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者 Martin Luther 早在 16 世纪就认为,多数的家长并不知道教育的重要;即使知道了也不懂得指导;而即使了解正确的指导方式,他们也没有时间去进行指导工作。
1.「你刚才真的在念书吗?」
日本企业家教育研究所的所长今村晓表示,如果希望孩子念书,家长至少得相信他们真的会念书。
当孩子不在家长的视线一段时间,就经常会发生类似:「你刚才真的在念书吗?」「有啊」「那为什么漫画会在桌上?」「只是休息时看一下」「我看你跟本就没念吧?」这样的对话 ── 家长已经认定孩子没念书,他们不管说什么都会挨骂;而孩子也只是在思考下次如何有效地瞒过父母,到最后,两人都把心力放在没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更没有人能因此念到书。
家长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想念书,而不是怀疑他们有没有念书,况且那也只是在逼他们说谎,不能改变没有念书的事实。再说,要是孩子说了事实却被父母误解,那情况又会变得更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Robert Rosenthal 曾经提出知名的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他认为,如果指导者对孩子抱持「成绩一定能进步」的想法,孩子也多半会依循这样的期待发展。而反过来说,实验还发现如果以「这孩子才不会念书」的观念进行指导,他们的成绩也真的会逐渐退步,这则被称为葛林效应(Golem Effect)。
2.「那个老师教的不好」
今村晓还指出,对于孩子低落的成绩,一旦家长针对学校、老师或补习班的教学方式批评,那么接下来,要孩子抱着看不起教学者的态度,在每天得待超过半天以上的学校或补习班努力念书,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即使真的不是孩子的问题,也别在他们面前说出这种话,毕竟还有其他人可以考得很好。
3.「这次太粗心而已」
不只是孩子,许多家长也习惯用「只是粗心」来为孩子找借口,而这看在今村晓的眼中,则是表示「这孩子又错了相同的地方」。
事实上,他们正是缺乏足够的理解或练习,才会一再发生那些错误。
4.「老师,拜托你了」
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不懂教育理论,或者是没有时间关心教育,所以时常会说:「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这个孩子,他从来就不听我的话,请你在学校里多费心了」表面上是相信老师的教学,事实上却是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而有趣的是,家长却单独针对学习的结果之一,也就是成绩特别关心,有许多孩子不敢将考卷带回家,是因为父母在责骂以前,从来就不会考虑试卷的难度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最后,再搭配不恰当的零用钱奖励,就替孩子养成了「为父母读书」的错误观念。
5.「这题要想那么久吗?」
如果家长愿意亲自教导孩子,那当然很好,不过,家长应该要了解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答」,而不是「快速地把作业写完」
有时候,失去耐心的父母不只是会抢著作答,还会同时数落孩子的思考能力,最后就只能逼着他们说出虽然不符合事实,但是肯定不会挨骂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