由。“汉字七体”舒筋骨,“甲金篆隶草楷行”②。 各呈天姿,各展风韵:或伸拳迈腿,或扭头摆腰,或腾挪跌宕,或端坐持衿;细柔、刚劲、活泼、平稳、夸张、圆润┄┄栩栩焉表演于书册,翩翩然亮相于阁亭。

同族共根,笔笔经络连远祖;延裔续胄,字字血脉接后昆。象形指事,有如孓然独处;会意形声,犹似组建家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汉字概莫能外,信手拈之可证。有人道:白水“泉”边伫女子,女子“好”,少女尤堪称“妙”;既而曰:山石“岩”下存古木,古木“枯”,此木正好为“柴”。噫嘻!析字义,似析蔗杆;品字音,如品香茗。滋滋有味,妙趣横生。

汉字巧,启人之睿智;汉字美,动人之心旌。招四方砚客,引无数书家;备文房四宝,挥狼毫八分,蘸其墨汁,运其毛颖;肥笔有骨,瘦笔有肉;点若峰巅坠石,竖若沟壑挂藤,撇捺尖如利刃,弯折韧似遒根;铁画银钩,浑然天成。笔走龙蛇,腾蛟起凤;线流九派,飘风浮云。书圣草圣③,柳骨颜筋④,欧阳结体⑤,米芾造势⑥……名家辈出,精妙绝伦。

无古不成今,复古不成行。事有兴替,物有代谢,形有变化,体有演进。稽考繁体,方知文化之丰蕴;施行简化,提高交流之效能。化繁为简,史之必然;古为今用,国之大兴。

汉字傲风骨,汉字习秉性,汉字显人品,汉字表真情;既可摹万物,亦能化乾坤;启文明,贯古今,统山河,聚人心。字跨两岸,霍霍干戈化玉帛;字出金瓯⑦,茫茫天涯若比邻。

倡国学,读经典。汉字作向导,领君书山行。勤为径,法为神;明白古今事,知晓中外情,懂得天下理,理解世人心。为事天行健,自强不息敢拼搏;为人和为贵,谦谦之恭待友宾;修身德为先,全面发展成新俊;亲民民为本,建设小康奔前程。跟随汉字,优良传统扬天下;热爱汉字,中华文化有传人。

注 释:

①仓颉: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他也是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但现在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②“甲金篆隶草楷行”: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写体势。这些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又称籀文;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后改定的字体。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也称为“汉隶”(也称今隶)。

草书是紧承秦隶草化、连笔而成的文字。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

③书圣草圣:书圣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华汉字赋注音版 汉字赋

草圣张旭 ,(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④柳骨颜筋: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念fǔ)、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并称“颜筋柳骨”。

⑤欧阳结体: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⑥米芾造势: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

⑦金瓯:瓯,念ōu.一是金的盆、盂之类。二是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651/201163235857.html

更多阅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普门品注音版下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注音版)观(guān)世(shì)音(yīn)菩(pú)萨(sà)普(pǔ)门(mén)品(pǐn)香(xiāng) 赞(zàn)炉(lú)香(xiāng)乍(zhà)爇(ruò) 法(fǎ)界(jiè)蒙(méng)熏(xūn)诸(zhū)佛(fó)海(hǎi

声明:《中华汉字赋注音版 汉字赋》为网友清酒温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