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微小病灶进入“导航”时代
95%肺内病灶都能诊断
南报网讯(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崔玉艳) 肺部微小结节,很多时候医生都会建议密切观察,数日后再复查观察结节大小有无变化。可对于患者而言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总会有各种担心,希望能尽快确诊。中大医院呼吸科引进了支气管镜下可视导航诊断技术,可准确定位肺外周的微小结节,引导气管镜对病灶进行活检、取材并做精确的病理学诊断,实现了肺内病灶“无死角”微创诊断,配合CT或者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将肺部病变的总体诊断率提高至95%以上。
进入冬季,各大医院最忙的要数呼吸科了。今年55岁的患者刘女士最近半个月来一直有咳嗽等症状,通过低剂量胸部CT筛查检查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但因病灶很小,没办法确诊,报告上给出的结果是:疑似肺癌。究竟是不是肺癌,怎么才能确诊,急坏了刘女士一家。近日,其在中大医院新引进的可视导航系统的协助下,结合径向超声(EBUS—GS)成功探及了右上叶尖段的小病灶,并进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最终确诊患者为肺癌,目前已通过手术进行病灶切除。
据介绍,临床中常规CT筛查可以发现包括早期肺癌在内的许多肺部小结节,但那些位置边缘、病灶微小的结节往往成为诊断的“盲区”。“可视导航诊断技术结合径向超声,针对肺外周的微小病灶诊断就多了一副瞄准器,它可以瞄准肺部周边的微小病灶进行精确的病理学诊断,实现肺内病灶‘无死角’微创诊断。”中大医院呼吸科丁明博士介绍,具体操作时先做导航前路径规划,按照导航路径操作气管镜到达病灶处,然后再送入超声探头,成功探及病灶后进行活检。“从适应证上看,超声气管镜适应于诊断肺内中央型的病灶,而对于外周型的小结节,可视导航技术更适合。”丁明说。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