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白昼最长
阅老师在微课堂
分享了“艾灸时间的重要性”一课
在中医里面,艾灸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疗法,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艾灸都是灸,因为灸法的种类有很多,艾灸只是其中的一种。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误区:针是不能随便扎的,但灸是可以随便灸的。因为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很多时候有很多人,自己不敢随乱扎针,而且针的效果不好,也没有人随便抱怨,不会说因为针法不好。
可是灸的效果呢?很多人觉得自己灸一直都达不到那个感觉。有时候我们自己随便乱艾灸,甚至到街边所谓的艾灸馆,艾灸的效果不好,我们却抱怨艾灸。
这是为什么?从道理上来讲是讲不通的,很简单地想一想:针灸针灸,像阴阳一样并济起来,那么灸法难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我们讲大道至简,但是前提条件是一定有道。
事实上来说,不止是对于艾灸,其实对于很多疗法,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说不用疗法,那么时间对于生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生命其实就是以时间为表现的,我们讲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是与生命最密切相关的。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而很多人对于中医的时间没有概念,事实来讲,我们正常人能看到的最明显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四季的变化以及人的生老病死。
我们看到春夏秋冬四季变更,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时间的标志,同时,我们看到一个小孩,然后变成少年,再从少年变成老人,再接着是死亡。可以说整个生死的展开实际上都是以时间为准的。
生—老—病—死因此时间在生命里面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中医来讲,中医一开始是把时间跟人的最重要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内经》把时间和人的生命进行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它给出了好多种方法,至少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把人的时间和宇宙自然的时间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所谓的天人合一。
那么,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模式里面,特别是在这种中医构建的模式里面。
第一种五脏和四季也就是说人的五脏和时间的关联。《内经·四季调成大论》非常明显地讲到了,比如说春三月怎么样、夏三月怎么样,把春三月和人类整体的五脏,肝和肝气联系在了一起;把夏三月和心气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种子午流注子午流注就是说每一个时辰都有一条经主时,都是那个人体的经气流经那条经的时间。这也就是说人的经络和时间的关联。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人体阳气出入跟时间的关联。早上的时候,阳气升起来,中间的时候达到最大,晚上的时候,阳气收回去。
一年当中阳气的升降出入时间上直接决定了12个月和24节气,一天的升降出入直接决定了我们在什么时候治疗效果才好。
《内径》的整个时间模式,这三种模式是用得最多、最重要的。基本上来讲,关于时间的模式,可以用三种模式推导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不那么做。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比较流行睡前泡脚,有的人泡后觉得很好,有的人泡后觉得很差。
从睡前泡脚这件事的时间段来讲,睡前应该是一天当中阳气要回纳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泡脚,如果泡到全身出汗,比较兴奋,全身都非常暖和,这样就把阳气又重新调动起来,因此时间就过了。
睡前泡脚,按照阳气的模式来讲,正好是收藏的时候,只要泡到膝盖以下,脚觉得热了,阳气下去了,不要泡到发热、出汗,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所以,学习中医要讲理,要动脑筋,不是哪个老师说的对,哪个老师说的这样说怎么怎么样,所有的人都要讲理,不要盲从。
很多关于时间的东西,都可以用我刚才讲的三个模式去推,你用这三个模式去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要怎么做是才符合道理的。
艾灸, 从道理上来讲,是火属性的东西(针是金属性的东西),它有火才能产生的特点,它有温暖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温补。此外,它还有火的作用,能够散、能够通。它还能够具有陈寒固冷的基本作用,总体上说,实际上它是一种可补可泄的疗法,但是你倒底是要补还是要泄,这跟你选择的位置、你的体质,跟所有东西都有关系。
而时间对于艾灸来讲 ,是非常重要的
艾灸一次应该是多长时间?
晚上可以艾灸吗?
艾灸完怎么喝水?
这些问题的答案,下期都会告诉你
很多学中医的人是不理性的,就是他没有用他的思维模式来推一下,但是中医这个东西,事实上它给了你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大匠示人以办法,不能教人以巧。
这个巧是什么?是在你知道公式的前提下,用这个公式和原则来推导,也就是我们讲的顺道而行,即我们告诉你的道,包括它的原则和方法,但是你需要运用这个道,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推导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
有同学说:艾灸只有一种顺序。我回答:艾灸有很多种顺序!同样的所有的方法里面,都是根据道理来决定的。
我一再强调,在这个时间的问题上面,掌握上面讲的三种最主要、最基本的时间模式,你就可以自由地推导你一切的情况了。
《内径》就是这样教导的,我们任何人学中医,它会给你一个道的,给你一个方法,而不是告诉你OK,你就是所有的人,然后,一刀切,几点干什么,几点干什么?这样是不符合中医的道的。
因此,要把中医学好,就不要僵硬、不要死板,要按照这个大的原则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