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萌”不再是娃娃们的特权,穿着卡通服装坐地铁的年轻人大有人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可爱的设计掀起一股“萌商品”消费热潮;很多官方媒体也开始用上了时尚的“萌”来吸引“粉丝”,拉近与大众的距离;甚至连航天事业也变得“萌”起来,“玉兔”号月球车开了微博,化为“可爱的小兔子”,与亿万网友的对话牵动了全世界的心。由此可见,颠覆传统的“萌”文化在全球流行。
“萌”这个词来源于日本动漫文化,原意是指对动漫角色的喜爱之情。后来不断演绎、扩展,成为“可爱”的近义词,又比单纯的“可爱”多一层含义,人们经常用“萌”来形容简单、纯真、可爱、亲切、打动人心的人、动物或物。
“萌”文化为什么如此受人喜爱?“萌物”可以刺激快乐中枢,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快乐。当人们看到天真无邪、胖乎乎的婴孩,总是忍不住微笑和亲吻。有实验表明,看见萌萌的脸蛋能够提高注意力,提升精细运动的技巧。
“萌”迎合了人们抗拒衰老、追求纯真的心理。如今的孩子三四岁便在幼儿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很少有人享受过真正的轻松与纯真。于是,“萌”让人们重拾童真,即便是年长者也愿意通过扮年轻、自拍、“装萌”等方式重新感受一下年轻。
“萌物”也能让我们忘却压力和痛苦,慰藉孤独。许多经典动画片创造出许多又“萌”又感人的动画形象,如《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瓦力、《疯狂动物城》里的兔子警官朱迪等,大受欢迎。在日本“3·11”大地震后,一家游戏公司特别推出一个超“萌”的卡通形象: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上顶着一节黑炭,鼓励东京周边的民众要自觉节电。日本民众反映说,这个卡通形象调节了气氛,让人们暂时忘却了地震的痛苦。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也有许多消防员拿泰迪熊安慰伤者,治愈他们受伤的心灵。
“萌”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亲切、平等、换位思考的沟通态度,足以穿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例如,用漫画把冗长复杂、冷冰冰的制度法规画出来,就让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以亲民的态度改变人们对官僚机构的看法。一些机构在普及科技知识时,选用吉祥物形象,通过对话体、漫画等生动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相关知识,让人们免去理解和学习复杂专业概念的痛苦。
总之,“萌”文化以其独特、新奇、轻松、简单,甚至带有幽默的方式走入大众视线,让人们放下僵硬的成人面具,去掉等级、专业门坎等带来的隔阂,重拾童真与率性,找回迷失的自我。可以说,“萌”其实是人们回归真我、找寻归属的一种新时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