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和慈禧可不仅仅是在后宫争宠,他们面对的,是整个男人的世界!
作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垂垂老矣而自己又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武则天肯定知道自己的下半生将会怎样度过。面对李治的求爱,武则天实际上陷入矛盾之中,接受,一旦被发现则必死无疑;不接受,太宗死后如何自处?难道就一生在感业寺当尼姑?这是武则天所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决定冒险。因此,武则天接受李治的爱,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爱情,而是武则天的生存之道。
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再到皇后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武则天一方面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争宠,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性命(争议中),废除了王皇后,并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面对的主要敌人其实并不是王皇后,而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一个弱女子面对王公大臣,实力对比是悬殊的,聪明的武则天充分利用了李治想打击元老大臣势力的心理,与李治结成了政治盟友,并利用中下层官员不断打击功臣元老,各个击破,最终除掉长孙无忌,并在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因高宗李治体弱,“垂帘听政”、“二圣临朝”,逐步代替李治行使皇权,并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武则天另一个体现其政治智慧的举措,我认为是重新召回李显做太子。当时武则天在让谁继承皇位这个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李唐的代表,另一方面是自己的侄子—武周的代表。当时的情况是天下思唐,如果选择武氏一族,并将引起天下大乱。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最终选择了李显。虽然李显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避免了天下生灵涂炭。
慈禧的智慧最突出地体现在两次政变中。辛酉年,咸丰病逝,临终前命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八大臣掌控了朝局。而慈禧的理想则是垂帘听政,二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单凭自己的力量,慈禧是不可能对抗八大臣的,她聪明地联合了恭亲王奕(咸丰的弟弟)。相传奕?化妆成萨满,在行宫见了两宫皇太后,密定计,旋返京,做部署。在护送咸丰梓宫回北京的路上,慈禧以皇帝年龄小为借口,从小道疾行,比灵驾提前四天到京。到京第二天,迅速发动政变,掌控局势。而抓肃顺的时候,他还在回北京的路上毫不知情呢!
戊戌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实施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可避免地触及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光绪帝孤注一掷,派谭嗣同夜见袁世凯,企图发动兵变,迫使慈禧太后交权,不想却遭袁世凯的告密。慈禧得知后,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紫禁城,将光绪囚禁瀛台,重掌大权。同时搜捕维新派人士,处死了“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慈禧不愧是一个经历了几十年宫廷斗争冰刀雪剑的老手,充分展示了她的政治智慧,年轻的光绪皇帝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结论:旗鼓相当,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