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卒 电影 1979 无名小卒 本是一名无名小卒 为何深得帝心屡遭提拔?

  晚年的乾隆被两个矛盾所困扰: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政治信条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一个是不断泛滥的物欲和“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尽管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日常政务,但乾隆从来没想过把大权分担给朝中重臣。他深知这些重臣在朝中经营多年,根深叶茂,一旦分享最高决策权,很容易引来大批依附者,形成朋党,导致混乱。为了保证大权独揽,老皇帝迫切需要一根得心应手的拐杖,或者说,一个有能力的贴身秘书,帮他处理日常政务,执行具体决策。

  乾隆四十年(1775年)秋天,皇帝出巡。老皇帝旅途寂寞,就和蔼地和身边一位骑马随行的新任侍卫聊起天来。先是问他多大了,姓什么叫什么,接着又问他什么时候进的宫,在哪儿当过差。这位风度翩翩的侍卫回答说,他26岁了,钮祜禄氏,叫和珅,刚被选为乾清门侍卫。年轻人语言流利而得体,态度恭敬又从容。皇帝开始对他感兴趣了,便问起他的功名出身。和珅说自己18岁那年曾参加乡试,没能中举。乾隆问道:“当年的卷子,还能记得几句吗?”和珅说能,于是边走边背,一会儿工夫,居然把八年前的卷子从头到尾全背了下来。

  皇帝大为惊异,那心情,恰似王熙凤之初见小红。人到老年往往更加欣赏年轻人的干练和活力,皇帝试着派和珅办了几件事,和珅的机敏达练、善解人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皇帝大喜过望。乾隆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英主,却挑不出和珅的毛病。一年之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27岁的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成为二品大员。三月,又成为军机大臣,四月,兼内务府总理大臣,赏戴一品朝冠。从此之后,他一直稳稳地高居政治最高层,从男爵到公爵,从户部右侍郎到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其拔擢之快,任事之繁,总揽之巨,有清一代绝无仅有。一生高己卑人、明察过甚、恩威不测的乾隆帝,从来没有怀疑过和珅的才干与忠诚。

无名小卒 电影 1979 无名小卒 本是一名无名小卒 为何深得帝心屡遭提拔?

  和珅得罪身死前的三天,回顾平生,曾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世,怀才误此身。“怀才误此身”这五个字并非完全是开脱。他确实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和珅年轻时代曾就读于咸安宫学。这个学校以招生条件严格和教育质量出众而闻名。能考进这里,从某个侧面证明他的天姿出众。咸安宫学的课程包括经史、少数民族语言、书画、武功骑射和火器。从课程的全面正规来看,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帝国培养高级政治人才。和珅大部分功课都相当出色。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经史典籍无不涉猎,文字功夫出众,并且武功骑射基础也相当不错。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351/569003944279.html

更多阅读

粤语生死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生死拳速粤语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这首诗,无论国语念还是粤语念都是如此的朗朗上口。因为两种语言本来就是同根共生的兄弟,却又为何落得煮豆燃豆萁手足相残的下场呢?且听我一一道来。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从来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 我们俩都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现在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怎么这样急迫,这样残酷呢![出典]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注:1、《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佛本是道 ——《佛本是道》__降魔者 佛本是道txt

《佛本是道》是一部古典神话类网络小说,作者梦入神机。佛本来是道的意思,结合本书的内容,佛道同源,都通向天地至理,即想阐明大道三千,皆可证道之理。前部分就不提了,周青的发家史(其实是圣人算计,完无量劫的工具),直到周青用魔火化去业力,东

电影《老百姓是天》观后感_qintai1964 老百姓是天观后感

电影《老百姓是天》观后感---听天命践行服务宗旨,为百姓躬身江山多娇热耳炽心泪滚滚,座中泣咽为哪般!这是剧场里的情景。当曲终人散的时候,一部电影--《老百姓是天》,一个名字--沈长瑞,从此深入人心,传递着一曲非同凡响的正气歌。沈长瑞

声明:《无名小卒 电影 1979 无名小卒 本是一名无名小卒 为何深得帝心屡遭提拔?》为网友白衫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