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106—P10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
全体学生异口同声:想!
师用多媒体出示姚明一周岁时的照片,认识他吗?这可是我国的著名球星!
师:再来看第二张,这是他五岁时的照片!
大部分学生还是一个劲的摇头,只有少数学生猜到了是姚明!
多媒体出示第三张照片,这是现在的他!
顿时,全班沸腾起来,姚明!是姚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你们发现他的身体有变化吗?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生1:他长高了,模样也变了。
生2:他长大了,体重也增加了!
师介绍: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高和体重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体重经过一年的时间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开课时,选取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篮球明星——小巨人姚明1岁、五岁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他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从而引入要学习的新知,统计学生这一年来的体重变化情况。这样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极大的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知作了情境铺垫。)
二、自主探究,以旧引新
(1)学生自主完成单式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进学校的时候体重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老师特意对你们一年级的体重进行了统计,还做了一张统计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一年级体重统计表,(课前已填好)
提问:从这张表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师:到了二年级,大家的体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师出示二年级体重统计空表。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每种体重的人数是多少呢?(学生列举一些统计的方法如打勾、点数、记正字等)
谈话:大家的方法都挺好的,你们愿意选择哪种方法来进行统计呢?
按学生选择的一种方法进行统计。
提问:你的体重是多少?那应该在哪个体重范围内记上一笔呢?如果一个同学重28千克,应该在哪个体重范围内记上一笔呢?
老师和同学一起填写各自的单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填写单式统计表,既是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统计表的认知,又为后继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准备材料。这样设计,充分尊重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2)学生自主完成复式统计表
提问:仔细观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体重统计表,现在你能看出同学们体重的变化了吗?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说。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我发现体重在16—20千克的人到二年级的时候变少了。
师: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少的这几人到哪儿去了?
生:这是因为有些孩子长大了,体重也增加了。
……
谈话:同学们在观察这两张统计表的时候,感觉到不太方便了吗?为了方便比较,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
如果学生说不出,师便直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要把一些内容填到一张表格里。你们现在能将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吗?
用课件完整地演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师:象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学生完成P107页的复式统计表,并指定学生上台填。
完成问题填空。
师: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你想对不同体重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生1:今天认识的复式统计表里面的内容变多了,既有一年级的也有二年级的。
生2:我觉得复式统计表看起来更方便了。
生3:复式统计表便于分析和比较。
生4:我想对那个体重在15千克以下的同学说,你要多吃点!
生5: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
师:是啊!我们每个同学都不能挑食和偏食,否则会影响大家的正常发育。
(设计意图:学生对2张单式统计表进行相关分析不太方便,这样就产生了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领悟所要学的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明确其使用的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由单式统计表发展而来,初步感悟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出示“做一做”的复式统计表。
活动:师在桌上放上每个兴趣小组的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坐到哪一组。
请大家统计本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写在统计表中。
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活动:说说你从复式统计表中发现了什么?试着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来解决。
2、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练习时,围绕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让学生到自己喜欢的小组就座,重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情绪高昂地再次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来,然后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内,再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纵观全课设计,以学生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为线索,“传统”的教学内容同样可以处理得具有探索、发现的意味。)
统 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P106-108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奥运福娃”和“课余生活”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发需要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5位奥运朋友,知道它们是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示五位福娃的图片)
师:对于刚才的5个奥运会福娃,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师:看来小朋友都能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福娃,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它们当中,谁最受大家的欢迎?
师:好!那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板书:统计)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奥运福娃”作为切入口,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究 构建新知
1.收集与整理
师:请小朋友仔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福娃最受大家的欢迎?
(请35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刚才这些方法中,都能统计出人数。而在这儿,让大家先举手,再数一数的方法,既方便又可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举手表决,好吗?
(依次统计喜欢5位福娃的学生人数,教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统计得对不对,可以怎么来检验?(加起来是否等于全班总人数)
师:将刚才统计的数据,填入统计表里(事先发给每人一张统计表)。
2.描述与分析
师:从这些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分析)
师:三(1)班同学也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奥运福娃“评选活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班的情况(出示三①班同学“喜欢奥运福娃”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
3.比较与体验
(1)合并表格:
师:由于这两张统计表都是统计喜欢奥运福娃的情况,所以韩老师忍不住要对两张统计表的数据作些比较,你觉得两张统计表这样放好吗?(实物投影同时出示两张统计表,但两张表距离较远)
生:两张统计表距离太远,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能不能把它们放得近些。
师:(把两张表稍稍移近)现在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靠近)
生:把三(1)班的一栏折进去,接到二(1)班的地方。
(2)生成表格: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各学习小组先议一议,然后合作完成统计表的制作,并把数据填入表里。请小朋友试一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制作的情况?
(一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其余小组进行评价,教师随机点拨)
4.认识表头
师:韩老师也制作了一张,黑板上的统计表与小朋友制作的统计表有什么不一样?(在表头写明:福娃、人数、班级)
师:这一格我们称为表头,看得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学生解释表头内容)
师:老师事先已经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这里的内容。(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介绍)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这里,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而是在学生比较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时,让学生自发地感觉比较的不便与繁琐,从而产生学习(或者说创造)一种新表格的需要。通过讨论(评价)、尝试以及实践经验,学生提炼了一种新的表格,而且在不断的讨论评价中,学生对新知(复式统计表)也不断完善。]
5.比较感悟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现在这张统计表与前面哪两张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师:前面那两张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了一个班的情况,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张统计表反映了两个班的情况称为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
6.分析数据
师:从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后,出示以下问题)
A、二(1)班喜欢( )的人数最多,三(1)班喜欢( )的人数最多。
B、二(1)班喜欢( )的人数比三(1)班喜欢( )的人数多( )人。
三、梳理知识 感悟作用
1.谈收获: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明作用:到现在为止,我们既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单式统计表,什么时候用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作用的对比,进而明确两种统计表各自的用途,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用哪一种统计表。]
四、巩固深化 学以致用
1.联系生活
师:小朋友,正因为复式统计表对比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它。老师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几张复式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依次出示几张复式统计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文澜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哪个班男生人数最多、最少,某班一共有几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等。)
(2)甲、乙两个乡镇1999年~2006年拥有汽车的情况表
出示一份不太完全的复式统计表,你能根据信息把这张统计表补充完整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有关复式表的作用以后,出示生活中的几张复式统计表,其作用一是复习巩固复式表的有关知识,体会复式统计表用途的广泛性,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联想到什么,比如从两个乡镇几年来汽车数量变化的情况,感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等等,这些联想能力其实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信息处理能力。]
2.实践应用
“你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干什么?”(出示以下表格)
项目
人数
性别
看课外书
玩电脑
打篮球
跳橡皮筋
男生
女生
(1)现场统计: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做助手。统计数据,学生记录。
(2)交流答案: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答案,看看是否填对?
(3)发现信息:看了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会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后,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题材,四人共同合作制作统计表,并让其他同学说说从表中看出了什么。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同学们的质疑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情感。]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瑞安市实验小学 钱小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P106-08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了的统计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若干份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呈现图片: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我们都称了自己的体重,你还记得自己的体重吗?(指名学生说几个,其中最轻的,有最重的,其中的)
老师很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想设计一张这样的统计表,该怎么统计呢?(板书:统计表)
二、探索单式统计表
1、讨论如何统计?学生可能会说用正字统计法,举手统计等?
追问:用以上的方法统计哪些体重的人数呢?引出:分段统计
2、为了统计方便,我们分段如下:(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体重(千克)
20及20以下
21~25
26~30
31~35
36及36以上
人数
3、如果用正字统计法,体重24、31、35分别在哪一段画上一笔?解释21~25的意思。
4、为了快捷方便,就用举手的方法来统计。填写统计表。
5、你们想知道一年级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吗?钱老师在课前根据我们一年级的体检表统计如下:(呈现一年级的体重统计表)。让学生读一读获取什么信息?
一(3)班
体重(千克)
20及20以下
21~25
26~30
31~35
36及36以上
人数
17
23
8
3
1
4、观察两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说明统计的内容和项目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据不一样。
5、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的体重变化吧,体重在21~25千克,一年级有几人,二年级有几人,多几人?刚才两张统计表相比较数据时,这张统计表看一下,那张看一下,很不方便。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们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呢,怎么合并?四人小组讨论
6、独立完成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独立尝试完成统计表。小组交流。
(表1)
7、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作品,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意图?
(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其余小组进行评价,教师随机点拨)
8、认识表头。
根据学生的设计,教师完善黑板上的统计表。
观察横的第一栏叫横栏,横栏表示什么?纵的第一栏叫纵栏,表示什么?中间栏表示什么?这个统计表的第一格叫表头,表头该怎样设计,能让人明白横栏、纵栏、中间栏表示的内容呢?同桌讨论,并修改。展示学生作品。
9、分析数据,观察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的人最少。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
(4)你有什么建议吗?
小知识:8岁的年龄,正常体重应该是年龄乘二再加九,也就是25公斤,都属于正常范围。
10、比较感悟
师:电脑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比较,现在这张统计表与前面那两张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师:前面那两张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了一个班的情况,只有一组数据,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张统计表反映了两个班的情况,有两组数据,以后还会见到三组、四组数据,我们称为复式统计表。(板书: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三、梳理知识感悟作用
1、谈收获: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明作用:到现在为止,我们既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应用
师:那我们就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统计表知识来统计生活中的数据。
平时你们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是什么?
如果在这样的四种课余生活让你选择,你最喜欢什么?
要统计我们班各个项目的最喜欢的人数,该用什么统计表呢?
要统计男生、女生各个项目的喜欢人数,该用什么统计表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喜欢各个项目的人数。
项目
人数
性别
看课外书
玩电脑
打篮球
歌舞活动
男生
女生
问:该用什么方法来统计这些数据呢?经讨论决定用举手的方式。
学生齐读信息,教师填写统计表。
小组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有什么建议?(师:为了健康成长,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玩、运动的时间,要有机结合。)
(3)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师:从大家的问题中,很关心各个项目的总人数。统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们方便了解信息,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统计表中增加什么栏目呢?学生讨论,汇报。
增加合计栏,并一起填写。
观察合计栏,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五、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复式统计表)
师:其实今天我们学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
揭题,板书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六、分析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老师在生活中收集这样一张统计表:
1、2004年雅典奥运会奖牌总数前四名统计表
奖牌
枚数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美国
35
39
29
103
中国
32
17
14
63
俄罗斯
27
27
38
92
澳大利亚
17
16
16
49
看了这个统计表,你获得什么信息?你想说什么?
看着美国第一名是103枚,中国第二名是63枚,你预测一下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奖牌情况。
六|结语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统计表,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了。只要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你就会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帮助人们改进工作、生活、生产。
统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理念:
1、学习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2、学习的方式以自主探新、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的朋友小仙子来到了课堂上,请听:(录音):你们 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车,准备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出色的小朋友,你们想要吗?那我们先到动物学校参加 “动物运动会”吧!瞧,运动会比赛多激烈啊!(课件演示: “动物运动会”热闹的情景)
二、 新授
1、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
师:仔细观察,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各项参加的小动物有哪些?
师:要想知道有哪些体育项目,要分几类进行统计呢?
根据学生所说引出学生设计的统计图: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师:要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要分几类进行统计呢?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想了解什么就进行分类)。
1、 练习
出示93页图(课件)
同桌讨论,你想按什么分类进行统计。
三、应用实践
1、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什么情况?
学生说:了解学生爱吃的水果、学生爱好的体育运动等等。
看电视节目的情况。
要想调查学生爱吃的水果,应列哪些项目。
学生设计统计表。
2、你想调查我校老师的哪些情况?
3、你还想调查哪些知识?根据调查的设计调查表。
四、布置实践
作业:现在小仙子要对大家说:“(录音)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事物可以根据不同标准来分类统计的?课后请仔细观察,如果确定了统计内容就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